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清廷《对万国宣战诏书》,为何沦为笑话呢?

清廷《对万国宣战诏书》,为何沦为笑话呢?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绝雌雄。?慈禧太后的这番大昭如果抛开历史,可谓大快人心,气势磅礴,瞬间感觉国家有希望了,一战功成万古枯。可惜了这份决心,历史却不是这样,那到底她下这个大昭有何用意?

这句话出自《对万国宣战诏书》,当时下这个诏书,与其说是宣战,不如说是权宜之计。后来慈禧的西逃,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当时发昭有三方面考量:

其一: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用坚船利炮攻占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火烧圆明园,民不聊生。联军的侵华直接危及清政府的统治,慈禧的王座都不保,这时下诏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来扶清灭洋,也算是顺了民意,让洋人也看看我们也不是束手就擒。不过她一边下诏,一边准备外逃,把北京留给大臣去周旋,自己好苟延残喘。

其二:义和团运动如火如荼,团民数量急剧增加,民不聊生,大家揭竿而起,起初是反对清政府的昏暗统治,后期也攻击洋人,烧教堂,灭洋人。义和团民一直打到直隶,这把火越烧越大,清政府也控制不了,需要把这股力量进行转移,转移到洋人的身上,后期义和团运动由地下转到地上,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与洋人开战,消耗义和团的力量,也叫借刀杀人。

其三:慈禧垂帘听政,慈禧作为清朝的实际皇帝,掌握国家大权,面对国家危难,也不出声,面子也过不去。同时改革派一直想拥立光绪皇帝进行改革,清朝分为改革和顽固两派。这时发昭也要昭告天下,我是大清当权者,权力还在慈禧的手中,改革派也不敢轻举妄动。光绪皇帝在改革问题上左右摇摆,就是因为没有实权,在戊戌变法后被软禁,做了个表面皇帝。

慈禧一边下大昭,一边与洋人进行求和,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时借洋人之手,剿灭义和团运动;自己却准备好了西逃,把北京放给大臣周旋。

这个大昭虽然激扬顿挫,慷慨陈词,但是面对历史,不过是慈禧的遮羞布,苟延残喘罢了,可惜了这份文采,没用在正地方。

以下是《对万国宣战诏书》的一部分,这句话就出自这里。

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於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肆兵监器利,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戴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只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无所。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抗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