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战起1938的精致长评

战起1938的精致长评

[书评]书评组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不由身仍期许——强烈推荐《战起1938》

所有的梦境都是现实

画水镂冰/文

我还记得高中历史课上提到的二战,没有太多的渲染,入目的是一场场世界闻名的战役以及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中,都敌不过命运的捉弄。无论你是否是一个知道历史方向的穿越者,还是一个坚定地忠于元首的追随者,或只是一个别人生命里的过客,都不过是这场游戏中最最普通的角色。

所以当秦恬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水晶之夜的波兰的时候,那种诧异和不安我完全都能接受。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剧情更让人感叹生不逢时的呢?只是她已经没有选择,跟着犹太人家庭一路逃亡,想去投奔也在异乡的哥哥,孰料他居然一腔热血地回国参军了。于是秦恬只能自己一个人开始了她的打拼——在艾森豪芬酒店打杂。她虽然知道这场战争是非打不可,可依然无法狠心对其他人不管不顾,所以哪怕自己也很害怕,还是跟着其他年轻人一起去救助伤员了。就这样,她遇到了明明可以逮住她直接处死却放过了她的陆军上尉奥古斯丁。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简直一点都不浪漫啊,一个用火柴威胁她出来,另一个躲在油桶里战战兢兢。可当奥古斯丁看到了她的亚洲脸孔就改变了态度,一路送她回家还和她攀谈几句。他到她的宾馆用餐,让她陪他坐坐聊聊,甚至后来明知道她要给聚集地的犹太人送食物还助了一臂之力。就这样她莫名成为了所谓的“奥古斯丁的女人”,也认识了他最好的朋友海因茨,一个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的党卫军军官。她的生活一下子和这些德国军官们联系到了一起,上一秒这些人或许会和她说笑,下一秒就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她的太阳穴。而战争依然如此残酷地继续着,身边总有这样那样的人以各种方式遭到不幸,或许是一句无心的话,或许是为了自由的抵抗。所有这些,都燃烧着我这个看客的心绪。

当奥古斯丁把她送上了开往巴黎的火车时,她终于问出了一个一直觉得疑惑的问题:你知道穿越是什么意思吗? 她等到的,是一声字正腔圆的“秦恬——“和火车驶离站台时的轰鸣。从此以后,我终于知道我不再孤单,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和我一样不属于这里,不属于这个时刻的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从此以后,我们无法再放下彼此,因为你是我的同胞、我的朋友、我的灵魂、我最向往的所在。

战争让女人走开

而正是这最后的告别,使秦恬开始了她更无奈的法国之行。法国人厌恶德国人,当然没有人会对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有好脸色,所以殃及了秦恬这一尾池鱼,她被迫下车接受审查,更是呆在了传说中的马奇诺防线上。为了去巴黎,她扮起嬷嬷和许多人一起踏上旅程,她躲过轰炸机,救过法国大兵,被德国军官盘问过中国女人对婚姻的忠诚问题,被好心的爷爷奶奶收留过,就在以为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海因茨。他给她枪,让她以自保,事实证明如果不是这把枪,她只怕早就被强-暴了。幸好最后总算是回到了巴黎的家,有关怀备至的父母,当然也有来到巴黎专程找她的奥古斯丁。

老乡见老乡,奥古斯丁给了她一个长达半小时的拥抱。语言怎么能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呢,爱情也不是他们心里的话,只有无声的静谧好像才能用来匹配他们的感觉,沉默才是这时的音乐。

……

当父母收留下那个犹太男孩时,秦恬的第一反应是让他离开。原来她已经变得这样冷漠了吗,战争抹掉的除了她的良性,也磨掉了她的人性么?父亲说,他要开始给她上课了,第一课便是仁义。她都明白,她自问也做不到赶这个孩子出门,只是他们面对的是生与死的考验,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的一双父母。为了这个孩子,她冒着生命危险带她去清真寺,也是因为这个孩子,海因茨差点拔枪杀了她,是奥古斯丁为她解了围。世事无奈,人情如霜。

凯泽尔,曾经在旅途中和她闲聊的德国军官,代替奥古斯丁和海因茨为她买了生日礼物,而且还是她上辈子的生日,正好提供了她上护士课程所需要的一切。可是这个看起来阳光又健谈的大男生,只要一提起和他们一起长大却死在波兰战场上的好兄弟时却完全变了一个人,天使和魔鬼好像就像是他的两面,而那个禁忌的名字则成为了开启这种变换的钥匙。战争究竟是对是错,平凡的人都无从分辨,他们以为自己是坚定的,以为自己是看清的,然而转眼之间天翻地覆,所有的执着都显得荒谬和可笑,唯有逝去的生命早已无法追回。

她没想到奥古斯丁回来的时候会伤得那么重,她为他送饭照顾他,也碰到了当时带走了那个法国大兵的军官。军官不知道的是,那个俘虏没有被送进俘虏营而是和其他人一样被枪决了,可他觉得这也是理所当然的。秦恬没有一刻比现在更觉得奥古斯丁是真的投错胎了,他们是两个阵地的人,虽然他们的灵魂都来自遥远的同一个国度,然而他们无从选择过去只能接受现实。他们逃不过的,不是这场战争而是这个时代。有什么比这一认知更叫人心凉的?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是只求安乐,还是图一个看不到的未来?奥古斯丁说得很明白,和她在一起,让前世的自己感到轻松而放心;但这场民族的灾难,没有人可以躲过。作为军人不可以,作为德国人不可以,作为一个男人更不可以。

连一开始保证安全的法国也开始圈禁犹太人,哪怕医院里把人藏起来也不行,偌大的赛车场里唯有孩子们依然笑声肆意,也只有无知才有无辜的天真。而东线的大战愈演愈烈,海因茨走了,奥古斯丁也要走了。临走时他忐忑地求婚,而秦恬却答应了,只要他活着等战争结束他们就结婚。为了不给父母增加麻烦,她也随着红十字会一路远行。她见到了传说中的集中营,她把娃娃递给了铁丝网那边的小手,也见到了清澈而明亮的一双眸子。大人们究竟在做什么,连一个这样的孩子都必须面对如此难以置信的命运?凯泽尔在营地为了救她而受重伤,生死未卜,一场毫不意外屠杀复仇在这般冷酷的气氛里展开。

而我只愿你活下去

当秦恬真正来到战场,她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那些或许在救护车上还有一息尚存的战士们被抬下车的时候往往已经死去,那些断了右腿的却紧紧捂住自己的左腿不愿放手,那些连内脏都受到巨创的却必须在养好伤之后回到前线。

残酷么?这就是战争,子弹不长眼睛,你唯有祈祷上帝真主摩西佛祖保佑。你不知道自己到底会到哪里接受命运的审判,好比失去了联络的奥古斯丁其实是被派到了西线而非秦恬一直以为的苏联。跟着海因茨在生死之间躲躲藏藏,他们终于还是没有了退路。而海因茨却让她俘虏了他选择了投降。那段因为炸弹轰鸣而是失聪的时间,秦恬压根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唯有反复告诉他要活下去。活下去才能找到他和奥古斯丁,活下去才有希望。

她不知道,海因茨跟她说的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心里没有什么比活下去更多的期待和祝福了。这个一向看起来意气风发的男人愣住了,他的吻和他的人一样带着霸道,混合着沙石的粗粝,也让秦恬失去了动作。

而迟迟没有收到秦恬消息的奥古斯丁把一封求婚信寄到了她的父母手中,只愿他们能允许秦恬等他到1947年。

重逢却一直没来,直到一个冬日花园里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才证明所见所谓不是幻觉。奥古斯丁回来了,她等到他了,只剩下海因茨了。他是最后一批被释放的俘虏,早被折磨得不成模样,甚至失去了一个眼睛。但是他回来了,所有人都活下来了。

这就是胜利。

我之荣誉即忠诚

这本书,是近来少见的非常大气的文。中心不是爱情,不是友谊,不是亲情,而是战争。

战争,当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后的产物。自古有之,可其实却很少有对错之分。希特勒是错的,可是那些德国士兵呢?他们忠于的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的元首,是他们心里的正义。这本书里的每个德国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迷惘也会质疑,也会害怕也会犹豫,可是不曾后退。哪怕战死,哪怕自杀,也不会投降。

那些受到伤害的人们呢?犹太人有错吗?波兰人有错吗?法国人呢?苏联人呢?那些农民甚至会为德国士兵提供食宿,他们连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都不明白,他们何其无辜?

当一切变得面目全非,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蝼蚁罢了。能活下去,带着人性中没有泯灭的善良,那就已经足够。

我们所看的,不过是两个现代人在这场大浪淘沙里的挣扎而已。秦恬是真实的,她会害怕,她会犹豫。奥古斯丁也是真实的,他挣扎,他反抗。海因茨是迷途的青年,而秦恬的哥哥却选择了回国抗日。

历史这面魔镜,让我们重新体会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曾经。

愿逝者安息、和平长存!

(来源txt论坛)

你我相逢在这个风云迭起的时代

——评《战起1938》

ilovec/文

第一次看疯丢子的文,第一次看二战题材的文,虽然一开始有点小吐槽,适应不良什么的,但是到如今已经是欲罢不能,昨晚一鼓作气看到两点好不容易悬崖勒马,今日斗胆请允许我以粗陋的笔法来叙论这篇惊艳的战争故事。

秦恬在标志着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水晶之夜”醒来,蛮横粗暴的反犹人士袭击了她所寄宿的这家平凡的犹太人家庭,莉娜父亲下落不明,其母殚精竭虑,秦恬本人凭借着薄弱的历史知识一筹莫展。不久,一封夹带着厚厚一沓纸币的家信寄到了秦恬手中,告诉她,她的哥哥秦九在华沙等她。

华沙,坐落在维斯瓦河西岸的波兰首都,也是本文女主的第一站。

于是,从1938年起,我们便跟随着这个从21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国女孩子见证了这场席卷了61个国家,横跨三大洲四大洋,二十亿人民深陷其中的世界大战。

几经周折来到华沙,迎接秦恬的是哥哥毅然奔赴中国战场的留书,他们的父亲是海外华工,他们是无根之人,他们生于法兰西,长于法兰西,却从没有忘过他们的华夏古国,他们身上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日日夜夜,他们的父亲老泪纵横,思乡的情怀泛滥成灾,故乡的稻田,果林,哪怕是一寸泥土都那么值得人回味留念。

而这一切居然正在被日军蹂躏在铁蹄之下,残虐狂暴的行径令人发指,侵我国土,杀我人民,山河破碎,流血漂橹,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商盛举,海外华裔亦是义不容辞,秦九一腔热血赤胆忠心,与志同道合之辈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归国的航班。

这就是每一个国民的血性,是根深蒂固在血脉深处的逆鳞。这是不分贵贱,不论国籍的本能。 这也是我们这些在和平年代娇生惯养的九零后无法理解的血与泪,信念与执着,沸腾的血液与激荡的情怀。

国难当前,全民皆兵。

哪怕是钢铁洪流,铁甲巨炮,也挡不住前赴后继的英烈,不死不休,不战不屈,纵使固若金汤的防线堡垒挡不住势若破竹的法西斯,也要用血肉之躯筑起万里长城,保家卫国。

没有不变的政权只有不变的人民。

在失去了政(蟹)府庇佑的华沙,教授学生们挺身而出,展开最后绝望的一战。那场巷战的结果不言而喻,训练有素火力完备的德军轻而易举地俘虏了他们。广场中央,响声不绝,一排又一排鲜活的面孔被永远地定格。一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渺小,一个人的声音是那样的卑微细弱,但是,万民齐唱,那和着枪声的波兰国歌又该是怎样的震耳欲聋?

那一刻,不管是残垣断壁还是金碧辉煌都是黯然失色,苍白的土地上,唯一闪耀着的是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不卑不亢的灵魂。

侵略与保卫,是贯穿战争的主旋律,只是历史的主角更迭不断。

当德军取道阿登山,舍近求远,让法国引以为傲的马其诺防线成了笑话时,明知大势已去,那些年轻的士兵仍然受命奔赴前线,不仅是军令如山,他们何尝没有一丝侥幸,自己的家园,国土,就是自己尊严价值的所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战火绵延至东线,德军上百万军力投入苏方战场,战机枪炮,如此强大的军备战力,所向披靡的闪击战,在此一败涂地!他们始料未及,自己不屑一顾的人肉战术,苏军可笑的机枪步兵,面对着德军的重型机甲,明明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但是他们又是那么的英勇无畏,野蛮的打法让德军疲于应付。

斯大林格勒战之后,德军败势凸显,全民征兵,不过八千万人民,就有一千六百万上了战场,他们誓死捍卫德意志的伟大与正义,矢志不渝。就如同凯泽尔,他是显而易见的厌战者,却在负伤刚刚痊愈即刻奔赴东线,哪怕那是一条绝路,那是死地,他也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军人的尊严,无论对错,只是立场,只是信仰。

战争年代总会出现一个精神领袖,而其追随者的狂热也是我们这个言论自由的开放社会里的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人和人的思想有殊途同归,有大相径庭,但总归是有着个人的想法,究竟是怎样的境况可以把千万人的思想统一在一人的统御之下?

曾有人说,弱者总是依附着强者才可生存。

想来还是颇有道理,长期的压抑彷徨,物资的极度匮乏,世界环境的恶劣冰冷,一战以后,凡尔赛条约如同德国的枷锁,大萧条,破败衰落,民不聊生,连容克贵族都食不果腹,这于骄傲的日耳曼民族是何其的困窘耻辱。

如同被去了利爪锁在一隅奄奄一息的猛兽。

然后,时代的代言人出现了,阿道夫希特勒,他无视条约的束缚,大力发展国力,推动国家建设——兴建工厂,研制武器,创新产品,让人民衣食无忧。在满足了人民物质基本需求的同时,他那充满正义激情的演说,燃烧着国人的灵魂,指名了未来的方向,构建了仿若乌托邦一般完美的理想政权,他给予了德国人民最强大的精神依靠,他是那个时期德国至高无上的权威。

于是,他振臂一呼,举国响应,他的言行已经在国民心中演化成了正义的代名词。

这就是无可匹敌的人格魅力。

曾经的罗桐避无可避,虽然一再戒备,却也差点迷失自我。

而海因茨就是彻底的迷失者,他全心全意地信奉元首,丝毫不苟地令行禁止,这个偏执,疯狂的美丽青年,牺牲在了希特勒的私欲野心之下,他有着军人的自律刚正,有着日耳曼民族的骄傲自负,有着热血青年为国为民的舍身觉悟。他震怒于日本惨绝人寰的杀虐,但是他对自己的冷酷残忍,泯灭良知居然毫无知觉,他毫无缘由地迫害着那些无辜的犹太人,作为后世人人唾弃的党卫军。

犹太人集中营,纳粹,种族清洗,这是二战最鲜明的标志,最残酷的烙印。

希特勒一人发起的对整个种族的赶尽杀绝。

秦恬一路行来,莉娜家破人亡,边境围追堵截,到了波兰,雪上加霜,党卫军大肆抓捕,集中营初具模型,与战俘营一般,成为了人道主义的灰色地带。从壮年男性,到老弱妇孺,无一幸免。数十万人蜷缩在仅能容纳十之一二的范围内,没有人在意他们的生死,没有人理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私藏犹太人,更有连带罪责,铁腕政策之下,是对人心冷暖最严峻的考验。

勇者,不仅是那些征战沙场的战士,还有尽己所能庇佑弱者的平民。

艾森豪芬的经理递上厚厚一沓钱币笑得谄媚,却只为了能挽救几个无辜的少年;秦恬冒死赶在宵禁前,隔着铜墙铁壁投入救命的食粮;巴黎红十字医院的特殊护士们对藏在地下的犹太人行踪缄默不语,秦恬甚至被拳脚相加也不曾透露只字片语……

纳粹疯狂极端的行径让所到之处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直到很久以后,杳无音讯的莉娜在信中告诉秦恬,她的滔天恨意,她眼睁睁地看着每天不断消失的生命,几百个日日夜夜的折磨,她一无所有了,她的亲朋好友,她忍无可忍,拿起了手边的枪,哪怕是犯下杀孽下了地狱也在所不惜,她只希望唯一留下的秦恬能在以后指着这片土地告诉别人,在这里,她曾战斗过,还有她深爱着在天堂的父母。

这也是一种讯号。

重重压迫之下的绝地反击。

此时已是战争后期,反法西斯的号角已经吹响,横贯长空,胜利在望。

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冰冷血腥的现实和缠绵悱恻的爱情带给了我们更强的感官刺激,愈是绝望黑暗,愈是精彩纷呈。

在最不可能的地方诞生出最不可能的羁绊,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天真。

所以,作者说,这不是寻死觅活的战地爱情小说。

我深以为然。

女主秦恬,她既倒霉又幸运,身为法国人免去战胜国的压榨,与德国人交好也在战争前期免去殃及池鱼,但是巴黎邻居对她不齿鄙夷,德国女护士对她心生怨恨。她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也馈赠了很多人。她是个中规中矩的穿越者,普通的二十一世纪独立女性,自私却善良,坚强但弱小,善于自嘲,小幽默。

作者塑造了一个很合格的引导者,让我们得以客观地以她的视角来经历所见所闻,去体会所想所感。

原本我是不喜欢多个穿越者,特别是两个穿越者最终走到一起,毕竟吸引我的时空沟壑带来的矛盾微妙感,只有男主是例外,因为两个迥异的人格完美地造就了他。

男主奥古斯汀,中国的野战军军官罗桐,也是从大萧条时期跟随着德国一路行来的容克贵族,德军陆军上尉奥古斯汀.冯.卡尔曼。多么奇妙,灵魂是遥远的东方华夏民族子孙,还是二十一世纪的,身体是十九世纪的欧洲的日耳曼贵族,东方人的谦逊儒雅,西方人的骄傲荣耀,集于一身。

他无疑是痛苦的,灵魂里的仁义道德,现实里的满手血腥,他无法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也知道这一世的所有是德国的赠予。战争杀戮逼迫他到达人性的底线,徘徊在崩溃的边缘,他迷失在历史,人格和现实的交锋中。

其实,救赎这个说法很俗,但毋庸置疑,秦恬就是奥古斯汀的救赎。

她是中国人,让他透过她能望见午夜梦回中祖国的剪影。

她是穿越者,两个孤独的异世灵魂相偎相依,他们***享着历史的秘密,见证着历史的足迹,这是谁都无法述之于口的魔咒。

就如同奥古斯汀所说,秦恬完善了他两个人格。

从此,两人不再惶恐无依,没有比这更坚固的羁绊。

只是,秦恬有幸游走在历史的边缘,而奥古斯汀却已泥足深陷。

既定的结局,永恒的过去,奥古斯汀被历史打败了,但是,他问心无愧,无论是作为罗桐,还是奥古斯汀,他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完成了使命——他为德国而战,鞠躬尽瘁,更为祖国犯下的过错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他是最理想的穿越者,既是历史的旁观者,也是恪尽职守的参与者。

PS:此文HE……吧。无论是战争故事爱好者,还是战地言情爱好者,都或可一观~~~~

评论员ilovec推荐

(来源派派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