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其实奴才”和“臣”都是大臣的自称,但是并不代表“奴才”就比“臣”差劲,但其实不是说可以随便称呼的。在以前自称没有规定,叫“奴才”和“臣”都可以的。对于清代“奴才”与“臣”的称谓,我觉得都是可以的,在民间还是有一个比较朴实的观念,就是满臣称“奴才”,汉臣称“臣”。在认真分析的话,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复杂的,而且随着时代也有过几次变化。在八旗在制度开始的时候,所有旗人都属于各旗旗主王爷的私属,大汗也好,旗主王爷也好,与他们部属的旗人都有着养的关系,所以“主”与“奴”的关系也是特别鲜明,所有旗人,不论是满蒙汉军,都在习惯上称皇帝、旗主王爷或领主为“主子”,而自称“奴才”。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就改变了先人制度,规定今后满人官员自称“奴才”,而汉人官员则没有这种“特权”,这还被严格纳入官员的考核。乾隆三十八年,凉州镇总兵乔照,作为一个满人武官,在奏折里自称“臣”,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严肃处罚。同时,汉人大臣若自称“奴才”,也会受到责罚。随着中国逐步走向近代,皇帝的统治权威有所下降,一些满洲的臣工在奏折中也渐渐的乱了章法,如光绪二十八年,江苏巡抚恩寿在其多次上奏时,屡次称臣,内廷认为这种行为“殊属不合”。
清朝统治逐渐危机,统治者也为了融合满汉,宣统二年,时任海军部大臣的宗室人员载洵其他人奏请“永革奴才称谓”,最后清廷正式告知满汉臣工“嗣后内外满汉文武诸臣陈奏事件,一律称臣。”奴才的称谓终于在制度层面废除了。制度虽然废除,但直至清亡,仍有满臣习惯以“奴才”自称者,可真是甘心做定奴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