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赵括没用,而是自己命不好,第一次上战场就遇到了死神白起!
孝成王让赵括去打秦国,赵括一上台就把重要的部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又开始改变军中制度,抛弃了廉颇的防守战略,打算开始积极进攻,他要主动打秦国,秦昭王知道以后就命武安君白起率领一支增援部队,白起来了,可没告诉赵括,偷着来的。
本来赵括信心满满,后来看到了白字的旗帜,赵括就蒙了,因为白起战战必胜,战胜必屠,白起就跟死神一样,他来了赵军都傻了,赵括可没想到对手是白起,看到白字的旗帜,马上就要退兵,他先跑了,军队也都跟着跑了回去,他以为退回去就安全了,可惜他遇到的是白起,最后赵军惨败,四十万人被骗到长平全部活埋,二百四十人放回了赵国。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喜欢谈论军事,觉得这天下没谁能比得过他,他也经常跟自己的父亲谈论军事,他的父亲也说不过他,父亲死后,赵括继承了家业,因为会说,说的还挺对,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一传十十传百的就传开了,说秦国害怕赵括,这种流言很快就传到了孝成王的耳朵里。
当时孝成王就想,也对,毕竟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像他爹呗,既然他熟悉兵法,那就让赵括取代廉颇,改变现在的这种局面,想着想着,就下了旨意,让赵括前往长平替换廉颇做主帅!
当时也是有人劝阻的,廉颇干得好好的,怎么说换就换了呢,换就换了怎么还换赵括了,赵括虽然懂得兵法,但是没带过兵,只看过书,不懂得随机应变,怎么能用这么个人呢?可惜没劝住,孝成王还是任命赵括当了大将。
包括赵括的母亲也去了宫中,劝孝成王,说赵奢在世的时候就说过,不能让赵括带兵打仗,看书多,不懂得灵活运用,从来没把打仗看作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就是随随便便的跟别人谈论谈论!绝对不能让他上战场,怕家庭受到连累,可惜孝成王认了死理,非赵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