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洋芋:最乡土的吃法
在乡下,火塘是家家必有的,多在堂屋里置火盆,或者干脆在地上挖个坑。很多年前,还没有电视,冬夜里,家人、亲朋围塘夜话,东拉西扯,谈天说地,主人家随手往背后摸出几个洋芋,也不刮洗,拿根柴火在塘灰里刨几下,埋下去。一个时辰过去,人谈累了,洋芋香气也出来了。夜话也达到了高潮。最耐不住性子的是小孩子,还不等烧洋芋刨到火塘边,就已经抢到了小手里,吹吹拍拍,烫呼呼地便咽到肚里去了。嘴里呵的,有白气,也有剥开心腹后洋芋的热气。大人的味蕾在退化,往往要耐心地剥了皮,撒点椒盐,或者抹点卤腐。
我的一位寻甸籍同事,家乡出产著名的寻甸洋芋,说起小时候吃过最多的东西,便是烧洋芋。在滇东北,烧洋芋往往也是人们的主食。在若干年前,一位国家***在昭通访贫问苦,在农民家看到一家人唯一的食物就是火塘里烧洋芋时,流下了眼泪。
如今,在城市里也有卖的,熟了、糊了,便拿小锯片刮去皮。这种吃法和四川民间的烤红苕类似,完全是用火炉烧烤或用柴灶里的余火灰焐熟。云南人给烤洋芋还取了个文雅的名称,管它叫“吹灰点心”。
炸洋芋:最昆明的吃法
又吃得休闲,又不太饱肚子的吃法,是小资们最乐意的。从小西门走向通往翠湖的染布巷,不经意地会交替闻见洋芋和臭豆腐的香气,那定早就听说的炸洋芋一条街了,而且那洋芋一定是黄心的!以前昆明有很多这样的小街,著名的有莲花池正街、文化巷,以及拆迁前的老金碧路两边的无数小巷。灰黑的屋瓦,白里泛黄的石灰墙,几把白布伞,下面是五六张小桌小凳,这里是吊带背心和高跟鞋们的天堂。“老板,要两碗炸洋芋!一个甜酱,一个干作料!”“好,马上!”,分不清人在这声音里,在这香气里,还是这香气、这声音在人心里。这时,下点小雨也没有关系,正好歇歇。要嫌炸洋芋单调,还可以要十个包浆豆腐,一碗调糕藕粉。一扁碗洋芋在手,可以什么都放得下,吃着吃着,竟吃出了上个世纪大学年代的味道。
其实,不止吊带背心和高跟鞋喜欢炸洋芋,就是带阴丹蓝头巾的大嫫,还有心里装着半部近代史、两本滇剧的老爹也喜欢。
昆明的炸洋芋,大多是先煮得八成熟,去皮,切成近一厘米厚的片,在放少许香油的平底锅翻炸,稍热就可以起锅装碗,凭客人的爱好,淋上甜酱、咸酱均无不可。炸洋芋的另一种吃法是最近几年来流入昆明的,将生洋芋去皮,花刀切成宽约六七毫米的条,用漏勺放到油锅里炸,一会便是金黄的薯条了。炸的时间长,就是脆的;多炸一会,便是“面”的。脆与面,也是全凭客人喜好。出了锅,倒进大盆里,搁上芫荽、卤腐水、辣子面,最不能少的,还有切成丁的折耳根。卖这种炸洋芋的,多是来自贵州的妇女,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是贵州的吃法——满街的贵州人在卖臭豆腐,那臭豆腐里也一定不会少了折耳根。
马铃薯葡萄干油蛋糕:最洋气的吃法
马铃薯当然就是洋芋了。勤快的主妇备齐了面粉、熟马铃薯泥、白糖、鸡蛋、牛奶、葡萄干等诸般原料,然后就可以照我的法子操作了。首先把鸡蛋打在盆中,放入白糖、马铃薯泥,用打蛋器打起成乳白色,再放入油、牛奶、香草油搅匀,随后倒入过箩后的面粉和葡萄干拌匀。在蛋糕模子上擦一层油,将拌好的蛋糕面盛入,入烤炉温火烤45分钟左右即熟。
此外,还可以将洋芋洗净切片,约1公分厚,加入牛奶、奶油放在锅中煮软,撒少许胡椒,最后撒上起司放入烤箱烤熟即可。口感分析:浓浓的奶香、起司香伴著松松软软的马铃薯,从来没想到洋芋也可以这样吃!
减肥洋芋:最健康的吃法
节食成精的女子都明白,洋芋是她们减肥时节的最爱。因为它不合脂肪,热量为220个卡路里,容易让人饱足,而且营养成份很高:维他命c的含量达26mg,它还含有844mg的钾质,是香蕉含量的两倍之多!
减肥的人可在烤熟的洋芋上放上橄榄油、无脂的奶油调味粉、或无脂的原味鲜乳酪再佐以日本葱。马铃薯汁是极佳的制酸剂,德国人常以它来治疗消化不良,把两个削了皮的洋芋放入果汁机中打成汁饮用,有预防癌症和心脏病,并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此外,洋芋所富含的钾质,能帮助维持细胞内液体和电解质的平衡,并维持心脏功能和血压的正常,还有维他命B6可帮助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洋芋糍粑:最民族的吃法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洋芋的吃法、做法多而新鲜,比如把洋芋洗好蒸熟,晾冷后去皮,放入礁窝里舂成又粘又糯的“洋芋糍粑”。食用前,若和上蜂蜜,其味甜香可口,若放油、盐煎热吃,其味鲜美清香。或者把洋芋糍粑切成小块。放进油锅内炸黄食用,味道脆香可口,也可以将洋芋糍粑切成片片煮汤,加进家制的酸菜,味道格外香鲜。
初到这些村寨的客人,吃着这些美味佳肴,一旦知道是洋芋所做时,禁不住要拍手叫绝,连连称赞。
汪曾祺式:最不寻常的吃法
汪曾祺先生一生与昆明大有渊源,也是一位平民化的作家,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是一位真正的美食家。
1958年,汪先生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两年后摘除了“右派”帽子,一时没地方去,就留在所里画马铃薯(这里好像不能叫“洋芋”)图谱,一早起来踏着露水,掐一把花、几枝叶子回来,插在玻璃杯里,对着它画。地里花一落,地里的马铃薯也就快成熟了,他就开始画薯块。薯块很好画,想画不像都不容易!画完一种,就把它放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然后再画一种。
二十七年后,汪先生在文章中写到:全国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种马铃薯的人,大概不多!据他自己回想,吃过最大的要数“男爵”,一个可以当一顿饭吃。有一种味极甜脆,可以当水果生吃。最好的要算“紫土豆”,外皮乌紫,薯肉黄如蒸板栗,入口则口感更为细腻,他曾经扛了一袋回北京,春节前后,一家人吃了好几天。
洋芋VS苦瓜茴香:最具创意的吃法
把大多数人爱吃的洋芋和大多数人不爱吃的苦瓜炒在一起,便创造出了大多数人没有尝试过的新感觉。适当的比例和适当的火候,洋芋则略带苦香;洋芋炒茴香,进行色香味全方位的创新,则让食客司空见惯的洋芋凭添一抹翠绿,茴香洋芋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刺激味蕾,满足了人们另类的需求。这样的吃法最早出现在一些新派的菜馆里,现在也慢慢地在路边小馆子里也能吃到。
与此相类似的,是老婆家传的一道菜:番茄炒洋芋,在昆明市面上基本就没见过!洋芋切成粗丝或厚片,以强化齿舌配合所产生的快感。番茄切片、切丁都可以,不拘陈法,有极强的开放性。到洋芋半熟时,最好再撒一把皱皮辣子丝,黄里泛红,红里碧绿,扎实好看——至于味道,那也是顶呱呱的好,因为每次到最后,都只剩一个空盘子。
原味洋芋片:最怀旧的吃法
不少成年昆明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数十年前,母亲将生洋芋洗好切成薄片,放入锅内用淡盐水煮过晒干,食用前放入油锅内文火炸酥,起锅后盛入盘中撒少许椒盐待客,就象吃油酥虾片那样色鲜味美,又酥又脆又好吃。也许正基于这样的口味、这样的市场、这样的怀旧,在云南二十年前便开始出现了嫩黄塑料袋子装的“土豆片”,八年前,出现了原味、麻辣、番茄、咖喱、海鲜等诸般风味的“子弟”土豆片,而且在成都、贵阳等地市场也越来越广。
记忆中的这种原味洋芋,跟如今流水线上下来的、进口或本地生产的产品相比,更凸现纯天然、全手工制作的特点,而且每家每户的口味不同,又略有不同,符合当今人人争说的“个性化”特征。今天,不少人握一袋土豆片在手,怀念的却是当年母亲做的原味洋芋片了!
萦绕心怀老洋芋:最经典的吃法
这里的最经典,是指在云南最常见、最简易、也最受欢迎的吃法。要我来排座次,它们分别是老奶洋芋、青椒洋芋丝、酸菜洋芋汤和洋芋粑粑。
老奶洋芋是最名副其实的。老奶,在昆明话里就是上了年纪的女性,北方话叫的“老太太”。老奶牙齿大抵都不太好,吃八成熟的洋芋或许有困难,就在甑脚水里把洋芋煮透,撕皮,擀碎,再入锅炒,洋芋的面、糯、香、甜尽在一盘,云南人也百吃不厌,单位食堂、路边小馆都可吃到。多年前在楚雄,一次朋友一起吃饭,约定每人点一道菜,我应声到:老太太马铃薯,众皆喷茶。
至于青椒洋芋丝,在云南的普及程度不亚于老奶洋芋,甚至还更简单。洋芋切丝后,往往要入水,涮去淀粉,炒出来的洋芋丝才晶莹透亮。几年前,连襟岳姐一家在北海银滩持螯大嚼之际,忽闻昆明口音的游客大声要跑堂炒青椒洋芋丝,跑堂面有难色,大概是要现到菜场去买洋芋青椒,并且告知对方要十二块一盘,不划算吃,还不如吃海鲜,昆明游客最后还是坚持要点这道大概离家后便日里梦里都是的宝贝经典菜。这件事,连襟后来向我讲过N遍。
说到酸菜洋芋汤,我一直为翠湖附近的一家很小资的新派滇味菜馆把它叫做“民工洋芋”耿耿于怀。因为在昆明语境中,“民工”两字的含义显而易见——虽然早年在工地上劳动时,我亲眼见为四川工友送饭的扁担两头,一边是一筐广西米饭、一边是一个铁皮大桶里晃着酸菜洋芋汤。妻常与本部门的一位首席记者在外面吃饭,这位“记席”唯一的嗜好就是一大碗酸菜洋芋汤,只要有此味,便可吃得乘心如意,以至于才思泉涌,妙笔生花。常在这家馆子吃饭,服务员都知道此汤必上;反过来,她也知道今天的汤是哪位厨师做的。在傣味菜系中,洋芋虽不与酸菜同煮,却可与酸笋同锅。洋芋切得极薄的圆片,投到沸腾的的酸汤杂锅中,到五成熟,迅速起锅,那洋芋片要用两个字才能形容得过来:脆,爽!
云南传统的消闲食品,洋芋粑粑可以排得上名次,类似于点心。做法也很简单,将未炒过的老奶洋芋碾碎,加少许糯米面,撒盐,拌匀,在大勺底压实成饼壮,放如油锅炸至焦黄既可。很多年前游西山,至三清宫下,沿途都有西山、官渡的大嫫卖洋芋粑粑和小虾饼,但我总疑心那锅油是用了好多天的,没敢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