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的结构
泸定桥坐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成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定“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
泸定桥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桥头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这里时,22位红一军团的勇士,面对敌军两个营对江面的严密火力封锁,在这里“飞夺泸定桥”,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三天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和红军后续部队从容地走过沪定桥。
朱德委员长为沪定桥题的“万里长征犹忆沪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的对联,给后世留下了可贵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沪定修建了“沪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庐定桥红军纪念碑”,还修建了“红军楼”,这里收藏有大量红军文物、苏维埃政府史料实物,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著名人士的书画、题词,可供游人瞻仰。
抢夺泸定桥确有其事,只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罢了,夸张的描写也是处于渲染感情的需要,兄弟认为,整个所谓的“长征”不就是个逃命的过程吗,但还是把自己说的神乎其神的,历史的确有时候很奇怪,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