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时候人们说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再后来,人们说情况要反着来,女儿才是“建设银行”,儿子退位成了“招商银行”。而现在,网上又流行着另一种说法:儿子女儿都是“工商银行”谐音“供到内伤”。
为何说儿子女儿都是“工商银行”呢?玩笑话背后的心酸,有些事情真的是经历过才懂。确实,不管家里孩子性别是什么,当了父母后,很多人都深有感触:每个孩子,都是“吞金兽”无差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二胎,有些甚至结婚几年也没准备要孩子。孩子那么可爱,可为什么这些人却不愿意生呢?其实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太高”。
总是有上了岁数的人这样催生,一个孩子是养,三五个孩子也是养,为什么你们说孩子养不起呢?确实,早些时候孩子散养,父母“不管”他们也会长大,而现在可不是这样了。所以也才有网友戏称现在的孩子都是“工商银行”。
孩子的教育,需要很大一笔开销之前的孩子,可能十几岁了还在家里放羊放牛呢。现在的孩子刚出生就是各种早教启蒙课。稍大一些,更是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统统都要安排上。当然这些班也可以不上,只不过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的孩子不上,父母总会感觉是不是对不起孩子。
更大一些,孩子开始上学了,单是选一所不错的幼儿园,可能就要花销不少。然后小学、初中,可以说每个时期的择校费都不低。简言之,现在的孩子,单是上学接受教育这一项,对父母而言压力就不轻。如果孩子上学后,某一学科成绩跟不上,父母再给娃报个一对一的辅导班,那花费就更高了。而这方面的开销可以说是不考虑孩子性别的,所以很多人才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工商银行”。
孩子的成长,也不再那么“随便”这方面说的也很现实。之前的孩子,十几岁了可能连自己的小村庄都没走出去过,现在的孩子幼儿园期间就开始全国乃至世界各种“飞”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为了不让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可以说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上高标准“花费”。
各种长见识、开眼界的支出,培养孩子的审美观、世界观的支出等等。简言之,现在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也不再那么“随便”了。相反,孩子所走的每一步,基本都是父母精心安排的结果。再加上孩子的生活,不管是他们的饮食,还是他们的出行,他们的服饰,等等,这些可以说每笔的支出都不在少数。如此以来,孩子的成长,花费自然不会低。
所以说儿子女儿都是“工商银行”这一说法,看似是玩笑话,背后的心酸却是真实存在着的。毕竟事实就摆在这里,想反驳,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