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寓言故事古文断句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
2. 关于古诗断句的故事选我的哈!速度完成作业!!一、没有标点的遗书 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
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写著:「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
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麽?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 一句话因为移动了标点符号,意思便有很大的差别,可见标点符号有多重要 。 02 二、财主娶媳妇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
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麽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论去。 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03 三、祝枝山的对联 (一) 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有家财主的豪宅刚落成,请祝枝山写对联。
祝挥毫写了下面一副: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财主责怪祝枝山为何给他写这样不吉利的话。
祝枝山笑笑说: 「为甚麽说这对联不吉利呢?我念给你听吧!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这是大吉大利啊!」 财主听了,啼笑皆非。 04 四、祝枝山的对联 (二) 相传祝枝山某年除夕和书僮经过一个员外家,忽然听见婴儿落地的哭声,顺手便在大门上写下: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大年初一,员外一开门,见到这副对联,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 大呼不吉利,便找祝枝山理论。 祝枝山戏道:「你把句子断错了,应该这样念: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 员外转怒为喜,忙设酒道谢。 05 五、新年贺辞 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
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贺辞是这样写的: 「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乾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 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其断句方法: 「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乾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 06 六、行人等不得小便 巡警:「你怎麽可以随地便溺?」 路人:「这是你们规定的啊!」巡警:「胡说。」 路人:「这里不是写著:行人等不得,小便。
」 巡警:「胡闹!应该是:行人等,不得小便」 07 七、到底谁是冠军? 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 「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 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 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棒球赛中华队赢了。
报上写的是: 「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 中华队战败古巴队, 获得世界杯总冠军。」 另一个说,不对,据报上明明写的是: 「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 中华队战败, 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
」 08 八、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有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们在上面写上标点符号。 结果,所有的女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而所有的男生的答案却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09 九、生病?病故? 有某一单位之承办人员,奉指示为其首长向上级申述未能参加某一重要会议原因,在重要字句之下未加标点,因而闹出笑话。
其文曰:「本所某长某某因病故无法出席会议……」上级接到书面申述后,至为骇异。 10 十、点菜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客人到底要什麽呢?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粗茶淡饭)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套餐) 11 十一、大学之道 在大学之道里,有一句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从前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位东村的私塾老师,他教学生这麽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老师念到这里就惊叫一声,怎麽少了个「得」字。
而西村也有一位老师,他又有另一种教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亦惊讶的说,怎麽多出「得」字呢? 有一天,东村的老师跑到西村去找这个老师时,一听他这麽念,他恍然大悟似的说:。
3. 关于古诗断句的故事1、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么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2、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有家财主的豪宅刚落成,请祝枝山写对联。祝挥毫写了下面一副: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财主责怪祝枝山为何给他写这样不吉利的话,祝枝山笑笑说:“为什么说这对联不吉利呢?我念给你听吧!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这是大吉大利啊!”财主听了,啼笑皆非。3、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
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其断句方法: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4、相传祝枝山某年除夕和书僮经过一个员外家,忽然听见婴儿落地的哭声,顺手便在大门上写下一副对联。大年初一,员外一开门,见到这副对联: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大呼不吉利,便找祝枝山理论。祝枝山戏道:“你把句子断错了,应该这样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员外转怒为喜,忙设酒道谢。5、从前有一个秀才家境贫寒,每天都想方设法到处混饭吃。
秀才有一个朋友家境富裕,每当这位朋友家快要吃饭时,秀才就会去“拜访”,并以各种借口让朋友留他吃饭。这一天,秀才又去朋友家,偏巧突然下起雨来。
朋友想让他离开,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于是留了一张纸条,以为秀才读懂纸条上的意思,就会离开了。谁知朋友再回房间时发现秀才还在屋里,就问他为何还不走。
听完秀才的解释后,朋友气得差点晕倒。原来纸条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意思是说: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可是秀才将其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胡乱断句,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借口赖在朋友家蹭饭。
4. 关于古诗断句的故事1、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么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
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2、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有家财主的豪宅刚落成,请祝枝山写对联。祝挥毫写了下面一副: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
财主责怪祝枝山为何给他写这样不吉利的话,祝枝山笑笑说:“为什么说这对联不吉利呢?我念给你听吧!此屋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这是大吉大利啊!”财主听了,啼笑皆非。
3、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
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其断句方法: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干净。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4、相传祝枝山某年除夕和书僮经过一个员外家,忽然听见婴儿落地的哭声,顺手便在大门上写下一副对联。大年初一,员外一开门,见到这副对联: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大呼不吉利,便找祝枝山理论。
祝枝山戏道:“你把句子断错了,应该这样念: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员外转怒为喜,忙设酒道谢。
5、从前有一个秀才家境贫寒,每天都想方设法到处混饭吃。秀才有一个朋友家境富裕,每当这位朋友家快要吃饭时,秀才就会去“拜访”,并以各种借口让朋友留他吃饭。这一天,秀才又去朋友家,偏巧突然下起雨来。
朋友想让他离开,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于是留了一张纸条,以为秀才读懂纸条上的意思,就会离开了。谁知朋友再回房间时发现秀才还在屋里,就问他为何还不走。听完秀才的解释后,朋友气得差点晕倒。
原来纸条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意思是说: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可是秀才将其断句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秀才胡乱断句,给了自己一个“合理”的借口赖在朋友家蹭饭。
5. 有没有巧断句的语文故事一、没有标点的遗书 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
富翁害怕自己死后,家产都被女婿夺走,於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和女婿。遗书上写著:「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富翁死后,女婿果然并吞了家产,只留下一间小房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便告到官府里。
女婿理直气壮的说:「岳父遗书上写得很明白: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县令拿过遗书,仔细推敲,却把家产判给了富翁的儿子。
你猜,县令在遗书上发现了什麽?原来,县令移动了标点符号,猜出了富翁真正的意思:「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一句话因为移动了标点符号,意思便有很大的差别,可见标点符号有多重要 。 02二、财主娶媳妇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
他认为「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这麽好的条件哪里找?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於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 ***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03三、祝枝山的对联 (一) 相传明朝弘治年间,有家财主的豪宅刚落成,请祝枝山写对联。
祝挥毫写了下面一副:「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财主责怪祝枝山为何给他写这样不吉利的话。
祝枝山笑笑说:「为甚麽说这对联不吉利呢?我念给你听吧! 此屋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这是大吉大利啊!」财主听了,啼笑皆非。 04 四、祝枝山的对联 (二) 相传祝枝山某年除夕和书僮经过一个员外家,忽然听见婴儿落地的哭声,顺手便在大门上写下:「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大年初一,员外一开门,见到这副对联,「今年真好晦气,全无帐帛进门,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大呼不吉利,便找祝枝山理论。祝枝山戏道:「你把句子断错了,应该这样念: 今年真好,晦气全无,财帛进门; 昨夜生下,妖魔不是,好子好孙。
」员外转怒为喜,忙设酒道谢。 05 五、新年贺辞 以前有一位秀才写了一则新年的贺辞,送给一位农夫,农夫不识字,很高兴的拿回去贴在门楣。
邻人来看,其中有一位叫张三的,虽然读书不多,也懂得几个字,因为句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他一断句,农夫看了不禁大怒。贺辞是这样写的:「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乾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农夫怒气冲冲跑去责问秀才,秀才重新断了句,农夫才转怒为喜,高兴地回家。其断句方法:「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
猪仔大似家,老鼠个个死乾净。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 06 六、行人等不得小便巡警:「你怎麽可以随地便溺?」路人:「这是你们规定的啊!」巡警:「胡说。」路人:「这里不是写著:行人等不得,小便。
」巡警:「胡闹!应该是:行人等,不得小便」 07 七、到底谁是冠军?一场棒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 中华队战败古巴队获得世界杯总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棒球赛中华队赢了。
报上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 中华队战败古巴队, 获得世界杯总冠军。」另一个说,不对,据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棒球赛的结果, 中华队战败, 古巴队获得了世界杯总冠军。
」 08八、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有一位教授写了一句话,让学生们在上面写上标点符号。结果,所有的女生的答案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而所有的男生的答案却是:「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09九、生病?病故?有某一单位之承办人员,奉指示为其首长向上级申述未能参加某一重要会议原因,在重要字句之下未加标点,因而闹出笑话。
其文曰:「本所某长某某因病故无法出席会议……」上级接到书面申述后,至为骇异。 10十、点菜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客人到底要什麽呢?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粗茶淡饭)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套餐) 11 十一、大学之道在大学之道里,有一句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从前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位东村的私塾老师,他教学生这麽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当老师念到这里就惊叫一声,怎麽少了个「得」字。
而西村也有一位老师,他又有另一种教法:「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他亦惊讶的说,怎麽多出「得」字呢?有一天,东村的老师跑到西村去找这个老师时,一听他这麽念,他恍然大悟似的说:「怪不得我怎麽念都少了『得』,原来我的大学之道的。
6.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例子文言文的断句与标点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 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
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在断句时, 还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标点的使用要合乎规范,和现代汉语标点的用法相同。加强诵读, 增强语感,对断句标点有很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 断句大致还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1)、找名词(代词), 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 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2) 、看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
他们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清、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干、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 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 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4)、据排偶,定句读。
一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7)、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 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7. 文言文两则写成小故事课文简说。
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都是中国古代故事,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
所以要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 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
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
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⑤孰为汝多知乎? 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