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能听懂方言吗?

古代没有普通话,皇帝上朝能听懂方言吗?

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口音杂异,可谓?村村有方言,市市都不相同?。

相信很多人在看古装宫廷剧时都想过一个问题,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官员,他们说的语言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皇帝怎么能听得懂?有没有统一的语言,就和现如今的普通话一样,一听就懂?

民国时期的旧闻,说的是语言学家周有光和沈从文娶的是安徽的张氏姐妹两,作为连襟,周有光对自己的夫人张氏说?沈从文的话我有20%是听不懂的?,张氏说自己比他好,只有10%听不懂。

显然江苏的周有光和湖南的沈从文以及二人的妻子在一同沟通都存在问题,那时候已经推行国语,但是同样连猜带想,更何况在没有普通话的古代,皇帝上朝时又是如何听懂官员的长篇大论?这让很多人表示疑惑。

以上这段对话虽是后人的玩笑话,但是在历史上确实有皇帝深感头痛,比如雍正就为此操心,他曾坦言,每次上朝,其余地方官员的话大多能听懂,唯独闽广地区的乡音太严重,于是下令福建、广东地区的官员开始学习官话,并派教官在当地教学,建立了正音书院。

那么在雍正皇帝之前,历朝历代皇帝上朝有没有规定语言?

先秦时期:周朝之前不可考,据说之后的标准语是《诗经》中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的雅言;

秦汉时期:从李斯的《谏逐客书》内容来看,文言文已经成型,这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官话?,这时候的音主要以洛阳音为基准;

隋唐时期:此时的官方语言以金陵雅音以及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之后又出现长安音;

宋元时期:宋朝大多采用之前朝代,元朝自然是以蒙古语为主;

明清时期:明朝在中原地区以中原雅音为标准音,当时已江淮地区的中原音最为纯正,之后的官话大多也是以南京话为基础,后来清朝使用的是满语,但是之后演变成了汉语官话,而此时的官话以北京音为主。

这样看来,皇帝上朝如果了解了各个地方的一些口音,都有相对的音为基础,应该是不难听懂的,更何况还有以文字书写为基础,上朝不是问题,倘若官员口音太重,听不懂,那就直接写出来,那肯定是看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