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施罗逸多去世,境内大乱,重陷分裂。他的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
已经几年没有遣使往来,消息隔断,对天竺境内变乱,唐廷毫不知情。一日,他心血来潮,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印度。几年没消息了,施罗逸多可好?
唐太宗指派右卫长史王玄策,出使印度,会会他从未谋面的老朋友施罗逸多。
一念之差,把王玄策送入虎口。
唐太宗李世民。
王玄策和副将蒋师仁,带着三十名随从,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越过边界,来到天竺境内。
入境没多久,王玄策就发现不妙。前方烟尘滚滚,似有大队人马到来。迎接自己这么个小官,何必兴师动众?王玄策聪明过人、经验丰富,感觉不妙,提醒随从戒备。
待差不多看清对方阵型,玄策大惊:这哪里是来迎接,是要命来了!
对方军队猛扑过来,玄策边打边撤。几十个随从,撑破天相当于今天两个排的编制,又毫无防备,如何抵挡对方大军?
眨眼间,弟兄们溃不成军,全军覆没,玄策、师仁被俘,投入牢狱。
王玄策这才知道,天竺发生政变,施罗逸多已死,天竺重新四分五裂,陷入混乱局面。
玄策和副将师仁两人,在混乱中找到机会,冒险越狱。越狱的具体情况,王玄策后来写了一本书,叫《中天竺行记》,都有记载,可惜这本书后来散佚了。
重获自由的王玄策咬牙切齿:我等为和平而来,居然如此结局,道义何在?不报此仇,有何颜面回家面圣?
下令攻击唐使的阿罗那顺也想不到,这次轻率出击,看似无关紧要,却为带来了亡国的命运。
报仇!
一路长途跋涉,同甘***苦,王玄策和手下几十个弟兄,已经亲若兄弟、情同手足了。眨眼之间,本可回长安同享富贵的兄弟,死的死,亡的亡。他能不心痛,能不愤怒吗?
两人一路逃亡,流落到吐蕃境内——也就是今天的西藏,心下稍宽。吐蕃是大唐属国,唐太宗遣文成公主入藏,传为佳话,关系友好,世所流传。
吐蕃的首领叫赞普,当时的赞普,正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虽不是唐太宗的亲生女儿,但从名分上,唐太宗和松赞干布也算翁婿关系了。
松赞干布像。
这时候,摆在王玄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回长安,据实汇报,请求唐太宗发兵报仇,这么做不仅路途远,而且耗时长——更关键的是,他现在根本没脸、也没有勇气去见唐太宗!要么找唐太宗的准女婿借兵,联合其他大唐属国的力量,发兵报仇!
第一条路虽然难走,风险却小;第二条路路途近、效率高,难度却大:如何说服他们出兵?即便出兵,能否和天竺抗衡?万一失败怎么办?
王玄策剑走偏锋,亮出险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远隔千山万水。”王玄策道。
师仁道:“我听您的。下一步怎么办?”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五月,南亚次大陆之北,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已然有了些许春意,不那么寒气逼人了。
高原之上,一支大军,踏着春意,昂首前行。
近万人的队伍,虽然齐整,却有些特别——不,是很特别。
队伍明显分为两类,衣着、语言上,十分不同;更独特的是两名统帅,在士兵中显得有些另类。
士兵明显都来自高原,皮肤粗糙,黑中泛红,眼窝深陷,头发卷曲;两名统帅,却是黄肤阔脸,乌发黑眼,典型的中原人士。
两人不是别人,正是王玄策、蒋师仁。
苦心人,天不负,王玄策凭借自己的外交手腕和阅历资本,借来8000士兵。
借兵的资本,一是有赖大唐强盛、属国众多、威震天下,二是几年前王玄策就曾出使天竺,对环境比较熟悉,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
王玄策的第一目标,是希望自己的如簧之舌,能打动吐蕃的松赞干布,让他出兵,而非“借兵”。
出和借,一字之差,差别大了。
出兵,等于和天竺宣战,属于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借兵,那就是你大唐、你王玄策自己的事了。借兵给你,如果赢了,你还兵的时候,总得给点利息吧?你若输了,与我也没有多大干系,毕竟我没和天竺正面为敌,顶多搭上这1000兵马,也赔不多少。
1000兵马?没错,从唐太宗准女婿那儿,王玄策只借到了1000士兵。
明显是在敷衍,并非真心相助;这也说明:吐蕃不想得罪幅员辽阔的天竺。
领着1000人去打天竺?笑话。王玄策没有气馁,又生一计。
天竺北面的泥婆罗国,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在历史上素来和天竺不对付。这一点,外交官王玄策了如指掌。
而且,王玄策还了解一点:松赞干布不仅娶了文成公主,还与泥婆罗和亲,也从泥婆罗娶了一个公主。
也就是说,吐蕃和大唐、泥婆罗都有和亲关系。这么扯一下,大唐和泥婆罗也算“间接亲戚”了。
王玄策打起了泥婆罗的主意。
虽然是求人家,大唐的威风不能丢,要先震它一下。这是他的外交手腕:先从气势上压住对方,让对方有臣服之心,才能服服帖帖。
这种气势,当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大唐的威名、实力,让他有这种底气。
何况,吐蕃臣服于大唐,属大唐属国;松赞干布只能称“王”,而非皇;唐太宗属于统治松赞干布的“王中王”。
于是,打着松赞干布的旗号,仗着唐太宗“王中王”的威风,晓之以攻天竺之利,动之以不攻天竺之患,王玄策和泥婆罗王的谈判,比较顺利。
泥婆罗借了7000士兵。
加上吐蕃的1000人,8000余人的队伍,开向天竺。
即便是借了7000士兵的泥婆罗,也不敢相信,区区不到1万的人的队伍,能动得了天竺、动得了阿罗那顺。
奇迹真的发生了。
当时的天竺,四分五裂,依然按东西南北中区分。阿罗那顺篡夺政权的中天竺,正是王玄策的进攻目标。
王玄策十分清楚,靠自己这点兵力,硬碰硬,还不够阿罗那顺塞牙缝的。
天竺的军队,在冷兵器时代,有一个非常独特、威力十足的武器,堪称“冷兵器时代的坦克战车”。
——这就是象兵。所向披靡。
冷兵器时代的“坦克阵”——象兵。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想必对“诸葛亮七擒孟获”一集中,孟获的大象队伍印象深刻。和天竺比起来,孟获的象兵就是小儿科了。天竺,可是“象兵”的老祖宗。
想要以弱胜强,就必须打赢冷兵器时代的“坦克战车”。王玄策有把握吗?
成竹在胸。玄策找到了对敌之策。
任何破敌之策,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找到敌人的弱点。打蛇打七寸,找到敌人命门,弱可胜强,羸可赢壮。
强大无比的象兵,弱点在哪里?命门在何处?
王玄策慧眼如炬,看得清楚。
冷兵器时代的“坦克”,毕竟不是机器,是野兽。是野兽,就有受惊吓、不受控制的时候。这是个弱点,兽的弱点。
自恃有大象,目空一切、目中无人、不谙战术、不习谋略,这是天竺的第二大弱点,人的弱点。
后者比前者更可怕。
兽自大,尚可控;人自大,不可控。
象兵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天竺诸国,根本没把其他小国放在眼里;两军对阵,用不着废话,只消一群大象横冲直撞,对方必然溃不成军。实力对比悬殊,还考虑什么战术、谋略?
天竺也是文明古国,军事理论却不如同时期的大唐发达,这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用智谋以弱胜强,靠战术击溃象兵。王玄策熟读历史,对诸葛亮击溃孟获象兵这一战例,了如指掌。只消把诸葛亮的战术,照抄照搬,照猫画虎,即便模仿拙劣,对付天竺士兵也够了。
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以弱胜强。王玄策灵活多变的计谋、天竺兵闻所未闻的战术,收到奇效,连战连捷。
阿罗那顺哪肯善罢甘休,率领象兵,疯狂反扑。王玄策早有了主意,翻版诸葛亮,搞了个“火牛阵”,猛攻象兵。您想想,牛尾巴上燃着火球,能不红了眼?大象本来就怕火,见了火牛这不要命的阵势,能不惊慌失措?
象兵一乱,反受其害,天竺兵被大象践踏致死的,难以计数。
“火牛阵”一战,天竺兵闻风丧胆,玄策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中天竺,活捉阿罗那顺。
在中天竺取得的胜利,与其说是王玄策“一人灭一国”,不如说是大唐先进的军事文化灭了中天竺。先进和落后,有时候差距就这么大。
比大象更疯狂的火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