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翻译 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
原文: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 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 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若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 ,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 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 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 "开始 ,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 说:"看不见了.."?
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苦无 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扭送县衙.?
2. 文言文翻译楚人贫居,读《淮南方》①:“得螳螂伺蝉自障叶②,可以隐形。”
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
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③。”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④:“不见。”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⑤,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⑥。县官受辞⑦,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⑧。
――节选自邯郸淳⑨《笑林》⑩ n注释 ①《淮南方》:书名,即《淮南子》,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撰。②伺(sì):观察,守侯。
障:遮蔽。③恒:常,总是。
④绐(dài):欺骗。⑤赍(jī):携带。
⑥诣(yì):到……去。⑦受辞:听取供辞。
⑧不治:不予治罪。⑨邯郸淳(132--?):曹魏时书法家、文学家。
邯郸人。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善写"虫篆"与八分隶书。
曾得曹操器重。魏黄初(222)中,官为博士、给事中。
因其著《投壶赋》工巧精密,得魏文帝赏赐。著《笑林》3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
⑩ 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三国时魏人邯郸淳编撰。其中一些笑话散存于《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类书中。
《笑林》所收民间笑话,反映了一些人情世态,讽刺了悖谬的言行,生动有趣,但也有一些低级趣味 。 n 知识钩玄 〔通假字〕 不 不通否,用在问句末尾,表示询问;如“汝见我不?” 嘿 嘿通默,暗中;如“嘿然大喜”。
〔古今异义〕 可以 今常用义:表示可能或能够。文中古义:可以用它来……;如“可以隐形”。
不见 今常用义:不见面;不在了。文中古义:看不见;如“绐云:‘不见。
’” 对面 今常用义:对过;正前方。文中古义:面对面;如“对面取人物”。
人物 今常用义: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特点的人。文中古义:别人的物品;如“对面取人物”。
不治 今常用义:无法医治。文中古义:不予治罪;如“放而不治”。
〔一词多义〕 居 (1)动词,处于;如“楚人贫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2)动词,停,止;如“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复 (1)副词,又,再;如“不能复分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2)动词,回答;如“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3)动词,重复;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经 (1)动词,经历;如“经日乃厌倦不堪”。
(2)名词,经书;如“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言 (1)动词,说,讲;如“妻始时恒答言‘见’”。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陌上桑》) (2)名词,话语;如“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送东阳马生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 受 (1)动词,接受;如“县官受辞”。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2)动词,遭受;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辞 (1)名词,言辞;如“县官受辞”。 (2)动词,辞别,告别;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 说 (1)shuō,动词,叙述;如“自说本末”。 (2)shuō,名词,一种文体,可议论,可记事;如“故为之说,以侍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3)yuè,形容词,同“悦”,高兴;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六则》)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遂于树下仰取叶”之前省略主语“楚人”,即“(楚人)遂于树下仰取叶”;该分句可译为“(楚人)就站在树下仰头找叶子”。 (2)“嘿然大喜”之前省略主语“楚人”,即“(楚人)嘿然大喜“;该分句可译为“(楚人)暗中非常高兴”。
2.省略宾语 (1)“吏遂缚诣县”之中,谓语动词“缚”之后省略宾语“之”,代楚人,即“吏遂缚(之)诣县”;该分句可译为“当差的便将他绑了去见县官”。 (2)“放而不治”之中,谓语动词“放”和“不治”之后省略宾语“之”,代楚人,即“放(之)而不治(之)”;该分句可译为“县官释放了他而没有治他的罪”。
3.省略介词 (1)“叶落树下”之中,谓语动词“落”之后省略介词“于”,意思是“在”,即“叶落(于)树下”;该分句可译为“那树叶落到树下”。 (2)“赍叶入市” 之中,谓语动词“入”之后省略介词“于”,意思是“到”,即“赍叶入(于)市”;该分句可译为“(楚人)带着叶子来到市场上”。
n 翻译 有一个楚国人处境贫穷,读到《淮南方》(传说中的方术书籍)的话:“得到螳螂伏击蝉时隐藏自己的叶子,可以隐形。”就站在树下仰头找叶子——螳螂用以藏身伏击蝉的叶子——便摘那叶子。
那树叶落到树下,树下原先就有落叶,无法分别,(就)扫了几斗(的叶子)回家。(将叶子)一一用来隐蔽自己,问他的妻子曰:“你看见我吗?”妻子开始一直说:“看见。”
经过一天便疲倦不堪,哄骗道:“看不见。”(楚人)暗中非常高兴,带着叶子来到市场上,面对面拿别人的东西,当差的便将他绑了去见县官,县官听取他的口供,(那人)自己说出事情的来龙去脉,县官(听了)大笑,县官释放了。
3. 树叶用古文怎么说是:木叶
中国古代文学中指“树叶”(以下内容来源于《说“木叶”》作者: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2353361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4. 楚人怡笑文言文翻译楚人贻笑
译文: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他读了《淮南子》,得知螳螂捕蝉时,掩蔽过的树叶,可以用来隐没人身,便真的去寻找. 他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居然发现一片隐蔽着螳螂的树叶,就伸手摘下来.不料失手,那 片树叶竟飘落地下,和许多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 收了足足有几斗.?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 "开始 ,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因为折腾了一整天,妻子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哄他 说:"看不见了.."?
这人一听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苦无 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扭送县衙.
5. 翻译一下文言文楚人隐形①
邯郸淳
楚人贫居②,读《淮南方》③,得“螳螂伺④蝉自鄣叶⑤可以隐形⑥”,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⑦?”妻始时恒⑧答言“见”,经日⑨,乃厌倦不堪,绐⑩云“不见”。嘿⑾然大喜,⑿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⒀。吏⒁遂缚诣⒂县⒃。
①选自《笑林》。邯郸淳,姓邯郸,名淳,三国时人,做过给事中的官。楚人,楚国人。楚国,现在的湖北省及其周围一带。②贫居过穷日子。③《淮南方》一种讲医药的书,可能没有传下来。④伺侦察等候。⑤自鄣叶遮蔽自己的树叶。鄣,同“障”。⑥隐形隐藏形体,别人看不见。⑦不同“否”。⑧恒常是,总是。⑨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⑩绐(dài)哄骗。⑾嘿同“默”。⑿赍(jī)携带。⒀对面取人物当面拿人家的东西。⒁吏指县里的公差。⒂诣(yì)到……去。⒃县指县衙门。
有一个楚国人贫困地活着,有一天阅读《淮南方》,读到“螳螂偷偷地等待着蝉到来,用树叶遮蔽着自己,可以借此隐藏起身体”,于是到树下仰头摘取树叶——螳螂捕蝉时借以隐蔽的那片树叶——把它摘下来,树叶却落到树下。树下原先有落叶,他不能再分辨清哪一片是他摘的,就扫了几斗带回家中。他一片一片地拿树叶遮蔽自己,问他的妻子说:“你看见我没有?”妻子开始时总是回答说:“看见了。”楚人整天这样问,妻子都厌烦得收不了了,就骗他说:“没看见你!”楚人沉默不出声,心中很高兴,带着树叶来到市场。对这人家的面直接拿人家的东西。吏卒们立刻上去把他绑到县衙问罪。县官当堂审问,楚人自己诉说了从头到尾的经过,县官大笑起来,释放了他,没有治罪。
6. 一叶之行文言文翻译从前,宋国国王请来了一位匠人,请他 用最名贵的象牙为国王雕刻楮树叶 子.匠人花了整整三年光阴,总算雕成 了一片叶子.叶子雕得十分精巧,茎脉 色彩生动逼真,即使混在一堆真楮叶 中,也难辨真假.国王非常高兴,立即 酬功,赏赐这个匠人以世袭禄位.这件 事传开后,老百姓意见很大.列子长叹 道:“假使自然界也要三年才长出一 片树叶子,那么世界上有叶子的树就 没有几株了.” 所以不利用自然条件, 只依靠一个人的造作;不按照客观 规律,而强调一个人的小聪明,这都是 像三年雕一片树叶一样愚蠢的行为啊。
7. 积叶成书文言文翻译用树叶“写”成的书
在我国文坛上流传着一个“积叶成书”的写作佳话,说的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的事。家住浙江黄岩的陶宗仪,进士落榜后,回乡边劳动边教书。
他常利用田间劳作休息时间,坐在田埂边上看书。看一阵书,他放下书本,捧着早已备好的笔砚,走到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信手扯下数片树叶,在下面尽情地写着。原来他就地取材,以树叶当纸,记下阅读的心得体会和耳闻目睹的重要事情。待到片片树叶上写满了字的时候,他把它们小心翼翼放在大树下晾着。
收工时,陶宗仪把带字的树叶带回家,将它们存贮在瓦罐中。贮满了,就把瓦罐埋在屋后的大树根下。
就这样,陶宗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写书,不断积累。十几年间,竟然积满了数十瓦罐。到了晚年,他让学生们挖出那些瓦罐,指导他们把树叶记载的资料,分门别类,抄录整理,编写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辍耕录》。
有人说,《南村辍耕录》是一片片树叶“写”成的。由此,“积叶成书”的写作佳话得以流传。陶宗仪那勤学不辍的精神,也受到后人的赞扬。
注:田埂:田间的埂子,用来分界并蓄水。耳闻目睹;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中受到影响。
8. 一叶遮目文言文翻译一叶障目的。
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妻子开头总是说:“看得见。”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妻子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还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
说明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书呆子,同时也讽刺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总以为有什么高明手法可以把不光彩的事遮挡起来,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
不知道是不是,你看一下吧。
9. 以叶隐形这篇文言文及翻译翻译: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上,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妻子开头总是说:“看得见。”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妻子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还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10. 一叶障目 文言文翻译一、翻译:
楚国有一个人,家境贫寒,穷困潦倒。他读了《淮南子》,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十分高兴,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自己的树叶。偶然发现了,就伸手摘下来。
不料失手,那片树叶竟飘落地下。树下原本就有落叶,(混在一起)再也无法辨认。于是,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几斗回家。 抱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来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妻子:“你还能看见我吗?”
开始,妻子一直说:“能看见。”后来,折腾了一整天,妻子于是疲倦不堪,很不耐烦,便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人一听心里暗暗大喜,急忙将选出的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
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二、魏·邯郸淳《一叶障目》原文:
楚人居贫的日子,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片文章选自三国魏·邯郸淳撰的《笑林》,本文讲述了楚国人因为一片叶子挡在眼前会让人看不到外面的广阔世界的故事。故事警示世人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
《笑林》为古笑话集,三国魏邯郸淳撰。三卷。所记都是俳谐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笑话专书。原书已佚,今存二十余则。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较完备。
作者简介
邯郸淳,字子叔,颖川(今河南禹县人)。邯郸淳博学多才,擅长书法,他所编《笑林》***三卷,都是一些嘲讽愚庸的笑语故事,其中一些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此书已亡佚,现仅存29则。后世的一些笑话书,都受《笑林》一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