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完下面这篇文章,相信你的所有疑问将被解决(至少我是这样的)
至于你所谓的别扭之感,缘于著作人文笔的不成熟.
文章较长,全当汲取知识.恭祝阅读愉快!
问答式新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新闻写作形式。近几年来,这种形式在我国报刊界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问答式新闻这种写作形式主要服务于专访这种新闻文体———采访对象专人,采访内容专题,采访角度独家,也经常用于报道多人对一个问题的探讨。问答式新闻一般分为明显问答式、隐蔽问答式以及多人问答式3种。
明显问答式新闻的内容主要以记录记者和被访者的原话为主,体现的是记者与被访者之间的“对话”。这种问答式新闻广泛应用于以记录言论为主的“问题专访”(也称“意见专访”)、“言论专访”、或者是“学术专访”中。记者针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共同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采访,请有关人士加以回答。可以说,在进行这些专访之前,记者就已经完成了对写作形式的认定,他(她)要写出的新闻八九不离十是问答式的。因为无论是“问题专访”还是“言论专访”、“学术专访”,其要旨在于记录被访者的观点、主张、看法、意见等,而不必在刻画或表现采访者本人上着墨太多。
“问题专访”(“意见专访”)的现实针对性很强,它的功能在于及时为读者释疑解惑,为决策者提供意见,还能起到传播知识、引导舆论的作用。
比如2004年7月2日北京某报的专访:《元元:最想做的事是“充电”》,就采访了北京电视台《第7日》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元元,记者就读者关心的问题对元元进行了提问:
记者:白岩松曾经说过,北京电视台并不是一个对培养优秀主持人十分有利的地方,因为它改版太频繁,主持人的变动太大,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元元:这个现象是存在。一个栏目应该是自上而下打造的,但现在的状况多是栏目自生自灭,没人呵护,好在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有时候主持人做久了,也会觉得没底气了,就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车,中途没有加油站,也停不下来,这种状态很难受,现在我觉得能让我不动脑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所以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找个时间“充电”。
记者:在《第7日》中,有很多节目是由一些表演、小品组成的,比如有一期节目反映现代社会大家聚在一起吃饭都是有目的的,这样的方式是否会和新闻的真实性相违背?《第7日》的定位是否还是新闻类节目?
元元:我觉得真实不是要看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是否真实,而是要注意新闻事实的真实,吃饭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实的。我们做的毕竟不是突发事件、硬新闻,而是以反映生活现象为主。我们的节目现在在生活频道播出,原则上应该算是生活话题类节目吧。
这种“问题专访”(“意见专访”)的最佳组合一般是“权威人士+权威观点”或者是“权威人士+最新观点”,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份量重。这种问答式新闻的优势在于能够很好地再现采访内容,它的实录性、可信性与可读性强。而且,采访对象因人而不同,有各自独特的个性: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温婉细腻,有的粗犷豪迈……采用这种实录的问答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谈话原貌,少有人工穿凿的痕迹。比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1972年对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的专访就采用了问答式的写法,保持了访问的原汁原味,英迪拉·甘地在回答中的停顿、叹词、语气词等口语化的细节都被法拉奇保存了下来,这种天然去雕饰的写法,传递出一种特有的谈话气氛,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当然,这种明显问答式新闻的劣势在于问答的篇幅一般较长,占据了报纸的大量版面。而且,内容的精彩程度取决于记者和被访者之间的互动,如果问答不精彩则会大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此外,这种问答式新闻由于仅限于一问一答,难免显得单薄枯燥。
所以,也有很多记者摆脱了一问一答的简单模式,根据报道需要自由取舍问答的内容,并且采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将采访的情景、过程连缀成篇。这种隐蔽问答式新闻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人物专访和一些事件专访。
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6月14日第六版上的《三次去荷兰 访荷塞新闻大奖获得者王瑶》一文,就采用了这种写法。作者在文中介绍了“荷塞”获奖者王瑶的个人情况以及她的获奖之路,其中穿插了记者和王瑶的问答:
今年2月,第43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又称荷塞),中国新闻社记者王瑶拍摄的有关我国舞蹈演员陈爱莲重返舞台的组照获艺术奖一等奖。一时间,中国的一些媒体铺天盖地地宣传年轻的王瑶,她毕竟是中国在WPP中组照的最高奖获得者。
王瑶的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当她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她拍的照片小学生穿新制服上学,曾获得全国好新闻奖,这之后迷上了摄影。14年前,我采访过她,那时候她还是北京师大附中的高中生,在学校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她给我的印象是恬淡,纯净,勤奋,进取。这次相见,进入而立之年的王瑶成熟了许多,但是依然恬淡平和,不失少女的纯真。
……
“听说你在荷兰时的两次玩笑话后来都变成了事实,是吗?”
“1998年,我第一次访问欧洲,在荷兰临走时,我曾对一位荷塞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荷兰,希望第二次再到荷兰是参加摄影大师班的学习,后来梦想成真了。在大师班学习结束时,我又玩笑说,第三次若能到荷兰希望是领奖。结果很幸运我这次荷塞获奖了。”
“为什么选择《60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这个主题?”
“荷兰大师班暑假作业主题为‘力’,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连续拍摄陈爱莲。”
两年前,60岁的舞蹈家陈爱莲重返舞台,演出中国古典舞剧《红楼梦》,王瑶利用自己的婚假,在陈的舞校住了4天,完成了一组图片故事……
“我觉得你这组片子拍出了一个奋斗着的女人的力量,同时也走进了陈爱莲的心灵。她内心深处似乎有一种孤独感,正是这种孤独感和沧桑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谢谢您对我作品的理解。我的编辑线索是:孤独———奋斗———遇到困难再次孤独———赢得成功。”“‘孤独’二字正是我认识的陈爱莲的精髓。……”
……
这种隐蔽问答式新闻相对于明显问答式新闻,问答的内容隐藏在文章的中间,写作手法比较灵活,它把问答穿插在文章中间,使报道显得丰富、饱满,为记者留下了很大的写作和创新空间,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诚然,这种隐蔽问答式新闻不能全面再现访谈的内容,有可能因为记者的主观原因而导致重要信息的缺失,使读者不能看出整体的问答思路。
还有一种问答式新闻,是多人问答式新闻,也就是多人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如2004年7月2日《人民日报》第七版上的《提问中日关系》,就是一篇多人问答式的新闻:
问题1:在新世纪的国际战略格局里,如何定位中日关系?中日之间有什么共同利益?在推动东亚合作的进程中,是否存在中日争夺主导权的问题?
姜长斌(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原所长):
美国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今年年初来华演讲时称,决定未来世界命运的有三大政治经济中心,即美国、欧盟和东亚,而东亚的核心是中国和日本,关键是要处理好中日的政治关系。他的观点颇得国际舆论的认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以其持续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国际经济,由此可见中日两国对世界格局的重要性。
五百旗头真(神户大学大学院法学系教授):
人们认为,从1955年到1972年的18年间,日本经济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中国经济从1980年起更创造了长达25年的“超奇迹”高速增长。像这样跨越式的剧烈发展在历史上一般都曾伴随着摩擦与战乱。已经富裕并掌握大量先进技术的日本与处于上升阶段的中国之间如果建立起一种并非争斗而是双赢的关系,那么,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的主轴。
李春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副政委)
纵观历史和现实,许多国家间、民族间、宗教间矛盾冲突之所以难以解决,根本原因是各行其是,太着眼自己的利益,太相信各自的能力。同时,也因为国际上缺少调节和制约这些矛盾的力量和机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个家园里自然形成了一条公共关系准则:自己活,也叫别人活,大家一块活才能活得更好!理智的、有远见的各国***,必须学会换位思考,既考虑本国生存发展的利益,也考虑别国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不断寻找新的力量和利益平衡点。从狭隘民族主义和极端国家利己主义出发来思考和行动,必然是当事国自食苦果,世界亦永无宁日。中日间近代曾有过苦难的战争史,但同时也有千年睦邻友好的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谨记这句名言。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只要真正关怀并且稍为全面地考虑中国的未来安全、繁荣和作为强国的崛起,就能懂得日本对中国的重要性以及建立正常的中日政治关系的重要性。这一重要性是由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日本的综合实力决定的,也是由日美军事/外交同盟关系以及日本与台湾岛的某种特殊联系所决定的。
这种多人问答式新闻一般都是围绕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展开的,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因为多人问答式新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允许各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围绕话题展开交锋,有助于拓展思路,拓宽言路,引人思考,也能激发读者思想的火花。
问答式新闻的出现对记者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记者应该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保持一种平等、平和、自信的心态。在问答式新闻中,记者应该和采访对象平等交流、相互切磋,记者以这样的心态投入采访和写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记者要把自己锤炼成一个有思想有观点的记者才能胜任问答式新闻的采写,记者必须具有能够与被访者交流的能力,记者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激起被访者的回答欲望,这样记者在采访时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话题。在一问一答中交锋、碰撞、互补、升华,由此产生其他新闻文体不能产生的冲击力。
问答式新闻对记者的采访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问一答式的采访,好比短兵相接的战场,记者必须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搜集相关材料,酝酿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在采访中还要掌握采访技巧和艺术,争取采访主动权。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着变革,而且人们的观念也遭受着冲击,怎样认识、了解、评价各种思想观念,怎样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成为大众越来越强烈而普遍的精神和心理要求。这样,拓宽人们的思路,启迪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讨论和争鸣的问答式新闻有着更加适宜的社会土壤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