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后结构主义哲学家,酷儿理论家,女性主义哲学家,修辞学与比较文学教授,社会活动家,女同性恋,匈牙利与俄罗斯人的后代,犹太裔美国人。巴特勒素习欧陆现代哲学,如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Heidegger),现象学,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梅洛-庞蒂(Merleau-Ponty)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其博士论文就是在一位现象学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在其之后的游学生涯中,巴特勒经历了关键的转变,这里权且命名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 turn)转向——尤其是“福柯转向”。从对主体问题的关注转向了对性别身份的思考乃至颠覆,这也算其成名之作《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得以生成的理论契机。
通观巴特勒的著作,其理论资源有如万花筒,让人应接不暇,加之其自身语言的晦涩繁复,理解这样一位思想家有如攀爬德勒兹的“千高原”,山脚缈不可寻,只有群山叠嶂,让人望而生畏。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特勒改变了我们思考性别的方式,即便这种改变尚未体现在“百姓日用”中,但起码在理论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另类视角,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与思想,并让我们认识到看似中立自然的理念背后所隐藏的压迫性力量。巴特勒认为,所谓哲学就是去质询那些我们本以为自然而然,不证自明的命题,继而发现这些命题背后所藏匿的权力关系,从而为人的斗争和解放提供契机。
虽然巴特勒具有诸多身份,如福柯所宣称的那样——通过写作来改变自我的面孔,不愿去承认自己的身份同一性(identity),但她无疑愿意接受批判的知识分子这一身份。所谓批判就是拒绝一切所谓给定的概念,拒绝我们习以为常的前提和理念,然后去发现这种拒绝所可能具有的自由可能性与颠覆多样性(plurality of subversion)。去自然化,这就是哲学批判。批判性知识分子的著作总不可避免的具有政治性,因为这涉及到用力于艰难的文本,以激励读者去对他∕她自以为理解的世界采取质疑的态度。
从中国学界来看,对巴特勒的接受主要集中于译述与介绍,尤其对“身体”极为关注:汪民安、陈永国所编的《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节译了《有所谓的身体》第一部分的同名章节;陶东风编译的《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和王逢振等编选的《文化研究选读》则分别选译和节选了该书的导论部分。王逢振主编的《性别政治》选译了巴特勒《暂时的基础》一文,周凡主编的《后马克思主义》则收入了《后结构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一文,李银河编译的《酷儿理论》收入了《模仿与性别反抗》,系统可靠的译介还付之阙如。胡大平翻译的《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齐泽克,拉克劳与巴特勒合著)一书则归在齐泽克作品集名下。至于研究方面,尚没有专著问世,论文则集中对巴特勒性别理论的介绍与梳理,且主要集中于早期两本探讨性别理论的著作——《性别麻烦》(1990)和《有所谓的身体》(1993),对其后期的思想转变则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