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其统治阶级对内不进行土地的集约利用,向工商业开拓,扩大就业,满足民众的商品需求,并扶植新鲜血液。对外则漠视边疆和海外局势,没有及时抢占优质的海外资源,最终导致边疆势力坐大,反推中原。
现有的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不能说不对,但往往视角过于静态,没有从”解决问题找出路“的角度去思考,因此其反思的”经验教训“很难直接指导一个国家如何改变。
托勒密体系
好比天文学里的”托勒密体系“。这种体系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却只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描述,而未能深挖其背后的动力和本质。因此同样是一种静态视角。人们研究托勒密体系一千年,天文学也未获得大突破。
明初的修养生息
为了恢复宋元留下的烂摊子,朱元璋一开始选择了修养生息的政策,这个方向是对的。但后世却止步于此,造成了明朝税收和财政体系的混乱。
明朝的改革需要什么
外向的战略
而重建税收体系,不是个单纯的内政问题。需要配合外向的战略,配合上新的不断涌现的推进团体。同时期的西欧,其税收体系和议会体制,本身就离不开战争的催化和孕育,这背后又是各国的扩张型战略的相互碰撞和国内各团体的反复博弈。
边缘推动改革
内政改革本身是个很复杂的事。需要威望,需要试点,需要摸索。而传统的中心区域,盘根错节,不太好推动改革,因此需要在边缘推动。而边缘推动,势必要在边疆建立稳固的,可以持续外推的根据地。
南北朝的经验
典型的南北朝改革过程,包括府兵制在内的重要改革,也是在关陇地区,即靠近吐谷浑,突厥,柔然和梁陈的交界区域进行探索和构建的。而对于明朝来说,东北,东南亚,西南,其实都可以建立根据地外推。但明朝一个都没有做到,因此同时造成了边疆失控,和国内无力改革的局面。
边疆收缩的影响
一个关键的信号,就是俺答在嘉靖时期渗透河套,开始招募汉人农民去耕种。这件事本身就透露出明朝对河套和西北地区的管辖开始失控。在张居正戚继光去世以后,明朝朝廷就更难去经营西北了,遑论兼顾西北,东北的局势和江南的经济。
因此,李自成起义的种子,早在100年前,明廷从河套退出的时候就已埋下。而女真崛起的时间,恰恰和明廷从辽东收缩的过程是同步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还与英国开发北美和西班牙占领拉美菲律宾的时间同步。
历史的轨迹和车轮,早已在16世纪初期划过。百年之后的变化,已经埋下了最深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