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水》 文言文翻译
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
经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
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一个老船夫听了这话,又嘲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
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①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
临:靠近。河:指黄河。
干:岸边。 ②山门:寺庙的大门。
圮:倒塌。 ③阅:经过。
岁:年。余:多。
④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曳:牵引。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⑤木柿:木片. ⑥湮:埋没. ⑦颠:颠倒,荒唐. ⑧河兵:水手. ⑨啮: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⑩臆断:主观判断 11已:停止。
2. 文言文《丁一世》的翻译丁一士
原文
里有丁一士者,矫捷多力,兼习技击,超距之术。两三丈之高,可翩然上;两三丈之阔,可翩然越也。余幼时犹及见之,尝求睹其技。使余立一过厅中,余面向前门,则立前门外面相对;余转面后门,则立后门外面相对。如是者七八度。盖一跃即飞过屋脊耳。后过杜林镇,遇一友,邀饮桥畔酒肆中。酒酣,***立河岸。友曰:“能越此乎?”一士应声耸身过。友招使还,应声又至。足甫及岸,不虞岸已将圮,近水陡立处开裂有纹。一士未见,误踏其上,岸崩二尺许。遂随之坠河,顺流而去。素不习水,但从波心踊起数尺,能直上而不能旁近岸,仍坠水中。如是数四,力尽,竟溺焉。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田侯松岩于滦阳买一劳山杖,自题诗曰:“月夕花晨伴我行,路当坦处亦防倾,敢因恃尔心无虑,便向崎岖步不平。”斯真阅历之言,可贵而佩者矣。 《阅微草堂笔记》纪昀(纪晓岚)
翻译
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他的本领。他让我站在过道里,我面向前门,他先站到门前外面对着,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对着我了。像这样反复了七、八次,原来(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一跳就飞过屋顶了。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应声跳过来。可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毁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斯开了一条裂纹。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里,顺流冲走了。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窜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窜动而不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如此跳跃多次,气力用完了。终于淹死在河里。天下的祸患没有什么比恃强逞能更大的。依仗钱财的人最终因为钱财而失败,依仗势力的人因为势力倒霉,依仗智谋的最终因为智谋倒霉,依仗气力的最终也因勇气力量而死。这是因为一旦有所凭仗,就会敢于涉险的缘故。我的朋友田侯,字松岩,曾在滦阳买了一支登山用的崂山杖,自己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这样的诗:花前月下你曾陪我处处走遍,路途坦荡也应提防不要失脚,岂敢因为有你就无所顾虑,故意涉足崎岖不平之地呢?这真是有历经世事之人的说出的至理,应该重视而时时谨记/佩服啊!(这真是具有社会经验的话,可以贯穿成链条挂带在身边,永记不忘的啊)。
3. 文言文 鳝救婢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于河。
翻译:
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经营鳝鱼面。他每天要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女仆人十分怜悯鳝鱼,每天夜晚,(女仆)偷偷从水缸里捞出一部分鳝鱼,把它们从后窗扔进河中,像这样做了许多年。 有一天,面店被火焚烧,女佣仓皇逃出,被火所烧伤,困在了河岸边。夜深时睡着了,等到醒来后感到伤口的疼痛减弱,连烧伤的部位也马上要痊愈了。仔细看伤口,发现有河中的污泥敷在伤口上,但周围有鳝鱼的行迹。她才知道:是从前她放生的鳝鱼来救她了。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于是停止营运,把锅拆除,将库存的所有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注释:
(1)以千数:意为用千来计算,即数千条。
(2)悯:同情。
(3)比:等到。
(4)业:经营。
(5)婢:女仆。
(6)周:周围。
(7)诸:之于(在文中用作代词兼介词)。
(8)滨:河岸。
(9)向:先前。
(10)罢业:停止营业,歇业。
(11)是:这样。
(12)累:积累。
(13)累年:许多年。
(14)纵:放走。
(15)始:才。
(16)困:困住。
(17)婢:侍女;此指女仆。
(18)扬州:今江苏扬州市。
(19)之:此指鳝。
要点引导:
1、选自《虞初新志》,清朝张潮编辑。所选故事的题材很广泛,一般都带有一些奇异的情节或不寻常的事件或人物。
2、在文言文中,词性活用是较为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后意义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上文“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中的“业”原为名词,指职业,句中活用为动词,解释“以……为职业”。
启示:
从婢的角度来说:好人有好报,应当乐于助人。
从鳝的角度来说:别人对你有恩,应寻找合适时机报恩,懂得知恩图报。
4. 杉苇刚柔文言文《杉苇刚柔》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夹岸相映:一边杉树参天,一边芦苇点水,杉苇朝夕相见.一日,其杉讥诮(qiào)其苇曰:“看你体如柔丝,性如流水,每每随风而舞,风东则东,风西则西,毫无刚气,何如我正直不屈,岂不快哉!”苇曰:“刚柔各有所长.吾虽懦弱,究可免祸;汝虽刚强,犹恐安身不牢.”
一日,飓风骤起,其芦苇左右掀翻,终无大害;而杉树早已连根拔起矣!
——选自《意拾喻言》he123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家庭教育
译文:
夹着河岸相映成趣:一边是杉树高耸参天,一边是芦苇轻轻点水,杉树和芦苇朝夕相见.一天,杉树嘲疯芦苇道:“看你身体像柔软的丝线,性格温吞如流水,总是随风而舞,风向东你便向东歪,风向西你就往西倒,一点刚硬之气也没有,哪像我正直不屈,多么痛快啊!”芦苇说:“刚硬和柔软各有所长.我虽然柔弱,却终究可以避开祸患;你虽然刚强,却恐怕安身不牢靠啊.”
有一天,狂风突起,芦苇左摇右晃,终究没有受到大的害;而杉树却早就被连根拔起了!
5. 翻译、禹庙文言文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
整体的是:
出河津县西郭门,西北三十里,抵龙门下。东西皆峦危峰,横出天汉。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至是,山断河出,两壁俨立相望。神禹疏凿之劳,于此为大。由东南麓穴构木,浮虚架水为栈道,盘曲而上。濒河有宽平地,可二三亩,多石少土。中有禹庙,宫曰明德,制极宏丽。进谒庭下,悚肃思德者久之。庭多青松奇木,根负土石,突走连结,枝叶疏密交荫,皮干苍劲偃蹇,形状毅然,若壮夫离立,相持不相下。宫门西南,一石峰危出半流。步石磴,登绝顶。顶有临思阁,以风高不可木,□□为之。倚阁门俯视,大河奔湍,三面临激,石峰疑若摇振。北顾巨峡,丹崖翠壁,生云走雾,开阖晦明,倏忽万变。西则连山宛宛而去。东视大山,巍然与天浮。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太华、潼关、雍豫诸山,仿佛见之。盖天下之奇观也。
下磴,道石峰东,穿石崖,横竖施木,凭空为楼。楼心穴板,上置井床辘轳,悬□汲河。凭栏槛,凉风飘洒,若列御寇驭气在空中立也。复自水楼北道,出宫后百步余,至右谷,下视窈然。东距山,西临河,谷南北涯相去寻尺,上横老槎为桥,□步以渡。谷北二百步,有小祠,扁曰后土。北山陡起,下与河际。遂穷祠东。有石龛窿然若大屋,悬石参差,若人形,若鸟翼,若兽吻,若肝肺,若疣赘,若悬鼎,若编磬,若璞未凿,若矿未炉,其状莫穷。悬泉滴石上,锵然有声。龛下石纵横罗列,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气阴阴,虽甚暑,不知烦燠;但凄神寒肌,不可久处,复自槎桥道由明德宫左历石梯上。东南山腹有道院,地势与临思阁相高下,亦可以眺望河山之胜。遂自石梯下栈道,临流观渡,并东山而归。
时宣德元年丙午,夏五月二十五日。同游者,杨景瑞也。
作者简介:薛瑄(1389-1464)河津(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字德温,号敬轩,明学者、文学者。明成祖永乐十九年考中进士,历仕几朝,官至礼部右侍朗。宣宗时授御史。因性刚直,不阿谀权贵,忤逆宦官王振,下狱论死罪,不久获释。英宗时拜礼部右待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与机要政务,能诗善文,风格淡雅。卒谥“文清”。学宗程朱,属河东学派,有《薛文清集》、《读书录》等著作。
题记:龙门:山名,又称禹门,如今山西省河津县与陕西省韩城县之间,形势险要,横跨黄河两岸,如同门阙。黄河中流从,故名龙门。相传大禹导河至此,凿以通流。两岸悬崖壁立,东西对峙,黄河奔流其间,波涛汹涌,出龙门一则一泻千里,气象十分壮观。
本文以奔腾喧豗的黄河为背景,状写龙门的奇崛险峭,赞颂了神禹的疏凿之功。作者用奇峭粗犷的笔触,勾勒出临思阁纵览所见景象的浩茫,气势的宏伟,境界的开阔。而对石龛等诸石形状的描写,却又极细腻、生动。这是一篇用大笔写大景的游记。作者着眼的不是一草一木、一水一石,而是景物的概貌,用大刀阔斧的写法,几笔便勾勒出来,不在形的惟妙惟肖,而在神韵和气势。例如“南望洪涛漫流,石洲沙渚,高原缺岸,烟村雾树,风帆浪舸,渺茫出没”,全是概括性很高的描述,但丝毫不给人抽象的感觉,反觉形象突出,画面完整,气势磅礴。与此相应,作者文笔遒劲,字字句句如刀刻一般。这些都给本文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特色
6. 翻译这篇文言文秋天的洪水按时到来了,众多的河流注入黄河。直流的水波这样的大,两岸和沙洲之间,广阔无边,分辨不清牛和马。在这个时候,河神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所有盛美的东西都在自己的身上。顺着水流向东行进,到了渤海。面向东看看不见水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抬头仰望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说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道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一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你的无边无际,我要不来到你的门前,那就危险了。我将永远会被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海神说:“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它们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与它们谈论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局限;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浅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广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泄流排放出去,虽然永无停止的时候,但海水却不见减少而流尽;海水不因季节变换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凭什么能自满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蚁穴存在于旷野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小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续连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末般的天下呢!伯夷辞让它而博取名声,孔丘谈论它而显示渊博,这大概就是他们的自满与自傲;不就像你先前在河水暴涨时的洋洋自得吗?”
时---按时
涘---河岸
辨---分辨
穷---穷尽
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贻笑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两个成语我都打上了
它以河伯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和作用因为受客观限制是有限的,因此,人不能自满自足,要不断开拓进取。
7. 丁一士文言文字词注解① 矫捷:勇武敏捷。
② 技击:指搏击敌人的武艺。超距:超高越远。
③ 翩然:轻快的样子。
④ 肆:店。
⑤ 酣:饮酒尽量,畅快。
⑥ 甫:才,方。
⑦ 虞:料想。圮:坍塌。
译文 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矫健敏捷,勇武有力,又学了搏击、超高越远的本领。两三丈高的地方,可以轻捷地一跃而上;两三丈宽的地方,可以轻捷地一跃而过。……后来路过杜林镇,碰见一个朋友,邀请他到桥边酒店中喝酒。畅饮之后,一同站在河岸上。朋友说:“你能跳过这河吗?”一士随即纵身一跃而过。朋友招呼他再过来,于是又应声跳回来。脚刚踏上河岸,没想到河岸本来就快要崩塌了,靠近水边陡直的地方裂开了一道缝隙,一士没有看见,误踏在上面,河岸崩塌了二尺左右,一士也随着掉进河里,被水流冲了下去。一士历来不会游泳,只是一个劲儿从波浪中往上跳,跳起来有好几尺高,但他只能直着往上跳,而不能跳往旁边靠近河岸,最后仍然落到水里。这样反复跳了好几次,一士就精疲力竭,再也跳不起来,竟被淹死了。
大凡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倚恃更大了。自恃有钱财的人最终因为钱财而败落,自恃有权势的人最终因为权势而败落,自恃机智的人最终因为机智而败落,自恃勇力的人最终因为勇力而败落。这是因为有所倚恃的人,常常敢去冒险的缘故。
8. 文言文《蒹葭》的翻译蒹葭《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注译:
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的“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变成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即水的对岸。方,边
遡洄(sù huí)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遡洄,逆流而上。遡,通“溯”,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
凄凄:(通“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
晞(xī):晒。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坻(chí):水中的小沙洲。
采采:茂盛的样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涘(sì):水边。
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之:代“伊人”
今译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