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浮法玻璃材质厚,敲打起来像塑料。浮法玻璃是采用浮法工艺生产的平板玻璃,其生产原理是:首先将玻璃的原料无机氧化物加热熔融,熔融的玻璃液浮在液态金属锡上面匀速移动,靠玻璃的自重和表面张力形成平整的表面,冷却后即成为平板玻璃。
浮法玻璃的特点是,玻璃质量高,表面平整,厚度均匀,光学畸变很小。产量高,单位产品能耗低,生产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产品品种规格多样化,可连续生产在线钢化、在线镀膜玻璃。
钢化玻璃发展历史
钢化玻璃的发展最初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期,有一位叫罗伯特的莱茵国王子,曾经做过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滴熔融的玻璃液放在冰冷的水里,结果制成了一种极坚硬的玻璃。这种高强度的颗粒状玻璃就像水滴,拖有长而弯曲的尾巴,称为罗伯特王子小粒。
可是当小粒的尾巴受到弯曲而折断时,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小粒因此突然剧烈崩溃,甚至成了细粉。上述作法,很像金属的淬火,而这是玻璃的淬火。这种淬火并没有使玻璃的成分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又叫它是物理淬火,因此钢化玻璃称为淬火玻璃。
玻璃钢化的第一个专利于1874年由法国人获得,钢化方法是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后,立即投入一温度相对低的液体槽中,使表面应力提高。这种方法即是早期液体钢化方法。
德国的Frederick Siemens于1875年获得一项专利,美国马萨诸塞州的Geovge ERogens于1876年将钢化方法应用于玻璃酒杯和灯柱。同年,新泽西州的HughOheill获得了一项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