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司机为何被嫌弃?
在各种有 汽车 相关的段子里“女司机”都是不可或缺的,油门当刹车、胡乱并线、疯狂倒车等等,似乎女司机是无所不敢也无所不能;然而段子毕竟是段子,真实数据却是女性司机的交通事故率要低于男性司机不少,媒体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才会拿女性司机作文章。可以说各种将女性潜意识的定义为弱者并加以调侃的文章数不胜数,而正是这些文章激活了“女权思维”并使其达到了一个相对疯狂的程度。
女性司机的驾驶风格普遍保守,但如果注意观察的话,能够发现的是大多数女司机在保守驾驶的同时并没有违章;有些男性司机认为女司机是障碍,无非是交通法规已经约束不了他了,规范内的驾驶操作成为障碍则等于女司机成为障碍,所以才会主观的认为女司机会如何如何。
为什么有些车企近两年开始主攻女性品牌?
这就要从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来分析了,时至今日仍然有“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但男女平权是文明 社会 的基础;有些家庭的男性收入还没有女性高,这还有什么资格去颐指气使呢?于是女性的 社会 地位就越来越高,可以从事的工作也越来越丰富,随即带来的是男女平权的前一步——收入相当则话语权相当。
于是女性成为了消费市场重要的支撑,不论从快消品到大宗消费品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 汽车 又是有一定 社会 属性的商品,对于普通人而言一定程度的象征了成功,那么女性市场在 汽车 领域自然也是由极大潜力的。
但正常的规律不见得能让女司机有多强的购车愿望,这就需要有些因素来刺激一下,比如以“女司机”的段子来激活其男女平权的愿望,在方方面面都要做到一致,至此女性 汽车 市场也就彻底激活了。
截止2020年持有驾驶证的人数达到4.56亿人,其中女性司机达到了1.48亿人,占比达到了32.43%。
看到这组数据应当能理解为什么有些车企会特别重视这块市场,比如长城 汽车 打造了欧拉品牌,埃安也有偏女性化的选项,比亚迪打造了海豚——机动车保有量为3.72亿辆,其中保有量为2.81亿辆,排除客货车等商用车型和特种机械,实际乘用 汽车 的保有量应当在2.3亿台左右。
目前这些车的用户主要还是男性司机,那么随着男女平权的加速,以及各种文章的持续刺激,女性 汽车 市场一旦全面激活会有多大的体量呢?这就是为什么要搞女性 汽车 品牌的原因。
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之后中国 汽车 品牌再搞女性 汽车 品牌?有些观点认为是中国制造的 汽车 水平不行,只能通过配置什么的来吸引女司机,然而这是屁话中的屁话;近几年的进口产品消费者男女性占比数据是最后说服力的参考,进口商品女性消费者最高占比接近80%,也就是说现阶段的女性对于外国品牌的崇尚还是普遍病态的,媚外的心态短期内还比较难扭转。
而且曾经的知名外国 汽车 品牌也造过一些偏女性化的 汽车 ,比如甲壳虫、SMART、菲亚特500等,然而这些车是停产的停产、冷门的冷门。为什么呢?因其品牌太差。比如甲壳虫用干式双离合变速箱配合动力平平的发动机但价格很高,SMART用三缸机加上AMT或干式变速箱,品质是标准的工业水平,菲亚特已经两次推出国内市场,车辆品质可见一斑。
国产 汽车 并没有把女性 汽车 打造的品质过低或过于小巧,车辆有充沛的动力、丰富的配置、稳定的质量,而且也有相当不错的设计;比如海豚就用了刀片电池、热泵系统和脉冲加热,有些合资或进口的高端车也没有用到这些技术。欧拉也有性能版的好猫,即将推出的闪电猫和芭蕾猫的产品定位必然会重合不少所谓的合资豪车,这些车的定位体现出了一种对女性司机的尊重,同时车辆本身的品质有足够有说服力,所以才会出现这些女性 汽车 的专用品牌。
懂了吧。如果暂时没有给家庭中的女性购车规划的话,就不要尝试激活其男女平权的想法哦。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与国外的老牌车企比起来,国产车企在 汽车 发动机、材料性能等专业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弥补和追赶的。对普通用户来说,车辆性能体验上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但在功能体验上的差距就非常大。
在国产车企看来“女司机”不是一个群体而是一个现象,代表着 汽车 行业从追求性能到追求体验的转变。女司机们所代表的不熟练的驾驶技巧,恰恰可以通过增加 汽车 辅助功能来弥补,这些辅助功能恰恰是提升体验感最明显的地方,恰巧这是国产车最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