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救心丸笑话

救心丸笑话

1.南北大街东西走,十字街头人咬狗,

拣起狗来砍砖头,倒叫砖头咬了手。

有个老头才十九,嘴里喝藕就着酒,

从小没见过这宗事儿,三轮儿拉着火车走。

哎!您听这象话吗?!

今天啊,我给大家说段单口相声,这里面啊就有这么一个不象话的人。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呢这事啊发生在清朝时候。说呀有这么一大财主,家财万贯,在北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这老头呢,有俩儿子,大儿子不管办什么事都十分的沉着冷静,为人非常的干练。这老二呢?为人到还可以,就是有个小毛病,好和口小酒。他好到什么分上呢?他把那床头上吊一个酒葫芦,晚上睡醒了就打开葫芦喝几口,上厕所也不好好上,把厕所门口放个酒坛子,上完厕所他都得喝上几口!!!

就这么着,他是天天喝天天醉,天天醉天天喝。

终于有一天啊,老头子不行了,得了重病,马上就要咽气了。他把俩儿子叫到跟前,嘱咐完了后事,把大儿子单独留下了,和老大说:“我就要不行了,我临终最大的心愿就是叫你弟弟把酒给戒了,咱们家纵是有万贯家财也经不起他这个喝法啊!!!”老大点头称是。老头子说完就死了,俩儿子把老头的后事办完,老大就开始着手给兄弟戒酒。有人和老大说啊,老二这是撞上酒魔了!!!得请老法师做法驱魔,老大就相信了,叫我说啊,这就是病急了乱投医。花重金请了一帮法师,没成想这帮人是一帮二把刀啊,整天在家里念那个《葡萄经》。那位问了什么是《葡萄经》啊?其实就是骗子念的那:“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啊,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念唱)其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些什么!!!

就这么着,驱魔没成功,叫老大把那些人轰出去了。又有人说老二这是身上招酒虫子了,得晒酒虫子。三伏天呢同志们,就把个大活人用绳子吊起来晒啊,那受得了吗?甭管受的了受不了,老大是真下狠心了。结果还是不行。又不了了之了。

要不说呢,还是老大聪明,他叫人找了口大海缸,这位又问了什么是大海缸呢?大海缸就是早年间五六个壮汉才能搬动的大水缸。说找这么个大水缸干吗呢?您别急啊,听我慢慢讲啊!!!老大弄这大缸装进去满满一缸陈年好酒啊,装好了就把老二仍进去了,还弄了口大磨的磨盘把口给盖上了,然后又贴上封条,封条上写着:“哥哥上封只为戒酒,封起酒戒醉死活该”。这弄好后就走了,这可把老二高兴坏了,终于可以大喝一顿了,他在里面一边喝一边还唱:“醉死我不要紧啊,埋在那酒坊边呀,闻这大曲的香啊,我快乐就似神仙啊”!!!(唱),您听听这词还不错。可是老二他媳妇在家坐不住了,这要是把当家的醉死喽她还活不活啊!!!连夜就跑到那水缸边上,敲敲水缸,“当家的,你没事吧”?老二一听老婆来了,还乐了,“嘿嘿,老婆大哥封条不必开,你若是还有夫妻情,给我拿块咸菜来”!!!

他老婆一听 嘿!!!你怎么还喝呢?

2.军阀韩复渠之老子

我说说,您听听。

说这个韩复渠啊,老家是河北霸县,在家是个大孝子,后来到了山东当上了土皇帝,可是还是不忘本。

有一次啊,韩复渠他老爹过生日,韩复渠为了叫老爷子高兴,特意叫人呢把老头从河北老家接到山东。在自己的府内是大摆宴席,又是唱戏,又是杂耍。把老头高兴坏了,一时兴起,非要叫唱戏的来一段《关公战秦琼》,这咱就不说了,因为侯宝林老先生曾经说过,今天咱但讲讲韩复渠他爹这一段。

要不说呢,有什么样的儿子就有什么样的老子,这韩复渠他老爹刚到韩复渠的府上是看什么都稀罕,老头过生日当天呢,韩复渠打电话统治山东境内的乡绅贵族来给老头祝寿,老头子看见儿子打电话,就对这电话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玩意怎么还能说话啊?这真是:“黑黑一间房,轻易不开窗,你去摇一摇,捉你里面藏啊”!!!(老式电话,通过摇手发电)。老头子看儿子几个电话家里就来了那么多人,再几个电话家里就摆上了酒席,心想这可是个好东西,对着它摇一摇,再喊两句就能有好吃的啊,这可了不得啊!!!

老头子过完生日就和儿子说:“小子,你的孝心老子知道了,爹啥也不想要,你就把桌子上的小房子给爹带回去就行了”!!!韩复渠不知道老头子是什么用意,也不好多问,就把电话给了老头子。就这么着,老头抱着他的宝贝回了老家。

结果我不说大家也明白吧!!!

3.军阀韩复渠之“小道”“大盗”

一九三0年,蒋介石调韩复渠到山东省任主席。到了山东后,韩复渠被人们戏称为“韩青天”。因为他经常坐在省政府大堂上审问盗窃犯、毒犯、赌徒等各种刑事案件,对司法越俎越庖,而且他审案并不根据法律,全凭个人喜怒,任意胡为。他审案时,两旁站立着执法队军法官等,他点名让犯人站在堂口,定睛看一、二分钟,给犯人相面,观气色,不多开口。他用右手向下一掳,再把手向右边一伸摆,执法队兵士就把这个犯人拉到右边站着,用准备好的行刑汽车拉去枪毙。如果他右手向上一掳,再把手向左边伸摆,执法队就把这个犯人拉到左边站着,这是被认为无罪,准备释放的。不管有多少犯人,他都这样相面、观气色、掳手示意完事。

有一次,山东省政府参议沙月波雇用的一个叫小道的听差,当时才十五岁,沙参议派他去省政府给秘书长张绍堂送信,当时正值这位“韩青天”坐堂审问一批盗犯。小道一时好奇,站到大堂右边看。执法队竟把这个看审案子的小听差也推上行刑汽车。这个孩子吓得大声喊叫:“我是送信的!”韩复渠听见就问什么事?执法兵说:“报告主席,他说他是送信的。”韩立即回答说:“送信的也该枪毙!”原来“韩青天”错误地认为是他是给土匪送信的。孩子吓得再也说不出话来,就这样被糊里糊涂地被拉出去枪毙了。事后,沙月波等到吃午饭时,还不见小道回来,就向省政府秘书长张绍堂询问,正值这个时候,军法处核对死者名单,却多了一具尸首,经查明之下,证明是误将小道杀了。沙月波获悉后,连忙带同小道的母亲哭到了省政府找韩复渠,说执法队误将小道推上汽车枪毙了。“韩青天”笑了一笑说:“现在他是小道,如不杀掉他,将来就是大盗!我也不叫沙参议为难,给他娘五百块钱过日子吧。”事情竟然就这样了结了。

你说这人整个不一混蛋吗?

4.军阀韩复渠之审粮案

韩复渠让人猜不到的不止一件事,还有山东粮食案,韩复渠的做法就更是让人无法理解了。

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战乱之中,各方军阀不断的搜刮百姓,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处在“韩青天”管辖下的山东省更是民不聊生,各地*商趁机囤积居奇,将粮食价格抬得高高的,让百姓更是叫苦连天。

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军阀为了休养生息,都严令粮商不得肆意涨价,违者,以军法从事。但是利之所在,人之所趋,粮商们为了发财,仍然是偷偷的涨价,结果有许多倒霉的粮商被查到,枉送了一条性命。

在山东省,也抓到了几个偷偷涨价的粮商,并立即押到城郊执行枪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韩复渠正在他的主席府和姨太太们打麻将,听到来人报说,竟然一下子跳了起来,连鞋也顾不穿,光着两只大脚丫子,拉过来一匹没有配鞍的马,上马之后打马狂奔,直奔城郊法场。

当韩复渠赶到的时候,行刑队正对几个瑟瑟颤抖的粮商举起了枪,韩复渠急忙高声喝止,然后跳下马来,亲自给几个惊魂未定的粮商松开绑,并对他们说道:“几位,韩某人招待不周,让几位受惊了,这都是我韩某人的过错,我向几位赔礼,还请几位不要计较。”

几个粮商目瞪口呆的看着韩复渠那张怪脸,几疑自己身在梦中:“韩主席,你不枪毙我们了?”

“我怎么会枪毙你们呢?”韩复渠哈哈的大笑起来:“你们为山东百姓运来了粮米,山东父老同感大恩,我老韩再不地道,也不能恩将仇报,枪毙你们吧?这都是我手下人不懂事,怠慢了几位。”

“可是韩主席,”粮商们苦着脸说道:“我们私自抬高粮价出售,违反了主席您的军令啊。”

“哈哈哈,”韩复渠仰面大笑起来:“不就是涨个价吗,涨,涨,涨,你们随意的涨,想怎么涨,就怎么涨,谁敢难为你们,就是和我韩某人过不去。”他大声地吼道。

其实现在人们还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

5.我被盖你被,你毡盖我毡。

你若有钱我共使,我若无钱用你钱。

我若犯事进号子,你到里面和我拌。

你若犯事进号子,我天天给你送盒饭。

你依此誓时,我死在你后;我违此誓时,你死在我前。

老话说的好呀,“人心歹,狗不吃”您听听,人要是不安好心老想着自己占便宜,那狗都不待见。

这不嘛,前两天,我们茶舍有一位,也别说是谁了,演出的时候偷奸耍滑,两个人在后台拌了两句嘴,到台上就出了事儿了。

那天说的对口八扇屏,到了该说小孩子了,捧哏的一犯坏,心说,你跟我争?我把你撂在台上。您说这叫什么人品。

本来该他说,您就拿我当个小孩子吧,他没说,张嘴说“您啊,就把我当个小女子得了”

逗哏这位把小孩子的词儿刚过了一遍,张嘴就要说,一听他说‘小女子’,当时就愣了,怎么?打祖师爷穷不怕那会儿,就没这么一番啊,怎么办呢?不能这么干着呀,心里恨得慌,咬牙想,‘行,小子,你想恶心我,好,让你看看大爷的真能耐’。真聪明,脑子转得快,现抓了两句,张嘴就说了。

‘小女子你可比不了’

心里说:“有什么比不了的,你还真就是个小姑娘”

捧哏的一听,‘嗬,还硬往下接,成,看你怎么接’就问:

“啊,这小女子我怎么比不了?”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唐朝时候,有一个女子本姓朱,名叫木兰,后因皇帝征兵攻打匈奴,因为家中没有兄长,再看父亲年事以高 ,无法承受兵役之苦。她是毅然换上男装化名‘花木兰’代父出征,在军中他正气凌然,作战勇敢,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国后,皇帝封她为万户侯宫廷尚书郎,她不为钱财所惑,毅然回到家乡,后人留下《木兰诗》一篇,以表的的孝心,真可谓是‘孝心千古第一’的小女子。这个小女子你比的了吗?”

捧哏的一听,‘嘿,他还真给对付出来了,不行,我还要难为难为他。’

赶紧接“比不了,您就把我当个搅和得了”

逗哏的一听,‘好呀,你这真是诚心搅和,行,你这是斩罪都闲轻,非弄个剐罪你才老实了,来吧’

又搜刮肚子里的词汇,瞪着他张嘴说

“好,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解放前一年,在长安大戏院,各界名角喜庆同贺,大义务,大合作,共唱名剧失空斩,这时节,不想一位龙套演员出了祸,临时不能来得,正赶上侯宝林侯先生,后台观戏,侯喜瑞老先生提议,救场一番暂充辙,侯宝林先生退却不得,这才装扮得当,颤巍巍把戏台来上,不成想,一时紧张,把位置站错,引得来,观众把倒好喝得,侯喜瑞先生出场一愕,现编了四句词把尴尬一抹,老夫马上怒气发,往日出兵一边俩,今日里倒要老夫把你拉,恨不得手持皮鞭将你打,侯先生这也算真搅和了,你比得了吗?”

6.问路

人生在世,最主要的就是要谦虚谨慎,不论干什么一定要谦虚,你自己会干点什么,不要在那人前啊显摆,你这一显摆人家一看这有什么啊?有什么值得显摆的?所以说啊,在人前谦虚一点,肯定不会吃亏。

我啊,是个山东人,平时说话就用我们山东的方言,我有一老乡,为人也比较不错,就是啊,不关遇到什么事就好显摆显摆自己有能耐,会的比别人多。这不前几天到天津出差就闹笑话了。

他怎么闹笑话了呢?他呀上天津之前,学了几句天津话,到了天津上啊,他就显摆上了。一天早上啊,他寻思到那狗不理吃包子去,都知道那包子好吃就是没吃过,打算尝尝去,可是他不知道狗不理在哪啊,他得打听打听,正好这时候由打前面来了个小伙子,他就迎上去问问人家这狗不理怎么走?问的时候他把那天津话给想起来,张口就来了一句:“劳驾您嘞,这狗不理包子店怎么走啊?”(天津话)这位一听,嘛天津人不知道狗不理?他这是拿我找乐子啊,就顺手给他往北边这么一指,:“在北边”。(天津话)这位也实诚,奔北边就去了,可是走了一阵儿觉得不对啊?怎么连个店铺都没看见?再打听打听吧。前面正好坐着个晒太阳的老太太,走过去:“您受累,这狗不理包子店怎么走啊?”(天津话)老太太一听,嘛?天津人不知道狗不理?涮我呢?也犯了个坏,往北边一指:“在北边。”这位一听这就没错了,往北边走吧,走了多大工夫我不知道,反正天儿都有点擦黑儿了,这位寻思怎么还没到啊?这时候打前面来了个抗锄头得老农,这位赶紧迎上去了,也不用天津话了张口来了句山东方言:“大爷,狗不理怎么走?”这老农一听乐啦,:“小伙子你到天津狗不理能走到这也不容易,这儿啊,是密云水库。”好嘛,他全走反了。

7.洋鼓洋号

甲:您是干什么的?

乙:说相声的。

甲:好哇!

乙:还可以。

甲:谁都知道干你们这行有个讲究。

乙:是什么?

甲:无不知百行通。

乙:也就那么一说。

甲:这可了不得,天上地下没有您不知道,没有您不会的。

乙:您可别这么捧我们。

甲:在下有一事不明,想在老兄台前,请教一二,不知肯赐教否?

乙:岂敢,岂敢,有话请讲当面,何言请教二字。酸不酸哪!

甲:很简单,我就是想问一下这市面儿上卖的洋布是哪国发明的。

乙:噢,你问洋布哇,德国。

甲:洋火?

乙:法国。

甲:洋车?

乙:美国。

甲:洋蜡?

乙:俄国。

甲:羊肉?

乙:羊……不知道。

甲:哪国都有。

乙:我让他给问糊涂啦!

甲:洋鼓?

乙:不知道!

甲:洋号?

乙:不知道

甲:洋人?

乙:不知道!

甲:哪国都有。

乙:咳!又来啦。

甲:不动脑子。

乙:我问你这洋鼓是那国发明的?

甲:意大利。

乙:洋号呢?

甲:意大利。

乙:都是意大利?

甲:这意大利本来只发明了洋鼓,后来因为洋鼓出了点儿事儿,没办法又发明了洋号。

乙:是怎么回事?

甲:外国人都喜欢玩。

乙:比较开放。

甲:没事儿喜欢琢磨怎么玩儿。

乙:是吗?

甲:外国人喜欢动,坐不住,怎么办,发明了钢琴,坐不住没关系,可以在那儿弹钢琴。

乙:好办法!

甲:外国人喜欢旅游。

乙:对,喜欢到各家做客。

甲:老在亲戚朋友,附近邻居之间串门儿,日久天长没意思。

乙:怎么办!

甲:走远点儿,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多有意思。

乙:那倒是。

甲:光靠两只脚走猴年马月才到哇。

乙:得有代步的工具。

甲:对,所以发明了汽车,有了汽车想到哪儿就开到哪儿。

乙:是。

甲:外国人喜欢吹。

乙:吹牛!

甲:吹奏,发明了许多吹奏乐器,像什么双簧管儿、巴松……

乙:这么个吹。

甲:就在这个时候,意大利发明了一件玩意儿。

乙:什么?

甲:洋鼓。

乙:噢。

甲:打起来好听:“咚咚咚,咚咚咚……”

乙:节奏感挺强。

甲:一下子就传开了,许多国家都喜欢意大利的洋鼓,化钱买了回去打着玩儿。只有英国不同,英国人小聪明,买回来以后他不玩儿。

乙:干吗?

甲:他研究。

乙:动脑子!

甲:他心想这玩意儿,意大利可没少赚钱,发了大财了,我要是把它改动改动由大变小,外观也讲究,鼓点打法也花哨点,由原来几个人抬着打,改成一个人用一个小钩儿挂在腰带上打。

乙:怎么打?

甲:“得儿伦敦,得儿伦敦……”

乙:是好听。

甲:不光是好听,这鼓点儿还有学问哪!

乙:有什么讲究?

甲:你没听明白,“得儿伦敦,得儿伦敦”。那意思这鼓是我英国人造的,跟意大利没关系啦。

乙:啊!

甲:啊什么,听,“得儿伦敦,得儿伦敦……”伦敦是哪儿呀?

乙:英国伦敦哪!

甲:英国人制造的。

乙:归他啦!

甲:这事儿很快让意大利知道啦,意大利骂英国人是小偷儿,是骗子,是强盗。

乙:那英国人呢?

甲:谁是小偷儿?

乙:说你们。

甲:说我们,诺诺诺,不可能。

乙:就是你们!

甲:纯属误会,我们不跟你们一般见识,随你们怎么说,我们是有涵养的人。

乙:嘿。

甲:意大利怎么受得了。

乙:人家吃亏啦!

甲:不行,不能吃哑巴亏!

乙:有什么办法?

甲:总统领着举国上下示(分)威游(隔)行。

乙:抗(分隔)议。

甲:一边儿游(分隔)行一边儿呼口号:“不许英国人挂羊头卖狗肉,坚决反对英国人欺世盗名,向英国人讨还鼓债……”

乙:鼓债呀!

甲:把鼓要回来!

乙:英国人给吗?

甲:根本没理这碴儿。

乙:意大利呢?

甲:没办法。

乙:就这么认啦?

甲:那多丢人哪!

乙:有什么招儿?

甲:到了还是意大利人聪明。

乙:想出什么主意来啦?

甲:他们一合计,既然英国人把咱们的鼓改成英国的啦,咱们为什么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英国没有鼓,他现在的鼓是咱意大利发明的!

乙:对呀!

甲:几个原来发明鼓的能工巧匠凑在一起就鼓捣上了。

乙:鼓捣呀!

甲:你还别说天下无难事,就怕有心人,他们还真鼓捣出一样玩意儿。

乙:什么?

甲:洋号。

乙:这洋号是意大利人发明的。

甲:没错儿。

乙:那跟这鼓有什么关系?

甲:太有关系啦,这洋号就冲洋鼓来的。

乙:您解释解释。

甲:这洋号就是为鼓发明的。意大利的洋号专门等着英国的鼓,只要英国的鼓在前边一敲“得儿伦敦,得儿伦敦……”意大利的号立马儿就吹开啦“嗒嗒嗒迪,嗒意大意大利……”

乙:什么意思?

甲:连鼓代号全是我意大利的。

乙:别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