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看过余华先生这本《活着》,可由于太悲剧,我曾一度不愿再碰第二次。
说起来,最近第二次、第三次读这本书,是因为家里出了些事,也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觉得命运是如此的不公,为何要将这种“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乔段”,发生在我身上?纵然我在心里默默祈祷:我愿减寿20年,换取一个好的结果!可最终还是没能感动上天。当知道结果时,我瞬间感觉天塌了……
人在失意时,总是想从其他地方获得安慰。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活着》,想从书中寻找些能让自己早日从痛苦中走出来的心灵抚慰。
有些书要有一定的经历和阅历后,才能读懂,才能产生共鸣,这本《活着》就是如此。豆瓣上对这本书有这样的评价:
确实,不同的人、 不同的经历,看这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同一个人,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体会。
在我这个年龄,看这本书,如果让我评价,我确实不能像一个饱尝人间冷暖的老人一样,给出“很好”这么平静的评价。
同时,我也不想将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悲悯那个年代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辈人的悲剧 。因为,即使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当下,平凡的我们依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遇到很多感觉过不去的坎……也会有绝望,会有感觉过不下去的时候。
所以,我更愿意去单纯的分析和领悟,余华先生在书的前言里说的那句: 这篇 《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它是一种“再难,也要活下去”的淡然,也是一种敬畏生命的态度。
作为平凡人,活着总需要一些理由,需要一些盼头,需要一些精神寄托。
福贵也一样,也不一样。他的一生,就像他唱的那样: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少年时期的福贵,他活着就是为了继承家业、延续香火,靠着祖上留下的家业,过着风光、衣食无忧的生活。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活着为啥。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有气无力,每天早晨醒来犯愁的就是这一天该怎么打发!”他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可这终究只是一阵子,他败光了所有家产后,便越过越落魄。
中年时的福贵,历经种种磨难,先是父亲被气死,他在为病倒的母亲买药的途中被国军抓了壮丁,目睹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却一直想要活着。
而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是对母亲和妻儿的牵挂,是经历了死亡之后对生命的珍惜。这一点,从家珍后来病倒而怕连累家人想不开时,福贵开导她的一番话中可以看出,“按理说我是早就该死了,打仗时死了那么多人,偏偏我没死,就是天天在心里念叨着要活着回来见你们,你就舍得扔下我们?”
他靠着这股意念活着回到家乡,却发现母亲早已故去,妻子家珍独自抚养着年幼的儿女,日子艰难的过着。可怜的女儿凤霞因一次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儿子根本就不认识他。此时的福贵,活着,是要承担起照顾妻子,养育儿女的责任。
然而,每当生活有点起色时,悲剧就再次发生。先是儿子有庆被活活的抽血抽死。女儿凤霞找到了二喜这个好丈夫,本以为会苦尽甘来,却不料因难产而死,接着家珍去逝,女婿二喜在工地干活被水泥板夹死。此时的福贵,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硬撑着活着,是外孙苦根给他活下去的希望。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
可生活竟是如此的残酷,如此薄待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可怜的苦根因吃豆子撑死后,福贵在这世上便再无牵挂。
老年时的福贵,本没了活下去的希望,可他依然活着,像个和尚一样的活着:平平淡淡,了无牵挂,日复一日的毫无变化。他说,“ 我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 ”
余华先生说:
可见,这种活着的真谛,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的。
而这也正是福贵经历过各种苦难,当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慢慢看淡了一切后,所领悟到的: 活着对他来说,已不需要理由,他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即使活得无趣,活得孤独。
“活着”二字虽然简单,却蕴涵着生活的艰辛,蕴涵着对苦难的忍受。活着,就是要去忍受命运带给我们的所有不可抗拒,哪怕幸福也好,苦难也罢,风光也好,平庸也罢……即使再难以接受的现实,也要学着去接受,去忍受 。
而我,虽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却也经历过痛苦,也有过伤心欲绝的时候。 我不想骗自己说,痛苦总会过去, 以后会越来越好。因为,未来的命运如何,无从知晓。而我 希望自己像《活着 》这本书传达的那样 : 再难,也要乐观的活下去!敬畏生命,活在当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每每读完此书,眼前都会浮现这样一幅画面: 日落黄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在田间劳作,身边陪伴他的只有一头牛 ……
然而,这画面虽然孤独,却不失温暖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