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则小故事,大意是让大家模仿卓别林,看谁模仿得最象,卓别林本人也加入了这个模仿行列。然而,出乎所料的是,真正的卓别林却落选了,这使他极其纳闷不解,难道自己还能不象自己。真是天大的笑话。但事实的结论却不能不令人信服,模仿者正是因为站在局外的角度更清楚更准确地收集了卓别林最具代表性也最能引起人们***鸣的特点、动作,逼真地再现了卓别林,使之个性更鲜明、突出、生动起来。而卓别林本身便是卓别林,他因为走不出自己对自己认识的局限,无法砍除掉琐碎的一面,突出最个性化的东西,因而失败也就理所当然。这不禁使人想起了那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然而,尽管这道理浅显易懂,但冷静客观地接受并融为心中的一种认识准则,却是很难做到。许多时候,我们都固执地相信自我,认为最了解自己的人便是自己,甚至对于一些外来的看法、意见,我们时常会以一种不屑的调侃语气回驳,“难道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得比我更清楚?”“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时明明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把你一直盘绕于脑际理不出头绪的想法挑明了,却仍一味地否定,回避。其实,我们何妨借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呢?就象照镜子,只有通过镜子反映,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脸上的苍蝇痣,眼屎,灰尘,倘若没有镜子,我们就永远不清楚自己后脑勺长得怎么样,是平的,还是有点凸?问题就出在镜子是没有生命没有思想的东西,于是,我们总是十二分放心地相信它,依赖它,甚至奉它为圭臬。它所反映的事实,我们照单全收。而做为有生命有思想的人,我们却不会轻易敞开心扉接受来自第三者的反映了,尽管有“以人为鉴,”这么一说,但我们绝不会把人与镜所反映出来的讯息同日而语,对于人,我们总会带上或多或少的戒备心,不敢轻信于人,因而我们听到批评指正的真话少了,赞美、奉承的假话却多了。办公室的小王理了一个平头发型,把原先掩藏于长头发里的秃斑一点点都暴露出来,便有人如实相告,还是原来的发型好,能藏绌,小王一听,不知动了那门子气,即反唇相讥,说对方头发乱如鸟窝。本来是善意的提示,却弄得双方都象在斗嘴,呕气。生活中这样的事还很多,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为的是更客观合理地接受来自外部的意见以修正自身认识上的不足。最了解自己的人有时也最不了解自己,这便是电影中常见到教徒找牧师对话之后如释重负的镜头,其实这与现代人找心理医生咨询不无异曲同工之处。用别人的眼光自己,也许你会发现立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