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一直怀疑我得了一种新型肺炎。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三通过发烧37.3,胸闷憋气等症状验证。我很着急,也很担心,害怕如果不幸真的被感染了,会传染给年幼的孩子和年长的婆婆。
所以,那几天即使在家,我也戴着口罩,让孩子不要靠近我。但是我很清楚,我没有流行病学史(没去过湖北疫区,也没接触过湖北疫区的人)。同时我也很注意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从21日下午开始,我出门总是戴口罩,出门勤洗手,所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率很小。但是为什么我还是会有如此强烈的自我怀疑?
我相信和我一样的人不在少数,否则也不会有患者挤入医院,严重挤占新型冠状动脉肺炎重症患者医疗资源,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以及后来呼吁互联网医院会诊,轻度患者在家自我隔离的新闻报道。
我一个没有流行病学史的人,还能有这么严重的怀疑。确实有流行病学史的,在解除医学观察前,会有更严重的怀疑。本文旨在通过自我案例分析,客观、科学地解除非常时期个人疑病焦虑,重获身心轻松。
1.个人疑病经历过程记录
20日晚,钟南山院士公开证实,新型冠状病毒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呼吁大家出门要勤洗手,戴口罩。
21号一大早,上班前,我挨个去了居民楼下的所有药店,问有没有口罩卖。结果口罩都卖完了,我也买不到了。我有点焦虑。
22号晚饭时间,我姐给我打电话,说我大哥住院了。一开始我以为大哥又受伤住院了,比如打架。仔细听了,才知道是在县医院隔离治疗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幸好是虚惊一场。我大哥当晚确诊甲型流感,第二天就出院了。
23日晚,武汉宣布封城,湖北多个城市紧随其后。
24号在家吃了好几天热腾腾的零食坚果,口腔溃疡。大年三十中午,感觉胸口闷闷的。我拿了个体温计测了一下37.3。第一次出现发热、胸闷、憋气等症状,开始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25日和26日,我刻意减少热零食和坚果的摄入,在家多喝水,不熬夜刷手机,保证充足的睡眠。白天放下手机,试着给孩子的绘本编辑音频自制阅读包(跟随后可以用笔点击的网络工具)。不适症状很快消失了。
27日,大年初三,新闻开始报道存在无症状的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第二次发烧,胸闷,憋气等症状。我的体温是37.2,我再次怀疑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到了晚上,儿子严重上火,嘴里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大泡泡。当时还不到晚上8点,他想带儿子去社康中心。结果,两个社会保健中心被关闭。于是决定去宝安中心医院,不远。到了医院,医生给大家量了体温,问有没有流行病学史,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把他们引到儿科急诊。
直到这次去医院量了体温,我才渐渐放心,确信自己一定不是新型冠状动脉肺炎,不应该总是疑神疑鬼,焦虑不安。这不仅增加了我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也增加了医院医务人员的检测和调查负担。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有了分享和分析解释自己可疑经历的想法。
2.疑病症成因的分析与解释
我毕业了
死刑犯以为自己的血在不停地往外滴,没多久就在这种巨大的恐惧中死去,但实际上他一滴血也没流。
他的身体是被吓死的还是失血过多而死的?对他的身体检查后发现,他身体的所有反应都和大量失血的症状一样!
也就是说,他的意识认为自己在流血,进而导致身体反映失血过多。这个实验揭示了心态影响生理,内心的恐惧是一个人最大的敌人。
罗森塔尔效应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够戏剧性地得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个实验。他们选取了一至六年级的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试”。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希望的人”名单交给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实际上,罗森塔尔说了一个“权威的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选择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重新检查了那18个班级的学生。结果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同学都进步很大,而且活泼开朗,自信,求知欲强,更愿意与人打交道。
事实上,罗森塔尔的“权威谎言”起了作用。这个谎言给了老师一个暗示,影响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通过自己的情绪、语言、行为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传递给了学生,让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超常的进步。
安慰剂效应
又称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替代效应,是指患者“期望”或“相信”治疗会有效,患者的症状会得到缓解的现象。这种缓解并不是服用的药物造成的,而是基于患者对康复的心理预期。使用安慰剂时容易产生相应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类人的人格特征有:善于交际、依赖、容易被暗示、缺乏自信、关注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疑病倾向和神经质等。都是心理暗示对行为的影响。于是我试着做自我分析,寻找自己疑病惧冠的现实原因:
首先,自知之明,我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敏感且自我暗示的人,尤其是结婚生子之后。比如我生完孩子后一度怀疑自己子宫脱垂,直到医生确认我没事,我一直怀疑宝宝髋关节脱臼。我会一直关注孩子的腿部线条是否对称。孩子每次体检,医生都要重视。直到孩子学会走、跑、跳,我才会完全放心。因为工作压力大,我曾经有过胸痛的身体反应,很怕胸痛,很怕猝死。去医院挂了胸痛,急诊科拍了胸片,确认没事,才渐渐好起来。
所以疫情爆发以来,每天更新的新闻事件,身边的突发事件,都给了我很大的暗示。这体现在武汉市封城,大哥疑似住院等事件中,让我感觉疫情越来越严重。所以除夕中午第一次出现37.3的发烧,胸闷,憋气等症状。但是初三存在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的报道让我担心春节出去几次会不会被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感染,于是又发生了第二次。
发烧、胸闷、严重不适这两天,我就是没有好好休息,熬夜刷剧,同时吃了很多热零食坚果,导致口腔溃疡,口腔发炎,导致发烧。我猜这也是发烧的真正原因。后来,我去睡觉和休息,喝了大量的水,我的症状
确保你是一个易受影响的人。
你可以和我一样,想想自己过去有没有什么受暗示的现实例子。如果你确认自己是一个易受暗示的人,当你出现发热、胸闷、不适,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时,明确告诉自己这是自我暗示的结果,你没有被感染。然后反思自己在饮食和睡眠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及时改善,快速消除不舒服的症状。逐渐巩固这种我没有被感染,我很健康的想法。慢慢的,疑病症的焦虑感就会大大降低。
改变注意力的焦点
没必要一直刷新新闻,尤其是发现新闻对自己有影响的时候。不会刷的话,及时停止做别的,刷一部制作精良、收视率高的电视剧。
网上搞笑的笑话图片,比如:终于到了第五天,我可以躺在家里无所事事的为社会做贡献了。天气多云。我在床上失控15次,心跳2681次,眨眼588次。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哪个沙雕会吃蝙蝠?他想飞吗?
其实等待也是转移焦点的一种方式。重心一转移,人一忙起来,自然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担心生病了。
保持客观理性。
病毒不会无缘无故从湖北飘来传染给你,但必须有一个载体来实现传染。所以,如果不与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基本上不会被感染。即使被感染,身体免疫力好的人也能自愈,给自己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自己是健康的。
感觉压力大的时候,及时和家人朋友倾诉。
缓解那些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心理暗示,获得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网络公益心理平台也可以提供专业的方法和知识,缓解释放压力情绪。适当的关注和应用可以缓解焦虑,恢复内心的平静。
附2张网友无聊解压图。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