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

反复讲道理会养出“妈妈的聋子”:别做扭曲的父母,让语言失效

语言是一种沟通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沟通方式,而且经常是“无效”的一种沟通方式。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

这样的话,你说过吗?

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感受是什么?

除了孩子极其不听话之外,有没有一些挫败、沮丧,和无力感?

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证明:

——我们之前无论说的是几百次还是上千次,都是无效的。我们对孩子的每一次“告知”都是没有效果的。

这么无效的方式,我们还在继续用,是孩子笨,还是我们笨?

我第一次听说“妈妈的聋子”这一概念,是在《孩子:挑战》一书中。

书里说了一个妈妈与孩子产生冲突的案例。

后来这个孩子觉得妈妈的话很无聊,妈妈说她的,孩子根本没听进去,久而久之对妈妈的说教产生了免疫,成了一个 “妈妈的聋子” (mother-deaf)。

这样的“耳聋现象”如果不加以及时调整,最后会发展到针对所有对他讲道理的人。

比如老师、领导、伴侣。

说到这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身边的哪个成年人,出现过这种“耳聋现象”?

有没有一种炸雷响在耳边的感觉?

赶紧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给自己的孩子造成“耳聋现象”?

程度是深是浅?

回头是岸啊!

想要改变自己无效讲道理的状态,首先要意识到我们的讲道理,为何是无效的。

比如,一个吃饭反复离开座位的孩子。

我们反复对他说:“吃饭期间,不允许离开座位,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你离开座位,就代表着你吃完了这顿饭,我就要把你的碗筷收走了。”

可是孩子发现,他无论多少次离开座位,妈妈都不会把碗筷收走,只是对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妈妈真的发脾气了,对他大吼甚至站起来了,他才会乖乖地坐回来。

然后,妈妈也跟着坐下,继续吃饭。

你们发现问题了吗?

之所以我们的话没有用,是因为我们是一个“扭曲”的家长。

我们说的和做的根本不一致。

如果我们说完了上面那段话,孩子依然离开座位,那我们就要按照这句话去执行,果断把碗筷收走,而且直到下一顿饭前,都没有零食吃。

让孩子体验逻辑后果,下一次孩子自然会懂得离开座位意味着什么。

有的父母会担心,孩子饿坏了怎么办。

就是因为这个、那个、无数个没有必要的担心,才让我们的话变得毫无意义。

与其担心孩子饿坏了,还不如担心他以后结婚了,伴侣说话他也当耳旁风之后,两个人婚姻不顺,该怎么办。

再说,饿一顿真坏不了。现在孩子大多营养过剩,“积食”的孩子更多。

讲道理,不是不可以。

有的事情确实需要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提高认知,明事理。当孩子懂了以后,不需要我们反复给他们讲同样的道理。

道理,一两次给孩子讲明白,足矣。

需要我们反复讲的“道理”,都不叫道理,而叫“唠叨”了,而且是无效的唠叨。

比如:一个反复用海洋球砸人的孩子。

在游乐场所,一个孩子总是用海洋球去砸其他小朋友。这个孩子的妈妈,非常尽职尽责地在场所门口对着孩子反复说:“不要用海洋球砸别人,会把别人砸疼的,不可以这样玩。再砸人,我就给你拉出来了。”

可是,孩子过了一会儿,依然将球砸向别人。 妈妈一边替他说对不起,一边继续给他讲道理,让他不要砸人。

往返无数次之后,终于遇到一个大孩子,被他砸了两下以后,直接走过来给了他一拳,把他打哭了。

孩子委屈地跑出来找妈妈,妈妈却说:“和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拿海洋球砸别人,你非不听!那个大哥哥也是,砸也砸不疼,怎么还打人呢,真没教养。”

妈妈本以为在为孩子好,可是我们仔细想想,这个妈妈到底都教给孩子什么?

这三点认知,都会让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越来越偏。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不是非要到什么特殊的场合通过特殊的事情来建立。

孩子的三观,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琐事上,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这件事中,妈妈最应该做的就是“行动”:

一次行动,顶百次讲道理。

告诉孩子不许砸人,砸人就要出来。当孩子再一次砸人时,妈妈不再说话,而是直接进去把孩子抱出来。等到孩子保证不砸人的时候再让他进去,若是再砸人,再抱出来。超过几次就直接回家,不允许再玩。

如此一来,不用我们苦口婆心反复唠叨,孩子自然就懂得了边界和规则,以及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

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举的例子,那个反复离开饭桌的孩子,他做的整个行为都是在训练他的妈妈。

父母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殊不知,这一切恰好相反,都在那个孩子的掌控之中。

他能准确地预测他妈妈的所有反应,下去跑大约第几圈的时候,妈妈才会真正的生气,然后等到他妈妈真正发火的前一刻,回到座位上。

不是孩子真的害怕妈妈端走他的碗筷,而是孩子自己觉得可以了,就到这里,可以继续吃饭了。

当孩子一旦把自己的价值感定义为“引起大人的愤怒/挫败感”这件事上时,我们的苦日子就开始了。

因为孩子就会执着于各种类似的事情(比如反复乱扔衣服、写作业的时候一直玩橡皮、每天早上都磨磨蹭蹭),反复挑战我们的底线,直到我们发火,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这件事才暂停一个段落。

如此,我们与孩子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仔细想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被孩子训练的事情?

如果有,一定要反思一下,是否自己说了很多无用的道理,做了很多与“说的”不符的事情。

我们要引导孩子遵守家里的规则,遵守 社会 的规则,而不是被孩子如此训练。

各种 育儿 方法,都是辅助工具;只有“心态”,永远是基石。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本着“和善而坚定”的原则。

上面的例子中,当孩子再次离开餐桌的时候,妈妈把碗筷收走了,孩子当时可能觉得没什么,可是当他饿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端正心态了。

(1)惩罚——落井下石。

如果你把孩子作为对立方,想和孩子争个“输赢”,你就会说:

“谁让你吃午饭的时候离开饭桌的?我都说了离开饭桌就收碗筷,现在饿了?我也没办法(或活该),忍着点儿吧。”

如此一来,孩子感受到的不只有挫败感,更有伤心。他会认为,妈妈在落井下石,妈妈一点儿也不爱我。

孩子如果内心力量小,下一次就会乖乖吃饭,但是他这个改变是基于对妈妈的畏惧。

孩子如果内心力量大,他会更加反抗,不吃就不吃,看谁耗得过谁?!——往往孩子真的倔起来,最终让步的大多是父母。

(2)和善而坚定——无论如何,妈妈爱你。

我们不是孩子的对立方,我们是孩子温暖的后盾,是发自内心爱孩子的人。

当孩子饿的时候,我们抱抱孩子,对他说:“宝贝,饿的感觉是不是很难受?要不要先吃点水果/喝点水?妈妈晚饭早点做,好不好?”

(在我家,水果不算零食。)

如此一来,孩子知道我们理解他的感受,关心他的状态,甚至还为了他将晚饭提前了半个小时。孩子体验了午餐时离开餐桌的逻辑后果,同时也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下一次吃饭,孩子会发自内心地不再离开餐桌,故意去激怒妈妈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因为妈妈不会再被他这种行为激怒,他的价值也不需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体现了。

这才是合作双赢的方式。

你学会了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