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电影的形式主义

电影的形式主义

电影的形式主义理论曾在两个历史时期风行一时。第一次发生在1920到1935年间,学者们发现电影(尤其是无声电影)不仅是重要的社会学现象,还是一种崭新有力的艺术形式;第二波热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仍在持续发展中,它受益于日益增长的电影学术热潮。

电影的形式主义关注构图、摄影、灯光、剪辑、音响、色彩和表演等的艺术处理方法,强调电影的“非自然”层面。形式主义过于集中在电影的技巧层面,建立视觉语言的语法,注重电影语言的可视性,而过多关注形式主义则会限制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电影本身的形式,偏向技术导向。

俄国形式主义运动(1918-1930)恰好是电影形式主义理论的黄金时段,为它提供了深厚的哲学背景,发展出一套关于人类行为的理论,认为实践、理论、象征和审美是人类行为的四类功能。奉行形式主义的电影理论家认为,电影如果完全被用来重现现实,那么它就只起到象征作用,要使电影具有审美的作用,就必须使用特殊的方式(非自然的技巧)来处理现实。

形式主义者倾向于那些使用花哨技巧的作品,认为它们比那些不着痕迹的作品更有艺术价值。整体来说,形式主义还是更像某种特定艺术风格的理论,而非适应与评判所有艺术风格的哲学体系。现在,让我们看看形式主义阵营中最有趣也有价值的几位理论家和他们的观点。

于果·明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

1916年,于果·明斯特伯格撰写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他在电影美学和心理学两部分取得了非凡成就,后人尊他为现代心理学始祖,而他在哲学方面的成绩更加引人注目。

于果·明斯特伯格将电影史分为由技术发展决定的“外部”和社会应用方式演变的“内部”两个阶段,媒介技术提供躯体,社会赋予生命并令其实现某些实际活动;技术实现影像,心理需求则推动其在信息、教育和娱乐的作用。电影从一开始的杂耍视觉装置、到发展为提供教育和信息的工具,最后通过叙事的方式作用到人类心智。于果·明斯特伯格认为,只有当电影进行叙事,它的艺术奇迹才出现,因此电影是心智的艺术,他把它的所有特性理解为心理作用。

心智不仅能组织运动,还能通过注意力组织事件,因此电影不仅是运动的记录,还是一种有条理地记录心智如何创造事件的过程。 注意力对简单的感觉和运动的组织,正如同构图、拍摄角度和焦距的记录 。

记忆和想象力 是更高层次的心理工作方式,与“注意力”仅创造事件相比,记忆和想象力产生意义、冲突和个人乐趣。于果·明斯特伯格认为 电影的各种剪辑方式对应了高阶的心理功能,它们赋予表演和摄影机运动戏剧性的意义和结构 。

情感是心智活动的最高层次,与情感相对应的是故事,它是电影这种叙事艺术里最有价值的部分,也主导了电影其它层次的进程。因此 于果·明斯特伯格提出了电影的素材譬喻——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 。

不同的拍摄角度、构图、画面大小和灯光等引起人们的选择性注意,大脑对这些连续图片进行处理从而产生运动幻象;剪辑通过压缩或拓展时间,创造节奏、闪回或梦境,形成观众的记忆或想象。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创造情感,是心理而非外部世界的媒介,它的根基是主体的心理世界。

鲁道夫·爱因汉姆(Rudolf Arnheim)

与于果·明斯特伯格的理论本质几乎相同、却产生更广泛影响的鲁道夫·爱因汉姆在1932年出版的《电影作为艺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他来自 格式塔心理学派 (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之和),认为只有电影的艺术形式(而非它所摄录的事物)才在他的讨论范围之内。

鲁道夫·爱因汉姆认为电影不是表达现实的媒介,它不是对外界事物(比如声音、姿势等)的自觉运用,而是对我们呈现世界的方法的自觉运用。电影艺术是再现和变形之间张力的产物,它的美学基础不是世界已经呈现出的事物,而是对呈现世界的事物或方法的美学运用。因此,鲁道夫·爱因汉姆认为我们 应当抑制写实的电影技术,而选择艺术性的表达方法 。

自然的知觉每被限制一份,潜在的审美知觉就增加一分 ,鲁道夫·爱因汉姆将电影具备的与自然知觉无关的性质——升格降格、淡入淡出、溶解、叠印、定格、倒排、变焦和滤镜引起的变形赋予了审美知觉。艺术过程对他来说,就是 知觉活动 的典范,艺术家恰当处理外部世界的刺激,然后在两者的力量达到均衡的时刻,成功表达自己与外部世界的状态。

艺术家从外部世界获得原始刺激,将其看成物体和事件,然后将这些事物投射到一个想象的形式上面,再返还给外部世界。外部世界随之发生反应,迫使艺术家修饰其形式,直到艺术家与外部世界都感到满意为止。如此一来,艺术既表达了艺术家,也表达了外部世界。

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谢尔盖·爱森斯坦对电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复杂。他在电影创作中非常强调“震撼力”,强调电影的素材是“吸引力”,认为通过对吸引力结构的精确计算,电影创作者可以决定观众的心理进程。谢尔盖·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态度经历了很多戏剧性的转变,从联想派的立场转到发展心理学,他有时把电影看作机器,有时又看成有机体,有时把电影形容为有力的修辞说服工具,有时却说成是了解宇宙的神秘方法。

谢尔盖·爱森斯坦认为,电影应将现实分解成不同素材(这一过程可称为“中和化”)然后运用它们创造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表意,欣赏一场电影所受的震撼绝不应只来自故事本身,而是每个场景中的每个元素创造出的一连串冲击力。

将不同的冲突组合列在一起,谢尔盖·爱森斯坦创造出不同的蒙太奇概念,蒙太奇指挥不同元素组成电影的号令声。他将观影体验看作一种自我中心的活动,观众把银幕上的影像当作他们前认知阶段经验的展现。

元素中和化的主要功能就是移情和通感,通过移情,许多不同元素的组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效果。电影中经常有许多元素同时出现在银幕上,它们可能相互补充,提升效果,也可能互相冲突,产生新的效果,或者使用出乎意料的元素产生需要的效果。后者就是最高层次的移情。

贝拉·巴拉兹(Bela Balazs)

《电影美学》是贝拉·巴拉兹的重要著作,他认为只有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影艺术才能发展。电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素材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某种符合人们的经验,且能够转换成电影的“电影题材”。艺术永远无法捕捉真是本身,它用自己的手段处理现实,、赋予客观世界以人类特有的形式和意义。贝拉·巴拉兹看重电影题材的选择,建议最好改编那些普通的作品,它们被改变为成功的电影的可行性比较大。他同时也认为,只有那些具备天分和活力的人,才能从经验中抓到电影素材,而不是像大部分理论家认为的那样,素材是人人唾手可得的。

贝拉·巴拉兹支持新技术,但坚持这些发明必须用在加强形式而不是写实上。影像是人类的建构,不应用来表现真实,而是批评或回应真实,而电影的惯常手法都和人类的心理进程有自然的联系。不过,并没有那么着迷于纯粹的形式,他常批评过度变形的电影,他希望在保留事物本身状态的同时,通过电影技巧提升事物的意义。

好的剪辑······可以引起我们的联想并给予其一个确定的方向······在这种影片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的思想意识中运行的内心联想过程。

我们看到,电影的形式主义推崇着将关注力放在电影的艺术技巧与表现方式上,倾向于把“高度视觉化”的风格置于自然主义风格之上。不过,虽然大多数形式主义者都认同这种观点,但从最初的一批理论家开始,就不断有人努力避免这种过分简化的倾向。

参考资料:

《经典电影理论导论》

美达德利·安德鲁著

李伟峰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