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

明代的娱乐和娱乐业在整部书中,是最难写的部分。即使在今天,娱乐业的税收、整体情况也是各行各业中最难以统计的部分。在有关明代经济的各类著作中,基本都没有将其单独进行涉猎。其原因在于:封建社会对于娱乐业往往采取敌视、轻视或是漠视的态度。因为,古代社会田赋、盐差马等方面的税收占据主体,而娱乐业、手工业、矿业等都被冲入“杂泛”当中,基本难以厘清。

因此,封建社会娱乐业的税收问题恐怕将是一个永远的迷。然而,娱乐业又是不能不说的问题。许多明代的支持者在夸耀明代的时候,往往说到明代的娱乐业的发达。作为一本立足于百姓生活的书,娱乐业不能不提及。

明代的人如何娱乐?明代的娱乐业生存状态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还是先由朱元璋的皇家说起。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宣宗行乐图

朱元璋爱玩一字诗

陈君佐,扬州滑稽演员。洪武年间,服务于南京皇宫。朱元璋非常喜欢他,经常让他说“一字笑话”。什么是一字笑话?陈君佐在洪武初年,从扬州游玩到南京城时误入宫廷禁地,被人抓住要去游街。陈君佐连忙跪倒在地“哎呀,公公。请放了小人吧,我陈君佐自当感恩戴德。早晚为您焚香祷告,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太监冷冷一笑“放你?不难。公公我,今天生了闷气。你小子儿如果能说一个字把咱家逗笑了,我就放了你!”

“屁!”“啊?你敢骂我!”太监闻听勃然大怒。

“不不不,我就像个屁。放也由公公,不放也由公公呀!”公公听罢,仰头大笑。

这就是“一字笑话”。想要说好它,没有足够的才智是做不到的。一日朱元璋又让他说“一字笑话”,这可愁坏了陈君佐。经过一夜的冥思苦想,陈君佐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的方法。他立刻令人连夜出宫,搜罗负鼓盲翁。告诉他们皇上要听他们说书,众盲瓮一听高兴得感激涕零。各个连夜练功排练,等待着第二天的“光荣时刻”。

第二天,十多名领着十多名盲瓮来到金水桥上。而这时,朱元璋则站在不远处看着。陈君佐到了桥上后,突然大叫一声“拜”。众众盲瓮以为皇帝来到,一阵慌乱。有的人一紧张,往后一退,脚下一滑滚落水中。其他人不知何故,心神一乱,动作更加混乱,纷纷落入水中。朱元璋站在不远处,看到这个滑稽的场景不禁捧腹大笑。

朱元璋作为苦孩子出身的皇帝,对于娱乐有一种天然的反感。在他的心中乃至内心,是一种对于粮食、对于疾病的恐惧,在这种恐惧下,娱乐对于他太奢侈了。因此,对于娱乐和娱乐的从业者他往往采取敌视态度。一方面,这出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另一方面,则是他的内心。当年元帝国的各级官吏就是在百姓水深火热中,还在进行着各种娱乐。

然而,自朱元璋、朱棣父子之后,明帝国的统治者们一没有经历过苦日子,也就没有了朱元璋父子的“天然抗拒”。二则娱乐本身对于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谁不想高高兴兴的呢?因此,自宣德皇帝之后,皇帝们对于娱乐业的管控越来越松驰。

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特别是万历年间。随着白银帝国的逐渐形成,对外贸易顺差越来越多。娱乐业在空前发达的状态下,女性休闲生活逐渐发达起来。由此,打破了之前评论女性地位在明朝空前低下的传统观念。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清代射柳图

朱元璋父子的“射柳”游戏及由此引发的政治血案

尽管娱乐对于朱元璋来说很奢侈,但是,毕竟人是需要放松的。因此,朱元璋对于一些既能够锻炼本身体能又能高兴的游戏还是比较支持的。例如“端午射柳”。“射柳”有的说是源于春秋时期养由基百步穿柳。由此可见,“射柳”是一种军事游戏,和“百步穿杨”有很大的关系。

在此处,“百步穿杨”的杨,其实指的是姓杨的杨。当年,隋炀帝在开通济渠和邗沟时,曾经在两岸栽种柳树,并赐这些柳树为“杨”。因此,杨柳杨柳,说的就是柳树。

这种军事游戏在宋金辽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非常盛行,元朝建立后推广到了全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阴历三月辛卯端午节(阳历1391年5月9日),朱元璋率领公侯子弟射柳。

各位读者不要小看这条记载,尽管在《明太祖实录》中只有“射柳,中者赏彩帛”这几个字,但却是娱乐强大的体现,就连朱元璋这样的人都需要娱乐。更何况其他人能呢。由此,明朝的帝王们从此以后便越来越多的娱乐了起来。

1413年5月4日的端午节,永乐皇帝的娱乐形式多了许多。除了射柳之外,还有蹴鞠等。《明成祖帝实录》(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未)记载,永乐皇帝玩得很高兴。对于射柳射中者不但有彩帛还有纸币发,更令手下众人赋诗庆贺。

在这场娱乐汇演中,当时的皇太孙未来的明宣宗大放异彩。因为,他射柳射得好,永乐又见万国来朝心情一高兴,出了一幅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他迅速答出“一统山河日月明”。由此可见,明宣宗委实不简单。历史也确实告诉我们,明宣宗是一位好皇帝,虽然他的娱乐项目比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多,但并没有耽误国家政事。

在宣宗朝,曾经发生过一件大事儿,宣宗废除官妓。由此,催生出了明朝中后期青楼业和男妓的盛行。这咱们先按下不表,继续说一下由“射柳”引发出的“政治血案”。

建文帝登基之后,朱棣造反。建文二年五月,朱棣攻破山东德州后,并发临邑。这一日,恰逢宿安人纪纲与穆肃投军。燕王朱棣将二人叫到马前。手中马鞭一指纪纲“尔有何本领!”,纪纲答曰“草民力大无穷,刀马纯熟。在军中取敌将头颅如探囊取物一般”。朱棣冷冷一下,催马前行,“尔说力大无穷,可能阻我前行?”

纪纲上前抓住了马尾巴,双膀较力,顷刻间竟然将朱棣坐下这匹千里骏马拽住。无论朱棣如何催动,这战马竟然不能走动丝毫。朱棣大喜,立刻收了纪纲。其后,战功卓著。朱棣继位后,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

然而,纪纲这个人残暴、贪婪成性。朱棣在位初期诛杀建文帝旧臣及其亲眷数万人,多是由纪纲这个人负责。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他还将数百名小孩儿阉割,或者送入宫中成为自己的心腹党羽或者服侍自己。著名的文学大家解缙,就是被纪纲派人将其灌醉后裸体放入雪地中活活冻死。

因为纪纲是朱棣的亲信,不但是是锦衣卫使又是都指挥佥事,其权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人物。阳武侯因为与他争夺一位女道姑差点被其打死,浙江按察使周新因为历数纪纲的罪状反被诬陷,以某犯罪处死。

终于到后来,纪纲在家里私穿龙袍,私养亡命之徒,打造了足以装备数万军队的武器铠甲等,更有甚者还暗中修建通往皇宫的隧道。准备时机成熟推翻朱棣。永乐十四年(1416年)端午节(5月2日),纪纲想学赵高指鹿为马,看看众人是否与自己是一心。

他告诉手下庞英:明日我故意射不准柳枝,你则将其撅折并高呼“纪大人射中”。到那时看看有没有人敢提出异议。结果,万千双眼睛在第二天庞英喊出“纪大人射中”之后全瞎了。然而,纪纲忘记了他对手并不是胡亥。朱棣三个月后突然发难,将纪纲抓捕。纪纲被凌迟处死其罪状被昭告天下。

朱棣之后的历代明朝皇帝都保留了这一习俗,到了后来,“射柳”和马球比赛同时进行。与此同时,宫廷游戏也越来越多。与皇族相比,明代的官员的娱乐方式也随着皇帝的变迁而变迁。说起,官员的娱乐方式,首先就要涉及到官员的休假制度,因为,休假的主要内容就是放松、娱乐。

明代的老鹰抓小鸡、跳绳、高尔夫球等;敬亭遗韵与负鼓盲翁;朱元璋最爱《琵琶记》

民间的娱乐民间的娱乐形式有许多。例如民间的庙会就有飞叉、中幡、耍花坛、双石、杠子、石锁、花砖、舞狮子、竿术、刀门、马戏、弄伞、筒子、扒竿、蹬梯(车、人)、筋斗 、弹(捶丸)丸等各种杂技。除此以外,还有魔术、口技等。例如,中国第一本魔术专著就出版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里面记载着20多种魔术表演。  其中“捶丸”是明代中后期,宫廷与民间都非常流行的一种运动。起初,捶丸只在民间流行,其后才逐步进入宫中。捶丸由唐代出现的步打(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发展而来,到宋代基本成型。在宋代,从宋太宗开始每年的三月都要举行捶丸比赛。捶丸使用的球杖和今天的高尔夫球杖相似,呈L型,玩法也相似。用弯曲过来的木耙极大由硬木做成的小球,以进入洞穴的多少来决定胜负。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成祖最爱打马球

在民间儒家子弟当中最流行的当属围棋和象棋。

到了元旦,与宫中千篇一律的烧香、放鞭炮、跑马(由顺天府在东直门外举办)不同,民间的娱乐形式非常多。主要有:逛花市(这是明朝的一大贡献)、杂技、游艺等。其中,放的鞭炮比宫中的要丰富许多。鞭炮的名称有霸王鞭、地老鼠、几十种之多。

除了以上外,还有一些自娱自乐的游戏,例如儿童玩的“抓子”。这种游戏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至今仍在某些地方流行。笔者小时候玩的一种“抓子”游戏是这样的:将石子儿放在掌心,然后抛起。之后用掌背接住,再抛之后掌心接住。由此反复,直到跳出为止。看谁坚持时间长。当然,这种游戏一般是女孩儿玩的居多,男孩儿在笔者小时候主要是“摔方宝”。明朝这种游戏没有出现。明朝男孩儿玩的一般是踢毽子。

儿童群体游戏,就是至今我们仍在玩的老鹰抓小鸡、跳大绳。

成年人的游戏方式有很多,例如掷骰子、推牌九、一点半、四色牌、掷小谣儿、打梭哈、捡红点等室内游戏。室外游戏如六博、投壶、高跷、弄丸、陀螺、竹马、八封阵等。

元宵节因为是大节日,所以娱乐形式比较多。例如宫内有逛灯、蹴鞠(由宫内嫔妃组织的“齐云社”表演)等。成化年间,由于民间娱乐形式影响加深。宫内也开始有了魔术和杂技。现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明宪宗行乐图》就对其进行了充分的表现。那个时期的观灯最有特点。

清明节除了踏青之外,就是嫔妃们可以玩秋千。民间则继续表演着高跷、杂技。

端午节,皇宫会在西苑举办龙舟比赛。民间除了龙舟比赛之外,最盛行的当属斗草。这种游戏,现在仍然被民间游戏着,史料正式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这种游戏现在属于儿童游戏,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属于老少皆宜的面目。主要玩法是:拿树叶或草的茎相互缠绕,双方用力拉,哪方的草茎先断哪方输。

同民间一样,七夕节,宫内女眷也会进行乞巧活动,由宫内24衙门之一的兵仗局组织。

紧随其后的中元节,宫中的甜食房要照制进供佛波罗蜜;西苑要做法事,放荷灯。至于观赏盛开的荷花、斗蟋蟀等,也是这月宫中的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明代宫廷的娱乐形式在武宗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正德三年(1508年)命令天下将擅于杂技、骑射、马戏、曲艺、戏曲、吹拉弹唱的人送到北京,并在河间等府建造乐户的居住地。

敬亭遗韵与负鼓盲翁

荒草地上躺着一位老人,身上的血在流。他的右手紧紧地握着一把三弦,嘴里嘟囔着:中华神州五千年,代代皆有真英灵。大明皇帝丢了命,清兵南下败南明。许久之后,老人醒来,看了看四周,两眼流泪。爬了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土。一阵狂笑,拿起了三弦,一阵弹拨。高声唱着: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这位老人不是别人,就是评书和评话等多门曲艺***同的祖师:柳敬亭。这位柳敬亭生于万历十四年(1587年),卒于康熙十六年(1670年)。此人生于泰州,原名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江苏泰州人。

此君15岁那一年,因为犯法逃亡他乡。因为,听艺人说过书,又喜好音乐,便弹三弦说起书来。名震江南。到后来,在云间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说书名家莫后光的指点,艺业大增。崇祯十三年,成为明末枭雄左良玉的幕僚兼御用艺人。因为,其长期从事曲艺工作,擅于与各色人等交接。为此,左良玉命他经常走访南京,和权臣马士英、阮大铖疏通关系,人称“柳将军”。

顺治二年,左良玉奇兵以清君侧为名,捉拿马阮二人。但中途左良玉病死,其子左梦庚投降清军,柳敬亭和大将袁继咸誓死不从。最终,袁继咸被抓,柳敬亭差点儿死于乱军之中。自此,重操旧业说书度日。康熙元年(1622年),因为清朝皇帝和王公大臣特别喜欢听书,漕运总督蔡士英命他随行来到北京,给王公大臣们说书。

其后,在北京演出期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一切乐器不能使用。柳敬亭便舍弃了三弦只用嘴说,由此,一门新的曲艺诞生,他就是现在的评书。当然,这种是评书的雏形,评书的真正创始人是王鸿兴。至今已传到了第十一代。晚年他收徒居辅臣,居辅臣则成为评话的创始人。

明代的皇帝和百姓,如何吃喝玩乐(图文)

明宪宗行乐图

之所以提到柳敬亭,一是各类著作中对于曲艺谈之甚少,相反戏曲往往被许多著作谈及。究其原因,主要是戏曲被某些人看作是高雅艺术,曲艺作为民间的娱乐形式往往不被人重视。而在娱乐形式并不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曲艺的受众面比戏曲要多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之外,基本上都是由曲艺先生进行表演、流传,直至出现文学巨擘进行整理修改方才形成。这一点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本书最为明显。

既然,这本书谈的主要是百姓生活,曲艺不能不说。而明代曲艺方面给后人最大的贡献就是,直接促进了评书、评话的诞生。

同几乎所有封建社会的艺人一样,年轻时无论他多么得风光无限,年老时总会穷困潦倒。以柳敬亭为例,他说一回书的定价就是一两银子,而且还要提前十天预约。但晚年却很凄凉,也可以说是穷困交加。

明代说书非常盛行,皇宫内的有些宦官就专门习此技术。这个时候的说书一般都是有乐器伴奏。而且,明代开国说书先生就有一个特点:时事书。

例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这本书的形成。每次郑和率船出海之后,数千乃至数万人的随行队伍成员们就会向世人讲述各种奇闻异事。许多说书先生便根据这些新奇的事儿,或者加入书中或者单独成为故事。当时的人称之为“看场之平话”。

中国名著中有一部分经历了:史家记录到民间传播,最终由曲艺弘扬流传后小说家写作这一阶段。《三宝》这本书也是如此,到万历年间由罗懋登对说书先生的内容进行润色、加工成书。最典型最知名的当属《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曲艺对于文学、艺术的影响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今天也有着强大的娱乐诱惑力。例如,身为曲艺曲种的二人转、相声、评书、评弹等,至今都有着无数痴迷者。明代大众最广泛的娱乐欣赏方式是曲艺,较为高级的就是戏剧了。再介绍明代戏剧业之前,请先看一个小故事。

千里大旱,裂土深深。乌鸦在干枯的树上欢叫,呱呱呱地声音让人倍感凄凉。阵阵哭泣声中,一位身着粗布的女子,正哎哎切切地哭着。她跪倒在地,用留着鲜血的手刮着地面。慢慢的地面被挖出了坑,越来越深越来大。最终,那巨大的坑可以承载两个人居住之后,她才站起了身,艰难的回往家中。

家中有两具尸体,男的五十开外,女的五十左右。女子一见二者面容,不禁再次痛苦失声。“爹呀,娘呀,怪媳妇我未能尽孝。媳妇之最,媳妇之罪!”说吧,女子先将婆婆的尸体放在一个破芦席上拽向了那个她双手挖出的坑。

按照坟头儿的规矩,必须要冒尖儿的。因此,这位女子再次用双手挖土。那坚硬似铁的地面,让女子的心更坚疼痛。每挖一下,她的身子就震颤一下。她在口中默念着“二郎呀,二郎!你为何总不归家!”

挖好了坟头,女子回家整理了一下包了个小包袱匆匆上路前往京城。这一日,她来到相府门前乞讨。突见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满面红光的走来。女子高呼一声“二郎!”那人猛见此女,浑身一颤。“哎呀”一声,之后眉头紧锁,牙关紧咬。低声说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赵贞女!蔡氏!非是我蔡邕歹毒,今日为了我的荣华富贵,我怎能容你!”

想到此处,蔡邕一提马的缰绳,那马稀溜溜几声嘶鸣之后,直奔女子而来。

许多人都知道蔡邕是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个很知名的女儿:蔡文姬。蔡邕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大知识分子。可惜,因为民间素来对知识分子有些看法。而且,确实有一些人自从考取了功名之后,抛弃妻子投入富贵豪门的怀抱。因此,民间自然对某些知识分子采取敌视态度。因为蔡邕的知名度较高,很不幸,蔡邕被选中成为了这样的代表。

这是《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内容。该剧出现于宋代,在南宋这个故事流传非常广,特别是曲艺和戏曲、民歌小调等都有所展现。“秦香莲”这个故事在清朝没有出现前,“赵贞女”就是“丈夫忘恩负义”的受害者的代表。更有一种说法认为,秦香莲故事中的主人公陈世美的原型陈熟美的两个好朋友仇梦麟和胡梦蝶,因与陈熟美发生冲突。正在气愤之极,忽然看到了《琵琶记》这部戏。因为,这部戏的前身就是《赵贞女蔡二郎》,所以,二人买通剧作家写了“秦香莲陈世美”的故事。

总而言之,赵贞女和蔡邕的故事流传和影响极光。对此,陆游在《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一诗中便说:“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可到了元代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赵贞女和蔡二郎的故事彻底变了味儿。正因为,这种变化,才使得这部剧在明初朱元璋治理下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