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校之初,有人这样改编了校歌:“铲子锵锵,铃儿铛铛,全体学生,来到食堂。鸡鸭鱼肉,烩炒一盘,大家举箸,杯盘以光。嗷嗷饭桶来远方,嗷嗷饭桶来远方,饭菜未剩口尚张,因为要饱必须抢。你抢,我抢,因为要饱必须抢。”
在1911年的清华食堂,八人一桌的饭桌成了拼吃饭速度与技巧的地方。食堂承包给外商供应一日三餐,开饭铃一响,门口排队的学生便蜂拥而入,坐到编有自己学号的座位上,有人低着头不说话,只是拼命地吃饭,也有人会玩一些伎俩:假意让同桌的人说个笑话,自己则疯狂地夹菜。
14岁的梁实秋进入清华学校之后,从“中等科”食堂到“高等科”食堂,吃了整整八年,在这期间他与室友打赌进行一个比赛,创下过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和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他在自己的小说《胸战》中描述说:“当啷!当啷!铃声振耳,午餐之时届也。一达李生之耳,即狂奔而出,直赴食堂,连食五碗,鼓腹而出。”俨然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梁实秋一生坎坷,但在“吃”的问题上从不含糊,自况为“治世之饕餮,乱世之饭桶”。王学斌在《民国底气》一书中这样形容他:“有钱时随心所欲,挥金如土,玩命地‘作’,穷困时独辟蹊径,别出心裁,花小钱照样能让盘中之物活色生香。”
梁实秋已是吃货中的佼佼者,但清华中还有人并不满足。赵元任妻子杨步伟在自传中写道:“清华本校里有两间大厨房,总是那几样菜,而自己家厨子也不好用,没几天元任就觉得厌了……我就和几个太太商量,何不***请几个好厨子,大家都赞成。”1927年3月14日,杨步伟聘请 “五芳斋”的厨师,在清华园大门前右方、南院对面的小河边开起一家饭馆,河上有小桥,故命名为“小桥食社”。
在封建气息尚重的北平,许多人对这“文君当垆”的做法并不赞同,但王国维长女王东明对这段往事印象十分深刻:“小桥食社供应的以南方菜点为多,我只记得有一种烧饼,香酥松脆,很像现在的蟹壳黄,与北京硬韧的芝麻酱烧饼一比,风味截然不同。”因为杨步伟太过热情好客,食社成本比收入还高,几个月之后就关张了。
除了杨步伟,物理学教授叶企孙同样是一位美食的提供者。1925年来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一个工友负责照顾他的生活。据叶企孙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都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的机会一同商讨学校的教育改革问题,被称为“北园7号饭团”。这个团体中还有金岳霖、叶公超等学界名流,算是“饕餮未必真名士”的典范了。 2006年以前的清华食堂直接以数字编号,从一食堂到十五食堂,知名博主“北角山妖”说:“当年五食堂、七食堂的茄子、六食堂的面食,严重地影响了大家对美食的品味。直到今天,吃烧茄子还一定要放蒜。”
但后来这些以数字编号的名字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八食堂被改成保龄球馆,现在是量子信息中心;九食堂被改成汽车系的实验室;十二食堂被改成乒乓球馆和学生就业中心。2006年以前,清华的1-2食堂为教工食堂,3-15为学生食堂。如今3、4、5、6、12食堂已不复存在,8、9、15食堂建筑尚存,但已改作他用。学生区仍在营业的老食堂有:7食堂(清芬园)、10食堂(听涛园)、11食堂(闻馨园)、13食堂(清青快餐)、14食堂(丁香园)。
在听涛园的墙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演变史:“1981年7月落成,原名十食堂,2006年12月更名为听涛园。……清风徐来之际,师生进餐之余,在此遥听林涛、坐观水波,意兴悠远。”
2006年十四食堂、风味餐厅分别改名为丁香园、清芬园,三、四、五、六食堂拆迁合并后的饮食广场、十食堂、陶园餐厅则用观、听、闻来命名,东西一线分别是观畴、听涛和闻馨。所有的新名字都经过了学校的精斟细酌,闻馨园源出《说文解字》中说的“馨,香之远闻者也”,清芬园取自“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石刻。
在此之前,教工食堂已分别被命名为荷园、寓园、南园、北园等。学校北部的几个食堂名称则形成了一个以花草为主的格局:紫荆、丁香、桃李、芝兰、玉树。
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健华老师说:“现在许多老清华校友回来找七食堂,问路上的学生,基本没人知道在哪了,历史感好像都没了。”这样感慨的老校友不在少数,工程物理系2002级学生郭宁在09年的人人日志中说:“挺怀念当初按数字排号的那个年代,简单、上口、好记,而且有历史感。不是我记不住新名字,实在是不想忘记老名字。能不能让毕业几十年的校友回来,还能循着名字找到那个当初承载了那么多记忆的地方?”
今天大部分的清华学子都无法理解老校友们如此深切的怀念,但是他们会记得清芬园改造前长长的队伍。2013年春季学期,清芬停伙,新来的三字班与四字班学生只知道路口围起的“南区学生食堂改造工程”,但却没有机会遇见那些一边背单词一边等小笼包的清晨了。
不过享受美食的时候,食堂的名字并不重要。我们记住的是桃李的煎饼和紫荆的铁板,是听涛的油泼面和玉树的空心挂面。即便澜园和寓园离宿舍很远,工程物理系2012级本科生吴平还是常常要去那里解馋,“澜园的水煮鱼水煮肉口感不错,寓园的陕西风味很地道,这两个食堂没有补助,在价格和位置上都没有优势,但偶尔还是会吃吃。” 教育研究院2013级本科生梁潇在研究生阶段进入清华,她对于清华食堂最直接的印象就是“种类多,可选择余地大”。后起的桃李与紫荆如今已是学生的重镇,“紫荆四层的口碑一直很好,西红柿炒鸡蛋、肉段、土豆都很不错,”她说,“做得好吃就是王道,但到了最后,吃出来的都是感情。” 在清华人引以为傲的事情当中,豆浆上印着的“产址:清华大学校内”应当算得上一件。
白天里繁忙的新民路和学堂路在入夜后归于宁静,驶入校园的货车也没有打扰到忙碌一天的学子们的好梦。园子里早餐的故事,就从送食材的大货车开始。
原先的十五食堂如今是豆制品、乳制品生产车间,所有大豆与卤水神奇的化学反应都发生在这里了。凌晨一点左右,工作人员穿着深蓝色的工作装,帽子、手套、防水靴,全副武装。夜里园子最香甜的地方就在这里,浓浓的豆香中夹杂着微涩的卤,经过几道加工和包装工序,在豆制品灌装间被加工成为我们捧在手里热乎乎的香醇的瓶装豆浆,在凌晨5点就已经送进各个食堂。
在清华,美食在生产线上奔跑的速度会明显快于其他地方,食品加工车间大多采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同时对于各个食堂的食材进行集中加工,保证美食的充分供应。
快要入夏了,纸盒包装的印有“清华冷饮”的自制冰淇淋已经入住食堂冰柜。鲜奶、饮用水、白砂糖、蛋粉、食用植物油……简单的食物配料,却搭配出清华人一整个夏天的记忆。清华食堂的冰激凌车间采用不锈钢全封闭自动化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2吨。
相比冰淇淋,怕胖的姑娘们或许更青睐酸奶和酸梅汤,2014年,食堂新推出了桂花酸梅汤,旺季的销量可以达到每天5000杯。酷暑难耐的时候,一杯酸梅汤一饮而尽,味蕾被酸梅狠狠地亲吻了一下。根据饮食中心2014年的统计,自制酸梅汤和酸奶的销量超过了食堂各类饮品总销量的70%。
饺子,同样欢快地奔跑在流水线上。每逢时令节气,饺子往往供不应求。2011年,饮食中心创建了饺子生产线,原先各食堂的饺子需要60余个职工才能供应,现在只要9人就能基本完成。 冬至时节,北方的同学们总吃着饺子里有股家的味道,此刻最温暖的事情莫过于咬一口皮薄馅足的猪肉大葱饺子,掏出手机给远在家乡的家人问一声“天凉多加衣”。
清华食堂的食材来源很广,我们极有可能吃到从自己家乡运送来的绿色食品。2005年6月,饮食服务中心在长白山地区设立了首个绿色食品采购基地,主要供应木耳,之后又先后在黑龙江庆安、内蒙古乌兰查布、山东蒙阴、宁夏中宁等地建立了12个基地。肉类、面粉、鸡蛋、土豆、胡萝卜等等原材料的直接供应使得清华食堂的物价一直维持平稳,2007年的新京报上甚至出现过《北大食堂菜价上涨,部分学生到清华吃饭》的标题。
“我记得那一夜入夏的紫操,亮着灯的小桥和月色正好”,《慧晓天下》主题曲《会笑的青春》如此唱道。在各食堂美食不断挑逗舌尖的人间四月天,夜色下的小桥前也排起长长的队伍,停着众多静默等待主人的自行车。从鱿鱼、蟹排到鹌鹑蛋和豆腐,它们从“嗞嗞”的铁板上被送入馋涎的口中,香味飘过小桥,流入月色。 有时候也会厌倦千篇一律的“中国第九大菜系”食堂菜,好在新食堂或是新菜品总能及时地安抚我们。
“下午四点半多我们就过去了,拿到了1号,终于等到啦!”生命科学学院三字班的李明茜说道。“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芝兰园小火锅从4月3日开始营业,备受同学青睐。“试营业第一天下午5点左右我们就去了,排号排了半个多小时还没排到。”她回忆说,“上周末晚上我们又去了,人太多了,坎坷的吃货路!”
李明茜与土木工程系的男友邱实都是美食的爱好者,用她的话说,“作为两个吃货,哪里出新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玉树二楼的菜品基本都吃过。”盘点玉树美食,她如数家珍:“夜宵推荐红豆汤圆,各种粥都不错,各类面点都软软的还不错。糯米鸡比较辣比较油,但是肉质很好。蘑菇包外形好。”
从吃香锅到老碗鱼,从去清青披萨到玉树排夜宵,李明茜笑着说:“食堂是我们的第二媒婆,自从两人在一起后,只要吃饭就一起吃,可以有效提高见面频率。我们在美食充斥的园子里相互陪伴着养肉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然后就辜负了我的体重。”
早在2001年,学校就有意将快餐品牌引入校园来适应师生需求。但为了保证价格的优惠,饮食中心在2002年开办了清华自己的西式快餐店,取一个清华的“清”字和青年的“青”字,命名为清青快餐厅。此后,参照永和大王的清青永和、参照必胜客的清青比萨、参照仙踪林的清青休闲餐厅以及芝兰自助餐、清青面吧、玉树风味快餐也先后出现在校园里。
“名厨进清华”和“中华小吃美食节”活动都在学生的强烈呼声中留下了一些保留窗口,近几个月在生权的微信公众号“艾生权”上,食堂上新的通知更是一条接着一条。校学生会生活权益部部长郭烨表示:“可能是之前报道的比较少,不过最近学校提供新菜品的速度确实在加快,食堂很用心。”
“和学校饮食中心的沟通渠道很畅通,有问题直接和老师反映,同学对于新增菜品的需求也会与老师沟通。” 郭烨这样说。今年的第一次校领导接待日上,生权提出了“食堂增加鲜牛奶供应”的提案。而当4月底清华104周年校庆的时候,纯牛奶已经躺在食堂的饮料窗口了。清华学子与食堂的交集里,从此又多出一袋温热的牛奶。 在清华,美食就是护身符,保护我们走到天涯海角,披荆斩棘,仍念念不忘。泛着油光的麻辣小火锅里翻滚着小肥羊的香味;脆皮炸鲜奶一口咬开,能不能甜点再甜点;老瓦罐里小葱浓汤的美味早已经包裹不住了……它们每天都在食堂的各个角落里等你,等待与热爱生活的你相遇相知。
从食堂好坏来看一个大学的质量,似乎是一个有些荒诞的剖析面,可你又不得不承认,当你回首大学时,总有很多记忆与食堂有关。那些呼朋引伴的声音,那条焦急等待的队伍,让所有的时光都变得可感。美食在变,食堂的位置和名字在变,穿梭而过的人在变,和食堂密不可分的青春故事却在每一个清华人的学生时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