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是一种可贵的 情感 。
理解别人的不容易则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这世界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你拥有的条件
同事小夏得了奖金请吃饭,在 美食 城,每人一碗面,四个小凉菜,这顿饭下来100多块钱。
事后,有人说:“得了好几千奖金,请我们吃碗面,太抠了。”
张烨说:“不能说小夏抠,你看她每天中午自己吃饭都是凑合,都是买最便宜的盒饭。刚贷款买房,一个月要还10000多的贷款,老家父母都没工作没收入,靠她养活,父亲还有病,经常去医院。她太难了。”
听完张烨的话,那个说抠的人,低下了头。我们也都沉默了。我们都知道小夏的家庭情况,但除了张烨,谁也没有给她最深的理解。
这事之后,我就认定了张烨这个人不错,值得交。不为别的,就为她能理解别人的不易。
是的,100多块钱,是不多。有的人请客一个菜可能就数百,甚至数千。但对于一个经济拮据,背负巨大还债压力的人来说,花100多块钱请人吃饭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台词:“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具备你所拥有的条件。”
曾经在地铁里听一位老人说过最温暖的话,在一位农民工到站下车后,有位女孩子鄙夷地说:“那衣服脏死了,乘坐公***交通也不知道穿干净衣服。”
这时,旁边的一位老人说:“他何尝不想洗的干干净净,穿的体面上下班啊,只是他没那条件啊。”
如果那位下车的农民工听到老人这句话,我想,他心里一定会觉得特别温暖。
有一句话是“你没穷过,你不懂!”
你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可望不可及。
你以为轻轻松松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没有经历过别人所经历的,怎知别人的不易。正因为如此,理解别人的不易才显得可贵,因为理解,才会懂得。
换位思考,假如是你会怎样?
习惯理解别人的人,都懂得换位思考,站到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 。
前几天,印小天在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晚上上手拿奖杯兴奋地跳舞的视频刷屏,不少负面的声音:
“不至于吧,一个最佳配角,值得这样忘乎所以吗?”
“得个奖而已,至于这么高兴吗?”
其中一个网友“歪楼”:“一个正当红小生被人冤枉打女人,被圈里好友纷纷‘插刀’,多年都不能翻身,而今再次证明自己,经历多少心酸,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是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一个演员在被冤枉,从事业的巅峰一下子跌到低谷,他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折磨与煎熬?从低估中爬起,重新站起来,又经历了怎样的艰难?虽我们不能体会,但也可想而知。
他得到这个最佳男配奖杯太不易了。在收获的一刻情不自禁,放飞自我,也是情理之中。
在批评、质疑他人、看不惯他人的时候,如果能在自己内心问自己一句“如果是我会怎样?”
有一次去医院看病,有位病人左一句右一句问个不停,大夫一边开药一边耐心解释。药方开完后,病人还在问。大夫说:“还有人排队呢,若有不明白的,等我有时间再来。”病人不悦,嘟囔一句:“你们医生怎么一点耐心都没有呢?”
医生摇摇头,只能苦笑。其中一位患者对抱怨的那位患者说:“大姐,体谅一下吧,一天这么多病人,要是每个人都要问很多问题,医生都有问必答,嗓子也受不了。是您估计您也做不到。”
抱怨的患者红着脸出去了。
这个时候,令我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医生站起来朝那位患者鞠了一躬,然后说:“谢谢您的理解!”
换位思考,推己及人,是难得的修养,理解别人的不易,给予人性的体谅,是一个人最大的善良。
如果患者都能站在医生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每天要辛辛苦苦接待那么多病人,有怠慢不周的片刻,也都可以理解;如果医生都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体会患者的焦灼和痛苦,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医患矛盾?
相互的理解和体谅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自己内心就平和了,周遭也和平了。
听过一句话:“你没有经历过,自然感觉不到疼,但你不能把别人的疼痛当笑话。”感知别人的不易和痛苦,是一种能力,更是善良。一个人若不懂得换位思考,便没有***情能力,内心又何来温暖。
善良的人总能够体谅他人的难处,理解别人的不易,给别人阳光也明媚了自己。
我们要相信,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热爱生活,努力善待他人,自己也终将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