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乌克兰局势
乌克兰发生的一切,其实是欧美联合应对俄在地中海、中东的进攻。
前一阵子俄提出叙利亚问题的新决议,及普京明确提出支持埃及军人参加竞选。这一切显然是俄罗斯经过精心策划的。乌克兰局势的加速恶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乌克兰的事,则是欧美的贴身战术。俄在叙利亚得分之后,欧美很不舒服,地中海是欧洲大门户,而俄一直控制地中海东岸。俄不能失叙利亚就是保障俄在地中海利益。在角力过程中,由于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明确支持俄而使局势急转直下,欧美动手的念头被迫被打消后,一直忍着呢。在此之后,埃及由于俄的介入出现另一种可能,可能出现一个中性的埃及政府的趋势在加强。这是欧美不能容忍的。在这种局势下,欧美借用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两个大意:一、乌克兰加入欧盟问题;二、总统权限问题的修改。被欧美抓住机会,暗中转明里地发力支持反对派。
而在此之前,俄由于奥运会不能作出剧烈的动作,而影响奥运会,如果作出过激动作,西方集体抵制的可能就会出现。而通过这次奥运会重树俄新形象的计划就会完全失败,俄不惜代价搞这个奥运会就是为俄重新崛起,俄只能忍气吞声。欧洲与俄永远不可能走到一起,这是历史原因、地缘因素导致的。
俄在地中海、中东得分后,欧美不反击是不可能的。
从在地缘上,克里米亚这个地方,一直是各大势力争夺的焦点。而黑海的最佳港口在乌克兰,俄黑海舰队又驻在乌克兰。从黑海向波罗的海然后到地中海,这条线路一直是前苏联向欧洲进发的线路,且是最重要的线路,乌克兰是俄崛起的基石。?乌克兰动荡是掐断俄的一条最有效途径。
另一个大背景是美实力下降,欧洲大国,特别是德国在调整国家战略。这次德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出力与美旗鼓相当,在于德国是根据现时国际局势在作筹划。德国通过此举,有意加强在欧洲的权重的意图是明确的。特别美国无力也无意强力控制倭寇表现,使德国受到鼓励,德国调整国家战略的步伐在加速。
而乌克兰又处在如此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乌克兰的态度及决策选择对欧美俄都是至关重要。因此,欧美利用俄召开奥运会时机、利用俄在应对乌克兰局势上的迟疑,利用俄的失误,导致乌克兰局势到这个样子。俄提出的150亿美元的援助反而加速这个争夺进程。如果从经济角度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看乌克兰局势的走向。如果俄失去乌克兰,则对其它国家的影响是深远的,那么后果是严重的。如果不打起来精心去应对,则可能西方在其它下一步的动作可能随时出台。目标是危机的转嫁。
欧美当然是支持乌克兰现政府的,美国要给10亿美金的援助,武器暂时就不给了,但军事技术上现在是联盟关系了,美国派航母到地中海转转,给乌克兰打打气,俄罗斯怕了吗?笑话!乌克兰信了吗?难。至于欧洲?自己日子都不好过,说是要给援助的,大概又是空头支票吧。当然欧美叫嚣要制裁俄罗斯,有意思的很,能制裁到什么程度?做个样子骗骗乌克兰现政府,骗骗相信民主自由的人们而已。先想想欧洲如何摆脱俄罗斯的能源控制吧!
乌克兰现政府,呵呵,开始搞什么近卫部队了,主要从退役士兵中招,管用吗?乌克兰,最终必然是政治解决,不过如今的克里米亚独立投票一定是会进行的,也一定会通过的,只是俄罗斯何时吸纳,这可是一颗大棋子!俄罗斯正在看欧美的出牌呢。
至于乌克兰自己,这是一个历史上被周围强国撕裂的国家,东西二个乌克兰,天然的不同,特别是宗教、文化的差异是致命的!欧美实际上谁也无法真正地全面控制乌克兰,乌克兰也无法全面地倒向任何一方!这就是乌克兰的命运!
中国如何表态?一个原则:平衡。即乌克兰的一切是事出有因,这是向着俄罗斯的。希望各方克制达成政治解决的方案,这是对俄罗斯运用武力的反对。
现在,持续动荡的乌克兰局势已把美俄的角斗拉到了台上。双方舌枪唇剑、挥拳擦掌,正准备着最后的摊牌。在黑海,美国第六舰队的航母群与俄罗斯的黑海舰队隔岸对峙;在克里米亚,俄罗斯重兵掌控战略要地;在乌克兰周边,俄罗斯装甲集群、空中战鹰,虎视基铺,随时突击。美俄面对面角斗,克里米亚“公投”,谁又成了这场乌克兰危机的赢家?中国的“无为与静观”又能最终收获到什么?
在这场美俄的地缘利益角斗中,中国的战略家从乌克兰危机的态势中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军工利益。美俄相互经济制裁,乌克兰军工解体,中国市场成了它们自我救赎的港湾。莫斯科被制裁的油气也许会更多转向中国,同时西方的撤资对俄所形成的投资真空也可能被中国趁机填补
事实上,中俄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低成本的制造业和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对方需要的。欧洲如若减少俄罗斯的油气,正好填充中国市场巨大的需求。所以,中俄战略背靠背,使着普京根本不惧美欧的经济制裁,关键时刻,中国可以帮助他渡过难关。不要油气,中国要;撤离投资,中国来。
除此之外,乌克兰危机也还可能给中国带来以下两大好处。首先,俄罗斯可能会扩大对华能源出口及其军售。其次,乌克兰工业将可能因为克里米亚的独立而分崩离析。乌克兰曾经是前苏联的重要军工基地,在世界军工产业格局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局势持续动荡,乃至脱俄入欧,其航空航天造船及动力技术就可能被扩散,收购到中国来。从乌克兰军工部门的肢解中收购它们扩散、贱卖出去的军工技术,这将是中国求之不得的一笔大买卖。
再者,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动荡也还造成美国亚太重返战略重心的摇摆,或者使其更难实施起来。美国在欧亚两线作战,很可能顾此失彼、两头落空。对此,美国《国家利益》警告道:在国际危机链中奔忙不止的美国,有可能因为自己战略定力的不足,使北京成为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受益者。与克里米亚的命运相比,中国的崛起显然要重要得多。美国应避免深陷到乌克兰危机之中,而消减自己对这个重中之重的应对能力。中国和俄罗斯现在不是盟友,但美国加剧乌克兰危机,将会使莫斯科别无选择地只能与北京建立更牢固的关系,包括签订更多的高技术军售合同,乃至外交上支持中国岛礁上的领土要求。即使美国夺取了这场乌克兰危机的胜利,也将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胜利。因为从俄乌获得更多军工技术的中国将由此变得更难遏制起来,同时美国的亚太重返也不可避免地被中国增长的军力逼退到大西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