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宽专栏 日前在一次颁奖典礼上,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人物和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干上了,围绕电商和传统商铺谁会主宰未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互不相让。在电商是否将取代传统店铺经营的问题上,马云认为电商必胜。王健林则折中表态“双方都能活”。马云说:“电商不想取代谁,摧毁谁,而是要建立透明、开放、公平、公正的商业环境。真正创造一万亿的不是马云,而是你今天可能不会回头看的店小二,在街上不会点头的快递人员,他们正在改变今天的中国经济。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帮助他们取代你。最后王健林提出:“我跟马云先生赌一把:2020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50%,我给他一个亿,如果没到他还我一个亿。”于是两个商界大佬的赌局成为了很大的新闻标题。 近年来中国网络贸易突飞猛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挤压了传统中小商家的市场。中国网络贸易的火爆,首先体现在购物网站的快速发展上。淘宝、京东商城、凡客诚品,销售都在飞速攀升。其次,网络购物模式不断翻新,B2C,C2C,团购,不一而足。再者,消费者的网购热情一直高涨,网购一卷餐巾纸或是一包饼干的现象并不罕见。 我注意到,在台湾、香港等地区,传统实体店依然很繁荣,最成功的商业家族也依然固守商业地产,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新经济的挑战,而且像淘宝这样的购物网站也没有像大陆这么火。在美国,虽然ebay、amazon等电子商务公司都发展得很不错,但实体店并没有受到那么严重的影响,也没有火到大陆这个地步。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别呢? 在我看来,三个原因决定了电商和传统零售业的市场优势对比: 第一,这与中国的税负结构及其他商业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在大陆,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征缴水平太高,对一些大企业稍微好一些,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渠道进入市场,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除了税负,开一个实体小店,工商、城管、卫生、消防都可以上门检查,这都增加企业运营的成本,相对来说电商有很大优势。 第二,这与大陆劳动力成本偏低有关。大量的低端劳动力,使大规模的终端物流成为可能。快递员骑着电动车送货的场景在大陆随处可见,订一包瓜子也可以送货上门。如果中国未来劳动者收入水平增长到一定幅度,网上采购一定有相当一部分萎缩,因为送货不划算了。 第三,这些年大陆出现了大量的年轻宅男宅女。这些宅男宅女们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很高,而且喜欢“宅”在家里,他们构成了网购的主力军。 很多人将宅男宅女的出现解释为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我认为,宅男宅女之所以大规模出现,是因为大陆城市的建设太过畸形。在香港、台湾地区和欧美国家的许多城市里,街道并不很宽,很多道路都是用石子铺设,适于人们行走。而且隔不远就会有一个小公园,可以让行人进去休息。街边的小店也都很有特色,很多店有悠久的历史。即使是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特色小店也是星罗棋布,很多百年老店备受人们的欢迎。所以在这些地方,购物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必需品的采购,而且是一种社交方式,一种愉快的生活经验。 而在北京二环、三环这种宽阔的大马路上,我们很难想像一个适合朋友一起开开心心逛街购物的场景。遑论逛街,这种大马路连骑自行车都不合适,只适合权贵阶层的豪华轿车风驰电掣。更糟糕的是,北京的购物场所两极分化严重,要么是燕莎商城这种高档店,要么是新发地这种低端的批发市场。权贵阶层可以开车直接到燕莎购物,而普通中产阶级或者刚大学毕业的小白领们,找不到一个轻松愉快的购物环境。高级商店的东西买不起,批发市场又乱又差,而且商品品质也没有保证。这样的环境,使得他们只能到网上购物。就是这些被硬生生逼成了宅男宅女的人,撑起了网络贸易的迅猛发展。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网络贸易的繁荣是一件好事,这些网商企业确实非常优秀,他们的快速发展证明了他们的企业家精神,说明他们的商业模式符合了中国当下这个特殊的情况。但繁荣到这个地步,是一种不正常的、畸形的繁荣,而那些大型互联网企业如此惊人的成功,宏观地讲,也并非一件多么值得国人自豪的事情。 (作者系长策智库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