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李青松的人物经历

李青松的人物经历

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997年,恰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内地引进人才,李青松怀着满腔热血“到边疆去”,迈出大学的校门,带着天真的梦想,离开可爱的湖北,踏上开往新疆的列车,来到天山脚下的哈管局(现更名为农十三师),走进了红星二场学校三连小学——一所只有8位老师的小学。做了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挣着每月198元的工资,吃着自已在露天灶台上做的饭,住着一间仅容得一张床的水房。原以为能成为中学老师的他,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简陋的生活条件,才知道美丽的幻想和憧憬与现实间原来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面对这样的境遇,他孜孜不倦地劳作着,安安静静地思考着,天天真真地梦想着。两年半的“苦行僧”生活给予他飞翔的理由。

第一年,他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他把自己定位在既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可亲的大哥哥。他教学生识数算数,总是通过小比喻、小故事、小笑话,深入浅出而又形象生动地说明数理。学生们或凝神静思、或拍手叫绝、或各抒己见、或反复运算,课堂十分活跃。李青松说,这叫“善待童心,引雀鸣叫”。很快,孩子们都把他看成好朋友、好老师。一年耕耘,他教的两个班数学,获得了地区期末统考农垦局第一名。

第二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被分去教学前班。有人调侃:“大学生教学前班,我们的水平都赶上小日本了。”当时的李青松似乎觉得有一种莫名的尴尬。他的忘年之交王范理老师对他说:“教学前班也是教书,你应当识时而愤,在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是一颗放在什么地方都一样闪光的宝石。”李青松下决心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他说,人应当是一颗恒星,而不是流星。但对他来说的确是个难题,他不知对学前班的孩子应该教些什么,怎么教?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他虚心向同事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平时,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自学画画、剪纸、练毛笔字、练习普通话。由于认真而用心的努力,带来了意外的收获——1998年5月初,场部中心学校决定请李青松老师上一堂观摩课。观摩课上,李老师讲的是拼音“un”。他先把“un”的发音与晕车联系起来,学龄儿童非常乐意接受。教“un”的整体认读音节时,他当堂剪了一件红衣服,衣服背面贴了一朵白云,这样,衣服和白云构成了一个整体,“衣”加“云”就拼成了“yun”,学生非常轻松地学会了“yun”的整体音节读法。这个班50多个学生,一堂课45分钟,有教有练,有张有弛,有说有笑,知识的传授尽在寓教于乐之中,李青松再一次博得了师生们的好评。有人问他:“平时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为什么在课堂上这样生动活泼、妙语连珠呢?”他默然笑笑说:“我刚工作,总发愁怕教不好,想的事很多,满脑子里装着的全是学生,没有时间与同事们闲谈。”是的,李青松老师是“清波湖畔一团火,一方乾坤别样红”啊!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时间悄悄地流逝着,李老师默默地耕耘着。他一直深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此,李老师用大量的教育原理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努力向教育家魏书生学习,向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老师学习,向优秀班主任郑立平学习,向于永正、窦桂梅、吉春亚和余映潮等名师学习。白天忙着上课,忙着解读学生。晚上忙着学习,忙着反思。休息日,忙着系统地读书学习。有时,他都怀疑自己工作效率太低,悟性太差。即使是工作倦怠时,他也会从“书”中,从“名师”身上一一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实际运用中加深理解,不断创新。一有时间,他勤奋钻研教材,激情模拟讲课,孜孜不倦地做读书笔记,认认真真地写所思所想。

由于自己的默默努力,在一次学校听评课活动中,初出茅庐的他,却取得了一个唯一的“A”级。这一切似乎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几缕阳光,激起他教学的热情——更加用心备课,用情上课。

由于自己的静静劳作,他得到学校的信任——1997年至2007年任教小学教学工作,2008年至今在初中任教。他得到师教委的关注——2002年、2005年两次参加师教委组织的送课下乡活动。2005年至2008年参加“农十三师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成为主讲教师之一,并上观摩课。他得到各种精神的鼓励——论文和教学随笔发表于《兵团教育》《陕西教育》,1999年12月代表学校参加哈管局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荣获第二名。2000年在红星二场举行的“争创‘十个百’先进”竞赛活动中,成绩优秀,被评为“十佳青年岗位能手”。2004年9月在兵团小学语文教师优质录像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9月撰写的案例《放飞友谊》,在兵团第三届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案例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05年12月辅导学生参加“我爱兵团”读书征文,获“优秀教师”指导奖。2007年5月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六年实验工作总结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教研员称号。2008年5月在第九界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2008年12月在兵团“天山杯”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2009年3月指导的军垦童谣《军垦精神代代传》在兵团文明办和生活晚报社联合举办的兵团中小学生军垦童谣创编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0年6月在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三等奖。2010年10月荣获兵团优秀教师的称号。与此同时,他多次荣获学校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尽管如此,李老师一如既往地处在思索的状态中,思索自己的教学风格,思索自己的教学理念。他只管埋进书堆里,用心聆听书香,用情品尝书味,用生命解读“学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从与孩子相识的那天起,李老师就悄悄地告诉自己:守护学生的精神生命,珍视他们的成长渴求,成为一个精神导航员。他常常静静地询问自己:我爱我的学生吗?我会爱我的学生吗?我的学生能感受到我的爱吗?

一心想做学生“精神领袖”的李老师,面对“中考需要分数,高考(微博)需要分数,考量老师需要分数”的现实,李老师总是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教育。他常常告诉自己:当分数与快乐发生冲突时,我主张快乐第一,分数让路。当分数与健康发生矛盾时,我主张健康第一,分数让路。当分数与兴趣发生摩擦时,我主张兴趣第一,分数让路。

每学期伊始,李老师总会与学生们共同设想班级的奋斗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个班级真美好,共同规划班级的惩罚措施——如果在教室里大声喧哗者,唱一首流行歌曲;如果与人发生矛盾,但没有及时解决者,分别读哲理散文一篇;如果作业不及时完成者,请在小黑板上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科有关)画一幅漫画。他的学生总会主动承担不同的责任——人人是班委。每当特殊的节日里,李老师总会用简单而有心的方式去感染学生——学生的生日,他会给学生拨打一个电话,赠送一颗糖,写一句激励的话语。同时,还建议学生过生日时,应该去感谢母亲。六一儿童节时,尽管所教的学生是初中,但他总会用简单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庆祝。

学生情绪不好时,他总会第一时间走进学生心灵。记得一次月考,当他回到教室时,发现少了一名叫田洋的学生。李老师向班长询问该生去哪里了。班长只是说田洋嫌教室不够安静回家了。此时此刻,一向特别了解学生的李老师并不这么认为,他心想:这个学生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李老师思索着怎样才好。在去市场的路上,李老师碰巧遇上了田洋。于是,一向直爽的李老师问道:你提前回家,也不请假,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呀?起初,田洋说没什么。李老师继续询问着,田洋终于敞开了心扉:化学和英语考得特别不好,心情很不悦,再加上家长要求他必须考上一所重点高中。为此,他的压力特别大,总觉得自己很对不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说着说着,田洋泪流满面。看着学生的泪花,李老师也流泪了,他深情地对田洋说:“假如你真的考得不好,别人一定能考好吗?不要总认为别人比你强。再说,考试结果还没出来呀!父母对你提出了要求,至少说明了父母认为你是有能力的呀!更说明父母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定‘行’呀!”经过耐心地开导,田洋露出了微笑。李老师笑着说“结果,你我都左右不了,但我们能控制过程——快乐而有效地努力学习。”听后,田洋同学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由于李老师的潜移默化,他的学生也总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关爱身边的人——看到捡拾矿泉水瓶的老人时,他们会主动帮助拾捡。遇到任何事情,他们总会向李老师倾诉。为此,李老师习惯了每天都要与学生聊天。由于要解决学生心里的不悦,李老师常常忘记了吃饭时间。善解人意的学生,有时会偷偷买饭给李老师。他所教的学生,常常说道:“李老师,你如果教《心理健康》,一定很出色。”家长遇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总会第一时间请教李老师,李老师定会“有求必应”。

当李老师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时,学生都会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关心李老师——教师节,孩子们用自己朴实的方式表达了对李老师们的祝福。孙士成、马静阳和谷雨等3人中午骑车回家拿红枣和葡萄。简单的庆祝活动后,学生们又为李老师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每人亲手摘的“小星星”祝福李老师。远在哈密上高中的学生,他们都会通过打电话对李老师进行祝福。更让李老师感到意外的是——许乐,一个只教过一年的女生,由于父母皆在哈密生活,她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李老师而去哈密上学,也特地回来送给李老师一本《快乐有方法》的书籍作为送给李老师的教师节礼物。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李老师心安理得地呆在农场任教,他总是过着简单而朴实的生活,总是用自己的方式丈量着生命的价值。由于远离父母,无法尽孝,他只好每周给父母打电话,了解父母的生活,诉说自己的近况;他只好用每年的一半工资寄给父母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他总是习惯了在那属于自己的宁静小屋里调节心情——有时,他聆听空中电播,与素昧平生者进行无声的交流;有时,他顺手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小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语文报》、《教育探索》、《北京教育》、《班主任》之类的报刊杂志,细细地品、静静地思,享受着孤独。李老师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静能生慧”。

十四年的教学生涯,无论是教小学,还是教中学。他格外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引领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人人做到“晨诵、午读、暮省”。营造“书香班级”,让阅读润泽生命。让阅读净化心灵。与学生进行“心灵之约”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他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总能做到“桌面洁净,地面干净,室内安静,心灵平静”。全校大会上,他的学生总能做到“坐得直,行得正,听得专”。全校劳动中,他的学生总能做到“你干,我干,大家干,这个班级真能干”。

李老师习惯沉醉在“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世界里。“听你的课朴实、自然,令人心潮澎湃。语文课以情点燃情,以精神立人,在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得到体现。从你身上传授的是你对孩子博大的爱,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对自我的挑战,对人生苦苦地思索……”这是学校老师听完李老师的课后感受。师教育局的教研室主任王艳新老师说:“我无需评说,只想学习。你成长的道路艰辛,但成功地体验快乐,希望你天天快乐。”

2010年,李老师被评为“兵团优秀教师”,2011年被评为“师德师风标兵”。李老师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者,为此他总是能冷静地做到:面对尘世浮华,坚守信念,以不变的执著,超越堆积如山的作业、永无休止的备课、不知疲倦地家访,平凡却精彩着,平淡却自豪着,平静却幸福着!

回望走过的路,李老师之所以能做到“默默无语,静静流淌”,是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梦想在飞翔”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