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提篮桥的提篮桥

提篮桥的提篮桥

提篮桥——上海大都市典型的老城厢,成片的旧城区和石库门,老式的住宅,小洋房,交错的弄宅,以及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式公房。这些富有上海风情的建筑给人带来的是几许怀旧的遐思。

提篮桥——具有开埠早、多元文化汇集的特点。下海庙、摩西会堂、霍山公园以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中外游客;以上海航运交易所为龙头的东大名路,吸引着人流、商流和口岸文化。

提篮桥——昔日的历史名街,今天的黄金街市,它地处北外滩黄金地段,与有“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的老外滩,高楼林立的浦东构成“三足鼎立”的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2002年,上海市政府在加快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新一轮发展中,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的要求,将北外滩地区建成国际航运商贸区、现代商业区、高档住宅区和滨江休闲区,提篮桥地区新的繁荣,将让历史积淀深厚的名街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提起提篮桥监狱,很多人会说这样一段话,让一个10年刑期的犯人,每天换一间囚室,到出狱的时候还住不完。这句玩笑话道出了这所监狱的规模之大。

提篮桥监狱因为大于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因而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提篮桥监狱最多时曾收押过8000多人,徐家俊说,20世纪30年代,提篮桥监狱也是当时世界上关押犯人人数最多的监狱。能关押数量如此之多的犯人,原因之一是这里的囚室面积很小。

提篮桥监狱的囚室大多是3.3平方米到3.6平方米的小房间,而且是3个人一间。以前犯人都是睡地铺。现在,每个监室有一个高低床,还有活动床,白天拉起来成为一个柜子,晚上放下来作为木床。因地制宜,关押条件比过去大大提高了。

为了分辨如此众多的犯人,租界时期的监狱就将囚服做成不同的样式标记。已决犯囚服的前胸、后背、膝盖等处都印有英文“Y”的字样,不同的刑期段,就有不同的式样,颜色,死刑犯穿的是一边白一边黑的阴阳衣(又称鸳鸯衣),为方便戴脚镣,他们的囚裤下裆到裤脚全都是葡萄扣。看守一看到囚服马上就能识别出犯人的刑期。

提篮桥还有一种8平方米的牢房,设有固定的铁床、铁桌、铁凳和抽水马桶,那是当年英国人设计了用来关押外国人的,被人称为“西人监”。由于是十字形的,更多的被叫做十字楼。

后来这里被改造为上海监狱陈列馆,1999年12月29日正式开馆。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曾经先后关押过几百名日本战犯。解放后,这里一度改为女监,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也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0年。

另外,在上海监狱陈列馆的3楼,有一间18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地板中间有一个1.8平方米的方孔,方孔两侧有两块活动地板。扳动手闸,活动地板就“轰”地一声向两侧分开,露出一个方孔;二楼也有同样的装置。这个方孔可以直通一楼的停尸房,尸体通过它直接吊入楼下的停尸房。

1946年4月22日上午,被判死刑的日本战犯镝木正隆、藤井勉、增进庄造、松井耕一和白井舆三郎在这里被执行绞刑。

监狱的室外刑场

提篮桥监狱的北面,昆明路280号,门框上写着“新岸礼堂”4个金色的大字,这里曾经是与室内刑场相对应的室外刑场。

当记者走访的时候,礼堂的大门外放着几把椅子,炎热的中午主人不见了踪影,只有这几把椅子。旁边的小门上则写着“家属会见”,门外几米长的铁栏杆是囚犯家属排队的地方。

每到探视的时间这里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一直延伸到街道对面的弄堂里,记者采访附近的一位居民时,她伸手向远方比划了比划,仿佛正有上百人等在这里。

已经在这里住了70年的陈洪文老先生唏嘘,现在是见亲人的地方,以前是杀头的地方。

汪伪汉奸梁鸿志、常玉清、苏成德、傅式说以及黑泽次男、浅野俊隆、芝原平三郎等十多名日本战犯先后在此枪决;***产党员、革命先烈王孝和也在此就义。

解放初期,监狱内关押了不少犯人,其中有些犯人被上海市军管会军法处或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后,就直接押解到这里执行死刑。

室外刑场原来与提篮桥监狱只有一墙之隔,用竹栅栏围起的刑场外常常站满了附近的居民,包括当时附近的很多小孩子。

室外刑场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期停止使用,1956年,在原址周围修建了如今的大礼堂和接见室。

提篮桥的未来

对最近盛传的提篮桥监狱即将关闭的消息,监狱门口值班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接到有关通知文件。记者电话采访了上海市司法局和监狱管理局,他们也都否认了搬迁的消息。但对处在黄金地段的提篮桥监狱功能转换的考虑和建议一直没有停止过。

瞿琨教授说,正式提出提篮桥监狱功能转换应该是在2012年上海市的“两会”上,虹口区的几位委员提交了关于提篮桥监狱功能转换的提案。今年的“两会”上,他们继续提交了提案。

其实,早在200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北外滩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就将提篮桥监狱明确纳入城市更新和功能置换,所在地块将置换为商业、文化和商办综合用地。

今年5月,虹口区政府提出,根据提篮桥监狱的文化特点,重点保护部分适宜规划成以抗战文化、犹太文化、红色文化等经典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博物馆和以监狱文化为主题的法制教育基地。

同时,提篮桥监狱特有的建筑风格以及所在区域的犹太人脉资源,使监狱的局部改造存在多种可能性。虹口区政府提出,利用监舍的私密性特点,将监狱局部改造成钻石等高端文化产品的设计、检测、展示场所;还可参照英国牛津堡监狱改造等成功案例,局部改造成以文化交流和体验为主题的概念酒店,吸引青年旅客入住。

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提篮桥监狱已经有部分建筑腾挪了出来,将关闭并得到完整保护是事实,以后可能以博物馆等形式出现。他还透露,提篮桥监狱建筑坚固、安全性高,目前还在使用中的许多建筑物以后将会作些必要的调整,还有周围一些不协调的建筑将会拆除,目前都在整体规划中。

然而监狱搬迁是实现提篮桥监狱功能置换的前提,目前监狱搬迁问题主要集中在监狱新址的用地规模和资金需求上。根据上海市规土局今年5月的提案答复,关于搬迁工作,上海市监狱管理局提出了“新建两所中型监狱,占地300亩至500亩、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初步需求,但针对这一需求,各有关方面在是否符合上海市情实际、选址等问题上并没有达成***识。

上海市监狱局的工作人员表示,从立项、选址、建造到押犯人迁移都是很复杂的事情,至少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新闻上曝出即将关闭的消息并不准确。

徐家俊认为,提篮桥监狱是上海地区历史最长、关押犯人最多规模最大的监狱,监狱的搬迁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如果提篮桥监狱要搬迁,至少要遵循两部法律,一是监狱法,二是文物法。

监狱法第11条的规定:监狱的设置、撤销、迁移,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批准。提篮桥监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法第23条规定,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除可以建立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外,作其他用途的,应当由省(区、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现在有些媒体的报道不够严肃,有的仅仅是没经报批的设想,还有的纯属道听途说。有违监狱法和文物法的规定。”徐家俊指出,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的提篮桥监狱,如果搬迁改变其用途的,应该由上海市政府报送国务院批准。提篮桥监狱有3800多间囚室,其中大多数是3.3至3.6平方米、三面是钢骨水泥的墙壁、一面是比手指还粗的铁栏,这些特殊的建筑物究竟如何使用?有待我们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