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王熙凤做了什么导致林黛玉一进贾府就被王夫人讨厌?

王熙凤做了什么导致林黛玉一进贾府就被王夫人讨厌?

很多《红楼梦》读者都不明白: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尚无行事为人就遭到了王夫人明显的抵触与反感?究竟是怎么回事?黛玉不过是个孩子,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王夫人一个成年人,何苦要为难一个可怜的孤儿?今天我就带大家来探究分析一下王夫人见到黛玉心情不爽的原因。

贾母情切忘身份,惹恼一旁是非人

先看黛玉进贾府的原文段落:丫头们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才刚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栊,一面听得人回说:“林姑娘到了。”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在我们看来,这个情景再正常不过了,失去母亲的外孙女,千里迢迢投奔了来,作为亲外祖母的贾母,由外孙女想到自己的女儿贾敏,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贾母顾不得尊者辈分,竟主动迎了出来。

但是,贾母主动迎出来的这个动作,对荣国府这种礼教森严的侯门公府来说,是很夸张的。品级和辈分极其被重视。贾母是黛玉的长辈,按照传统正规的斯见礼仪,也该是贾母端坐在高堂等着黛玉前来叩拜,行完大礼之后,再与外祖母互叙骨肉亲情。

贾母很少有这样反应过度的举动,素日里,除了北静王妃和南安太妃、以及诰命夫人级别的人物驾临,谁能惊动起贾母起身相迎呢?即便后来薛姨妈一家来荣国府,贾母也是稳若泰山,端坐不动的,还是薛姨妈主动过来请安问好。贾母也只派了丫头传话过去:“薛姨太太只管在这里住下,这样方显得大家亲密些。”充其量也不过是寒暄而已。

前尘往事浮上心,耻辱羞愧“木头人”

而黛玉的到来,却让贾母情切难抑,不顾尊卑礼仪,竟主动扑迎出来接外孙女。这种情景竟让王夫人恍惚间想起了贾敏未婚时在荣国府里的情景。

彼时的贾敏,是何等的金尊玉贵、盛气凌人?被贾母万般宠爱,凡起居坐卧都被贾母细细盘问挂在心上,其所到之处也均是众星捧月,极尽奉承。王夫人唯恐照应不周,百般小心谨慎,饶是如此,依旧被贾母嗔怨“浅责”照应不周。

这哪里是什么小姑子?竟是半个婆婆了。因自己不通文墨,又不怎么认得字,更不懂诗词歌赋,故很难与贾敏说得上话。未曾开言,便先露了怯,唯恐言语鄙俗,惹这位大小姐暗里笑话。索性默默无闻也就罢了。岂知,少言寡语竟又成了不是,不被婆婆喜欢,还说自己是个不讨喜的“木头”。

回想起自己当年在家做姑娘时,虽不敢如凤丫头这般放诞无礼,不顾体统,却也是个爱说爱笑、言语无忌的“响快人”。如今来到这府里,竟活成了一个夫君不喜、婆婆不爱的“木头人”。一腔哀怨不敢诉说,亦不敢表露分毫,唯有把难言苦楚交付于佛堂菩萨了。

王夫人想到此处,不觉心下凄然、隐隐痛楚不止——恰见贾母紧搂着黛玉,正哭得伤心悲切,王夫人也便“顺势应景”落下泪来……

凤姐殷勤问寒暖,更添心头一层恨

以贾母此时的情形,日后必会将黛玉视若珍宝。从此,宝玉竟不再是贾母心中“一枝独秀”,而是要与黛玉“平分秋色”了。虽王夫人克己复礼、涵养高深,然,女人毕竟是女人,女人的心思和妒忌,虽瞒得过别人,却骗不过自己。

原本贾母对黛玉情切如此,就已经引得王夫人妒忌不满,偏偏凤姐又热情过度、极尽谄媚奉承,更添了王夫人一层恨妒。原文如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顽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风亲为捧茶捧果。

黛玉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完了不曾“?熙凤道:“月钱也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

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

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贾母冷眼望见王夫人问及“月钱发放,又关乎缎子的事。”心下便不大爽快,暗忖道:“这会子偏问这些话,这种话,几时问不得?这分明是看我疼爱林丫头,心里不自在了,忙不迭转移话题罢。”

而此时的王夫人,亦觉得面颊热上来,刚才凤姐问及缎子的事,竟是没有的。恰说明自己对外甥女,“不用心”,“准备好的缎子”竟是不存在的。偏那凤丫头,又把此事呈在老太太面前来,明显在揭发自己疏忽,竟不曾亲自“验看”过。

王夫人不禁有些恼羞成怒,却又不好发作的,只好强作笑颜,反击道:“有没有,什么要紧?也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做衣裳啊!”

即便如此,王夫人心中依然愤愤难平:这凤丫头,竟不能体察我的心意,就只顾一味哄老太太开心了。就算没有我“之前”说的那两匹段子,你也随手拿出两匹来,替我圆过去。任意两匹都可以当做是我“特意”备下的,何苦非要在这里撕我的脸?

可惜,凤姐并未真正领会王夫人的意思,还依然沉浸在对林妹妹无微不至的“关照”中。

仅仅是这两件事,就足以让王夫人感觉黛玉是个“惹事精”了。没想到,更过分的事还在后面——

黛玉无意一席话,正中舅母忌讳因

贾母吩咐王夫人与邢夫人带着黛玉去拜见两位舅舅。王夫人先携了黛玉去自己家。原文如下:

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待姊妹们却是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一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有得沾惹之理?”

王夫人最忌自己儿子“不务正业,不爱读书,只喜欢在内帷厮混”的名声在外。尤其不愿被当初那个处处压自己一头的小姑子贾敏知道。结果,听黛玉这么一说,贾敏不但知道,还知道的相当“彻底”。王夫人在贾敏面前那点仅存的虚荣与自尊,竟也被扒得一丝不剩了。

一不做二不休,雷池何须问缘由?

王夫人勉强掩饰住内心的不悦,解释道:“你不知缘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三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