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上回号召的光盘行动过去还不远,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虽然像阵风一样过去了,但反映的是我们希望珍惜粮食和不浪费的精神和愿景。
为啥我们一直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说法,原因不外乎我们正儿八经解决了粮食问题,保障大家都能吃饱的历史其实并不长。80后90后的年轻人没有感觉,但50后和60后的人,都对自己经历过的饥饿年代还有深刻记忆。
首先要吃饱是之前中国人最朴素的诉求。
既然是吃饱问题,那主食就很重要了,什么是我们祖先最早的主食:米饭?面条?还是馒头?
“苏果”只能表示这些都没有:从在商朝开始,人们把小米当饭已经吃了好几百年了。虽然商朝已是比较成熟的农耕时代了,不用茹毛饮血,但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我们的老祖先过得远没有这么舒服,小米才是那时中国人的主要口粮。
有两个字,稷(jì)和粟(sù),自商周至先秦两汉时代,都是很重要的字眼。“苏果”在那个时代,如果受到过教育,即使“刻”不出这两个字,肯定也听过,因为这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主食:谷子,也就是小米。
有句俗话叫人吃五谷杂粮,可啥是五谷杂粮,古代说法略有不一,但一般说来有稷(jì),黍(shǔ),麦,菽(shū),麻。涉及古代的事,尤其上古先秦的时候,生僻或者感觉古怪的名称或者字,会经常蹦出来,习惯就好。
在清宫大剧里面经常念叨的江山社稷,其中的社稷,是两个东西。社是指社神,就是土地,稷,就是谷神,代表粮食。稷即粟,就是小米。小米相关的名字也多,如稷,粟,谷,梁,禾,基本都指的是小米,或者这个称呼里也含有小米。
在各种文化遗址里,比如西安半坡遗址,都能到小米的痕迹,我们祖先种谷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所以既不是大米也不是小麦,老祖先主要靠吃小米活的。
“苏果”如果真能活几千年,那在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基本上都是以小米这同一个食物为主食,可能持续上千年都不曾改口味。
所以,要能活这么久真的好吗?
说来也不陌生,直至几十年前,小米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是个重要的存在。有的影视大片,例如冯大导演的《集结号》就有这样的体现。战争刚结束后不久的一天,主人公谷子地跟村民蹲在一起聊天:一个战士牺牲了,政府给家里补助多少斤小米,如果列为失踪人员的,补助的小米就少好几百斤。
所以直到近代,小米不光是作为粮食,还有货币属性的一面。提到古代的某某官员的工资,如太守俸禄有2000石,不全是现钱,而是发这么多的小米。
古代官员的工资被称之为俸禄,包括的是俸和禄两个部分。俸是指每个月拿到的钱财,禄则相对来说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有粮食,绢,布,碳等比较常见的生活物资,加一起称之为俸禄。
比如在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由于明朝初年至中间朝贡活动繁荣,来自外国进贡的大量胡椒、苏木等堆积如山,明朝政府便将这些库存的胡椒、苏木折抵官员的俸禄。
到了明宣宗宣德九年,也就是公元1434年,规定了胡椒、苏木折俸的具体比例:胡椒每斤折钞100贯,苏木每斤折50贯。明朝为两京制,北京南京的官员各于当地府库支取。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明宪宗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因府库所存贡物不足才停止。
这在历史上有个专有名词“胡椒苏木折俸”。本来俸是现钱,禄是东西,这下拿到手的全成了东西了。
电影电视剧里,古代的人动不动拿出几十两银子的事其实很少会发生,因为中国古代银子一直是很稀缺的。直到大航海时代以后,中国缺银的状态,随着进出口贸易一些外国的银子大量进入后才有改观。
“苏果”如果在古代做公务员,在发工资的日子里,也曾带着大包小包,推着小车领过这样的俸禄。很可能的场景是上午领工资,下午就上街拿东西换东西去了,比如拿十斤小米换一斤鸡蛋什么的。
不要意外,以物换物历史悠久,直到几十年前还存在。货币都稀缺的时代,发达的市场经济是不容易实现的。
这里多说一句,梁,在中国古代可不是说高粱,而是指比较好的谷子。有个成语妇孺皆知,叫黄粱一梦。这里面的梁是什么还有点争议,但它指的不是黄米就是小米,肯定不是高粱秆子,这个不能望文生义,闹出笑话。
现在的年轻人有时说到小米,不是贤惠的要回家给父母熬粥,更大可能是说的雷布斯先生创立的著名IT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