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朱熹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朱熹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朱熹所写的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劝学诗》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读书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司马光好学》

宋代:朱熹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一、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二、与读书有关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渊明 译文

2、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乔治·马丁

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译文

4、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 译文

5、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燮 译文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7、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郑成功

8、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曾国藩 译文

9、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 译文

10、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杨绛

11、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李欣 译文

12、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 ——曹雪芹

2.朱熹说过关于“读书”的名言有什么

朱熹说过关于“读书”的名言有: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思。——朱熹《性理精义》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论语集注》

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朱熹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朱熹

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有: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3.朱熹的名言有什么 朱熹关于读书的名言介绍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朱熹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朱熹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朱熹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朱熹

4.宋代朱熹写的有关读书的文段有什么

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改,为有功耳. 2、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方可换一书,乃为有益.若但轮流通念,而复之不精,则也未免枉费功夫也. 3、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4、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5、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8、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穷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9、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0、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 1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是始.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2、观书须从头循序渐进,不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3、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 14、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详,逐段反复,虚心努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6、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致于此.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宋代朱熹写的有关读书的文段有什么

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唯是笃志虚心,反复详改,为有功耳.

2、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起处,方可换一书,乃为有益.若但轮流通念,而复之不精,则也未免枉费功夫也.

3、博学,谓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然亦各有次序,当以急者为先,不可杂而无统也.

4、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5、为学读书,须具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明日去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6、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

7、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8、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理义,穷理而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9、读书须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10、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

11、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是始.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2、观书须从头循序渐进,不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13、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看一段有下落了,然后又看下一段.须如人受讼词,听其说尽,然后方可断.

14、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详,逐段反复,虚心努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5、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6、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8、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致于此.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关于读书的诗句有哪些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