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对我们的影响
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上,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太空船经济理论
研究生态经济结构、功能、规律、平衡、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数学模型等内容。旨在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式创建的。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在1962年发表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首次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几年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一书中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及“太空船经济理论”等。生态经济学的历史
生态经济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人类社会经济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社会经济发展要同其生态环境相适应,是一切社会和一切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生态经济学研究特点
①综合性。生态经济学是以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相结合来研究经济问题,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相关书籍
②层次性。从纵向来说,包括全社会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及各专业类型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如农田生态经济、森林生态经济、草原生态经济、水域生态经济和城市生态经济等。其下还可以再加划分,如农田生态经济,又包括水田生态经济、旱田生态经济,并可再按主要作物分别研究其生态经济问题。从横向来说,包括各种层次区域生态经济问题的研究。
③地域性。生态经济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殊性,生态经济学研究要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情或地区情况为依据。
④战略性。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要保护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不仅追求局部和近期的经济效益,而且要保持全局和长远的经济效益,永久保持人类生存、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研究的目标是使生态经济系统整体效益优化,从宏观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指出方向,因此具有战略意义。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除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外,还有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浪费的产生原因和控制方法;环境治理的经济评价;经济活动的环境效应等等。另外,它还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从而揭示生态经济发展和运动的规律,寻求人类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相互适应、保持平衡的对策和途径。更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结果还应当成为解决环境资源问题、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科学依据。总之,生态经济学研究与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将生态和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思路,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新观念的产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①生态经济基本理论。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
②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观点指导社会经济建设,首先要进行生态经济区划和规划,以便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特点发挥其生态经济总体功能,获取生态经济的最佳效益。城市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人口集中,生产系统与消费系统强大,但还原系统薄弱,从而生态环境容易恶化。农村直接从事生物性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稳定、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研究其最佳生态经济模式和模型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森林生态经济
③生态经济管理。计划管理应包括对生态系统的管理,经济计划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要制定国家的生态经济标准和评价生态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从事重大经济建设项目,要做出生态环境经济评价;要改革不利于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加强生态经济立法与执法,建立生态经济的教育、科研和行政管理体系。生态经济学要为此提供理论依据。
④生态经济史。生态经济问题一方面有历史普遍性,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历史的阶段性。进行生态经济史研究,可以探明其发展的规律性,指导现实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充分显示出人类干预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其严重程度是人们始料未及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资源问题从局部向全局、从区域向全球扩展,世界范围内的人口骤增、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不足和能源危机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且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当科学家们探索以上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发展趋势、预防措施和解决途径之时,从一开始他们就发现:单纯从生态学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和研究这些问题,是难以找到答案的,只有将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从中寻求到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之策。至此,生态经济学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发表了一篇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美国另一经济学家列昂捷夫则是第一个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科学家,他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将处理工业污染物单独列为一个生产部门,除了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消耗外,把处理污染物的费用也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他在污染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了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上述四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并指出,各国在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时对此要切实重视和正确对待。同时,环境规划署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观察分析之后,确定将“环境经济”(即生态经济)作为1981年《环境状况报告》的第一项主题。由此表明,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应用性的新兴的科学,开始为世人所瞩目。生态经济学的方程式
NSW = NNP +(B— GC)— AL
式中 NSW = 净社会福利;
NNP = 净国民生产增值;
B = 未被认识的经济发展的非市场性有利条件(如知识的积累、保健的改善等);
GC = 为经济发展(包括信息、管理等)、减少污染所付出的劳力和费用;
AL = 环境恩惠损失(如噪声增加、烟雾增多、风景区的商业化改变等)。图书信息
生态经济学相关书籍
书 名: 生态经济学
作 者:唐建荣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3-1
ISBN: 9787502565152
开本: 16开
定价: 43.00元内容简介
本书为生态学热点研究丛书之一。本书通过描述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融合过程,揭示了生态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路径;通过对生态经济学系统要素配置和组合功能的分析,探讨了生态经济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般规律,通过对生态经济核算及其相关经济科技政策的研究,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通过对生态经济的产业研究、消费研究和教育研究,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最后,通过荷兰Peel地区自然和农业冲突的动力模型及荷兰森林可持续综合利用管理模式的典型案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本书可供大专院校生态、经济或环境等专业的教师、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关心经济发展、关注生态系统和关爱未来的读者阅读参考。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人类的生物占有量
二、气候变化以及臭氧层空洞增大
三、能源匮乏
四、土地退化
五、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二节 生态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简史
一、经济学发展历史
二、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其他重要思想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中国生态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三、生态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第一节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学含义的理解
二、中国学者对生态经济学含义的理解
第二节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第三节 生态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
二、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
第三章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态学理论
一、有关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
第三节 系统论和热力学定律
一、系统论
二、热力学定律
第四节 环境伦理学
第四章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研究
第一节 价值的内涵
一、价值的含义
二、价值的本质
第二节 传统的价值理论
第三节 环境价值理论
一、环境价值的组成和分类
二、环境价值理论
三、生态价值理论
第四节 生态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一、能量及能量分析
二、能值价值理论
第五章 生态经济能值分析
第一节 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发展
一、生态能量学
二、能值分析理论
三、能值与资源和经济
第二节 能值原理及其符号语言
一、能值原理
二、能值符号及语言
第三节 能值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能值指标和指标体系
三、基本方法
第四节 能值分析及其意义
第六章 生态经济系统研究
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