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曹魏政治笑话

曹魏政治笑话

公元前四百零三年,周威烈王分封晋国的三大卿族赵、魏、韩的首领为诸侯,就这样新兴的赵魏韩三国取代了老牌诸侯国晋国,成为了战国的主要诸侯国之一。魏国因为在瓜分晋国的时候,得到了晋国经济较好的地块,加上第一任君主魏文侯的励精图治,魏国很快就成为了战国的霸主。

魏国在强盛了几十年之后,曾经把都城从魏西的安邑迁到了魏东的大梁,这一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魏国的霸业。

在历史上对于魏国迁都大梁的时间是没有定论的,大致有这三种说法:一个是公元前三百六十四年,另一个是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最后一种是公元前三百三十九年。在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中,因为第一种和第二种时间相近,我们就算作一类情况来说,第三种则是单独看作一种情况。

对于魏国迁都大梁的原因,大致有这些说法:

1、畏惧秦国

2、与赵、韩两国交恶

3、大梁地理位置比安邑要好,更适合发展

4、战略重心东移

我们就来逐个分析一下吧,看魏国迁都一举,是否是错误的战略转向。

一、畏惧秦国

这个说法是要分时期来说的,在第一种情况之下,魏国国力鼎盛,害怕秦国?这怕是个笑话,在第二种情况之下,公元前三百三十九年,魏国遭遇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被齐国打的大败,主力损失惨重,这种情况下,畏惧秦国还有点可能,但是这仅仅只限于有可能,就算是损失惨重的魏国,也是那个虎威犹存的?大魏国?。刚刚开始变法,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秦国,是很难击败魏国的,商鞅指挥的河西之战,也是因为魏军主帅公子卬中了商鞅的计谋,这才大败的,不然谁胜谁负还很难预料。

所以,这个说法算是一部分原因,但绝对不是主因。

二、与赵、韩交恶

这个说法吧,还是比较难站住脚跟的。与赵、韩交恶这件事吧,自从魏文侯死后,魏武侯摒弃了此前魏文侯制定的?三晋一家?的国策,从这开始,魏国就开始有事没事去打打赵国、韩国,三国便已交恶。

但是,魏国不管是公元前三百六十四年,还是公元前三百六十一年,或者是公元前三百三十九年,魏国都不惧怕韩、赵。在地图上我们看得出来,魏国其实两块土地并没有连在一起,于是,在公元前三百五十九年,魏国还以武力威逼赵、韩两国易地,使得国土连成了一片。

说与赵、韩交恶迁都大梁,这个基本不成立,除非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

三、大梁地理位置比安邑要好,更适合发展

大梁地理位置比安邑要好,更适合发展,这个说法吧,是真的对!魏国旧都安邑,说实话,地理位置是真不咋地,当时魏国安邑的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峰值,再发展也难以更上一层楼,反观大梁,水网密集,土地肥沃,十分适合发展农业、商业,后来魏国迁都大梁,大梁也确实成为了战国一个农业、商业中心。

而且,安邑地区无险可守,加上城池又不坚固,而大梁,虽然一马平川,但是水网密集,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兵团展开,而大梁城也是战国的?第一坚城?,到了后来魏国十分衰败的时候,秦军仍旧久攻不下,最后靠水淹才迫使魏国投降。

四、战略重心东移

这个说法是魏国迁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魏惠文王在位时期,魏国西边的秦国经历了魏文侯、魏武侯两代人的打击,国势衰败,已经不能成为魏国的主要对手,秦国土地唯一被魏国看上的河西之地已经悉数落入魏国手中,而反观魏国东边的齐国,已经开始崛起,并且有挑战魏国霸业的打算,南边的?老大帝国?楚国也有重新争夺中原霸权的想法,为了压制齐国、楚国,魏国迁都大梁,并且将主要的政治资源、军事力量都随之东移,这一举动不得不说,算是一招臭棋!

魏国重心东移之前,已经与秦国结下了数十年的仇恨,而且没能彻底打垮西边的秦国,便匆匆将重心转移,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后来便有了秦魏百年河西之战的反转魏军处处挨打。

而主力东移之后呢,在面对楚国,魏国确实在淮泗之地取得了不小的利益,但是在面对齐国的时候,却骄满轻敌,一败再败,被齐国一步一步的摧毁了霸业。

总之,魏国迁都大梁之后,是魏国霸业的转折点之一,从这之后,魏国在西边不能封锁秦国,在东面不能压制齐国,最后还使得北边的赵国、南方的楚国崛起,四面出击,招惹对手的魏国,辉煌不再之后,被四大强国轮流按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