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突然向乌克兰背后捅刀子,主要是体现在波兰突然宣布终止向乌克兰提供免费燃料这件事情上,背后反映出了波兰反俄最坚决的波兰立场动摇了。
冲在反俄第一线的波兰,不但接收了最多的乌克兰难民,也是给乌克兰提供军援最早、最多的国家,这一切给并不富裕的波兰自身带来了沉重的财政压力。
最初,波兰满心以为盟友们会提供帮助,结果盟友漠不关心的态度,让波兰有一种被欧盟摆了一道的感觉:说好了组团抗俄,怎么最后成了波兰自个儿的事呢?
波兰对欧盟是否团结产生怀疑主要源于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接收了数百万乌克兰难民的波兰政府非但没从盟友处得到一分钱援助,反遭欧盟以司法政策等方面违反了“欧盟法治原则”为由终止拨付抗疫资金。
第二件事,当初德国与波兰达成默契,波兰援助乌克兰 T-72M1坦克,缺口部分由德国提供豹式坦克弥补,这被称作“环形交换计划”。
据俄罗斯卫星通声社5月初报道,波兰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232辆T-72M1型主战坦克,另外还有移动式地空导弹系统、多管火箭炮系统、无人机以及自行榴弹炮,其援助规模已仅次于美国。
可到了5月底,围绕武器交付问题,德国接二连三地上演新的戏码。以至于波兰总统杜达在5月24号指责德国政府“说话不算数”,称其没有按约定向波兰交付坦克。
虽说被一国元首在公开场合指责“背信弃义”,让德国的面子有些挂不住,但是德国对此的澄清是,重型武器不能说给就给的,“我们总不能按个按钮或打个响指就把重型的材料送出去。”
欧盟的过河拆桥以及德国的推三阻四。让波兰政府认为自己俨然成了反俄第一线的最大“受害者”和笑话。
另外,波兰支持乌克兰抗俄目的并不单纯,也是需要回报的,可是随着堪称俄乌战争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一一马里乌波尔大捷,让波兰政府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拚尽全力支持泽连斯基政府是否还像当初计划的那样有利可图?
因为马里乌波尔大捷不但是双方士兵战斗意志发生逆转的风向标,更最具杀伤力的是,它所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如今,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纷纷弃械投降,战斗意志最为狂热的“亚速营”也不甘为纳粹主义殉葬,谁又相信临时拼凑成的二线乌军能够逆转战局呢?
再者,拿民众当人盾的乌克兰政府军不受本国人民拥护、泽连斯基政府被人们视为傀儡政府都是既成事实。众所周知,军民一家亲,倘若一个国家的政府不得民心,必然军民关系紧张,同时也意味着即使是游击战,乌军也会像离开了水的鱼儿一样被渴死。
因此,波兰政府由欧盟前倨后恭的态度转变以及乌克兰战场形势变化,判断泽连斯基领导下的乌克兰大势已去。翻盘无望之下,避免血本无归的最佳做法就是止损,这应是波兰突然宣布中止给乌克兰提供免费燃料的背后动机。
如果说,马里乌波尔大捷是俄乌冲突发生转折的标志性事件,那么波兰中止提供免费燃料应是西方反俄民意出现逆转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