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谈“90后”与社会责任感的问题,笔者认为言之尚早了,今年是2008年,刚好是“90后”第一批跨入18岁成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90后”只有少数一部分入读大学,而其余更多的则是只是就读高中、初中。
近期有些媒体或一些机构调查在评论“90后”时都是用自私、无社会责任感等字眼来评价,对一个尚未成人(或即将跨入成人)的群体来说,我们谈其社会责任感是否太早呢?是否是一种“无理”的苛求?在“90后”现在所处的阶段,他们绝大部分都在学校读书、求学,为将来走出社会正接受各种知识、技能、素质的培养,他们还未走向社会。本身他们在求学的阶段中,心智还未成熟,许多事情还未能分辨是非,作为学校、社会,我们应正确引导他们、教育培养他们,而不应该对尚未走出社会的学生感慨其无社会责任感,这是欠妥的。学校应引导他们去实践这个“责任感”。现在就讲“90后”无社会责任感,言之过早!
在这里也探讨一下对“90后”所要求的社会责任感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是社会生存的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标准是一样的,还是不同年龄阶段它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呢?那这个标准如果有确定的话,是否有进行广泛的教育和传播呢?……等等一系列问题,社会责任感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而这种伦理关怀和义务的前提必须是社会大众所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同时这种共同价值观必须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着的,我们不能以60年代的“社会价值”标准去要求“70后”的人去“绝对”跟随,同样我们也不能以80年代的“社会价值”标准去确立“90后”的也套用这个标准。90年代出生的他们还在读书,没有半点经济来源,本身还处在被抚养、被教育阶段,他们怎样去承当社会责任?
个别媒体或机构总是以偏概全,哗众取宠,以本能为反应去苛求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观、去衡量每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欠妥的。
在2008年,中国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奇迹的出现,我们看到了一个勇猛的“生力军”,那就是“80后”,他们用行动去证明了属于他们这个年代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他们已走出学校,进入社会了,在接受学校、社会的培养、历练中,他们已具备了承担社会的责任。如果你还记忆犹新的话,你应该还记得在数年前的某些阶段也总有个别的媒体和有关机构向“80后”套以“无社会责任感”的帽子。今天对“80后”用时间去证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对于“90后”呢?我们是否也同样需要给予他们成长、进步的空间和时间。在这其中,跟随“90后”的成长,向他们教育和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现在不能以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目标、要求,来套在90年代正在读书、求学,还未走向社会的群体;我们不能用条条框框“死”的制度去强加到他们身上,我们不能再用“形式化”、“教条化”的价值去取向。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整体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不能仅仅要求“90后”快速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教育和传播处在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应具备的素质、价值观、责任感。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去参与和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