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子死亡立皇孙,主少国疑下死手
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个偏激残忍的人,用当年明月总结的那句话,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换句话就是,要么不杀,要么杀绝。
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陕西视察工作回来,受了风寒,病死了。朱元璋白头人送黑头人,痛彻心扉。
无奈中,立十几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将来继承皇位。
但是皇太孙年幼,而且性格和太子朱标类似,温文尔雅。年迈的朱元璋就想到,如果我死了,那些活着的骄兵悍将会不会造反呢?
于是,朱标死去的第二年,也就是1393年,有人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趁机大搞株连,借机会杀掉了一两万人。其中,冤死者比该死的要多的多。
朱元璋本来就变态,这次就更加变态了。
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杀胡惟庸,趁机废掉丞相制度
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灭丞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掉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设大学生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
胡惟庸是否谋反,现在中国史学界依然没有定论,虽然胡惟庸独断专行,经常不请示皇帝,而且贪污腐化,结党营私,但是是否谋反一直存疑。
朱元璋借胡惟庸的人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借此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
1390年,朱元璋又以胡惟庸同党的罪名,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朱元璋这个杀人狂,这次的牵连,完全是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屠杀。
三、偏激残忍很变态,?剥皮揎草?无人性
朱元璋出身极为贫苦,从小从血泪中成长起来的,缺乏正常的同情心、同理心,基本没有人性。
朱元璋从小深受贪官污吏的残害,对贪官污吏有刻骨的仇恨,建立大明后,严惩贪官污吏。不过手段过分残忍了,比如?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剥皮揎草?刑法,就是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个?臭皮囊?就是他的下场。
朱元璋在明初四大案中,搞出了无数的冤假错案,其中很多都是笑话。比如蓝玉被告发谋反,明太祖朱元璋任命皇太孙朱允炆和吏部尚书詹徽审问蓝玉,吏部尚书詹徽一拍惊堂木,"蓝玉,招出你的同党"。
詹徽也被杀,蓝玉一案,案犯互相攀扯,无辜死亡者上万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前后被杀者四万人之多。
詹徽之死,完全是蓝玉的诬告和攀咬,谁敢审我,我就拉谁下水。
朱允炆连这个都看不出来,所以是个糊涂蛋,智商有问题,后来皇位被四叔朱棣抢走,也是活该。朱元璋可是一点不糊涂,他借着胡惟庸蓝玉的案子,把开国元勋和他们的子孙部下的势力一扫而光,充分暴露了朱元璋的兽性,显示了朱元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毫无人性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