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楚王击鼓文言文

楚王击鼓文言文

1. 《王郭击鼓》原文,译文,注释

原文: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翻译: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来就有乡巴佬这个外号,说的话也是土话。晋武帝召来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技艺的事,别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只有王敦一点也不关心这些事,无话可说,神态、脸色都很不好,自称只懂得打鼓。

武帝叫人拿鼓给他,他马上从座位上振臂站起,扬起鼓槌,精神振奋地击起鼓来,鼓音急促和谐,气概豪迈,旁若无人。满座的人都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注释:1、楚:中原人把南方人看成楚。王敦(字处仲)本是琅邪郡临沂人,语音不同于中原,一概都被说成楚音。

2、伎艺:技艺,这里指歌舞。鼓吹:指鼓箫等乐器合奏。

出处:《世说新语·豪爽》,宋朝刘义庆撰

豪爽指豪放直爽。魏晋时代,士族阶层讲究豪爽的风姿气度,他们待人或处事,喜欢表现出一种宏大的气魄,直截了当,无所顾忌。本篇所记载的主要是气概方面的豪爽。他们或者一往无前,出入于数万敌兵之中,威震敌胆。

扩展资料:

这则小品通过击鼓的细节,为我们勾勒了王敦强悍豪迈的雄风。

文章前面三句交待王敦平的音容笑貌:“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操一口土里土气的南蛮乡音,看起来像个呆头呆脑的乡巴佬。这副模样夹在一群风雅的名士中间,使他看起来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接下来的场面更让他难堪:晋武帝司马炎召集当世贤达一起谈论歌舞艺术,每个名士都侃侃而谈,大家对艺术似乎无知不知,举止都很优雅,谈吐更是从容,唯独王敦“都无所关”——他对人们谈论的艺术都没有涉猎过,不只看上去像个粗人,他的艺术修养也很粗鄙。

作者用“意色殊恶”写尽了他的尴尬,“殊恶”是说他的样子特别难看。像王敦这么要强的人,怎能忍受这种被人嘲笑和蔑视氛围?一股倔强之气鼓动着他自告奋勇地说:“知打鼓吹。”武帝马上命令人拿鼓给他,在这种场合要为名士们击鼓,大家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意在逞强,可能出丑。

没想到等鼓一送来,憋了一肚子气的王敦马上“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你看他那“振袖而起”的 *** ,那振臂“扬槌”的强劲,那“神气豪上”的气概,那“旁若无人”的自得,再听他那“奋击”而出的雷鸣鼓声,那“音节谐捷”的隆隆音响,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雅士惊呆。

他们由衷地“举坐叹其雄爽”。转眼之间,王敦由一个被人鄙视的粗人,变成了一个被人仰视的豪杰,由一个被冷落一边的莽汉,变成了人们所注目的焦点。整个皇宫都响彻了他“奋击”的鼓点,整个会场他成了主宰的中心。

抑扬顿挫的行文手法,跌宕起伏的篇章结构,简洁峭峻的刻画艺术,文章只用寥寥八九十字,就把这位雄豪的壮士描写得栩栩如生,把那些文弱书生反衬得像小白脸。我们不得不赞叹王敦男子汉的豪气,更不得不佩服作者技巧的高明。

搜狗百科—王敦击鼓

2. 文言文——击鼓戏民(译文)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楚厉王与百姓约定,如果遇到了敌情,就击鼓为号,召集大家前来守城。

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猛敲。百姓们听到鼓声,都惊慌地跑了过来。楚厉王连忙派人制止,说:"我喝醉了酒,击鼓和身边的人闹着玩。这鼓打错了,请大家回去吧!"

百姓们一听都回去了。

过了几个月,敌人真的来入侵了,厉王赶紧击鼓发出警报。但百姓以为厉王又是在跟大家闹着玩儿,因而没有一个前来守城。厉王只好更改了原来的命令,重新申明了报警的信号,老百姓这才相信。

寓意: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3. 文言文 幽王击鼓

原文

周宅酆、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寇失真寇者也。

注释

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

②近戎人: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

③为葆于王路:在大路上修建碉堡。为,修建;葆,同堡;王路,大路。

④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⑤即:如果

⑥当:同尝,曾经。

⑦骊山:今陕西临潼东。

译文

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如戎人来到(丰镐),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来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人们喧哗马儿嘶鸣,褒姒非常高兴,笑了起来。幽王想让褒姒笑,于是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这是因为没有敌人而放过了真正的敌人。

扩展

“幽王”及其他。周朝分西周与东周两个时期,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君主。姓姬,名宫涅,因为生前昏庸,死后被谥为“幽”,故称周幽王。古代君主死后,都要根据他生前的业绩行事、品德好恶给他一个谥号。如周朝开国君主姬昌,治国有功,故谥为“文”,也称周文王。又姬发,因灭商朝,武功卓著,故谥为“武”,世称周武王。又,隋朝杨坚,因生前残酷暴虐又阴险,故死后谥为“炀”,世称隋炀帝。

4. 幽王击鼓文言文的中文翻译

幽王击鼓

周宅丰、镐,近戎。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译文:

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时候)远近都能听到,假使戎人来到,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来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来到,衰姒非常高兴,笑了起来。幽王想让褒姒笑,因此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来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之下,被天下人耻笑。

5. 《王郭击鼓》的原文,译文,注释,谢谢

王大将军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言伎艺事,人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缒奋击,音节诣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句坐叹其雄爽

译文

有一次,晋武帝与群臣在谈论乐技,只有王敦坐在一旁表现的很不屑。武帝便问他会什么技艺,王敦说他只会击鼓。

于是,晋武帝叫人把鼓拿过来,王敦当场演奏,鼓声隆隆,像狂风暴雨,及其豪爽大度,令人叹服。

注释:

1.田舍:即田舍翁,也就是今天俗语说的“乡巴佬”

2.槌(chui):敲打用的棒,一头大,一头小。此处指指鼓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