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有好佛者译文
来做客的人之中有信仰佛教的人
客人中有一个喜好佛教的人,每当和人们谈论道理,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说教凌驾于人,自大的以为是自己独特的心得。郁离子对他说:“从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酿造千日的好酒,鲁国人寻求酿酒的方法,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从酿酒作坊里,窃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鲁国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对人夸耀说‘这是中山的好酒啊。’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一天,中山酿酒作坊的主人来了,听说是来自中山的酒,于是索要来,喝了一口,就吐出来笑着说:‘这是用我的酒糟泡过的酒啊!’现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许可以,我恐怕真佛会笑话你窃取了他的糟粕啊。” 要什么样的翻译?全文的还是句子?你至少给个标准,不然我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如果是原文,请你把文章题目发上来。谢谢
2. 《客有好佛者》古文今译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发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能为酒,惟中山③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归,以鲁酒渍④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 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予之糟液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吾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注解 ① 糟(zao):酿酒剩下的残渣。
② 驾(jia):凌驾,超越。 ③ 中山:古邑名,周诸侯国名,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武灵王所灭,在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 ④ 渍(zi):浸,泡。
译文 客人中有一个喜好佛教的人,每当和人们谈论道理,必定用他那一套佛家的说教凌驾于人,欣欣然自以为有独特的心得了。郁离子对他说:“从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人善于酿造千日的好酒,鲁国人寻求酿酒的方法,没有得到。
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从酿酒作坊里,窃取了那里的酒渣拿回家,用鲁国的酒浸泡那酒糟,便对人夸耀说‘这是中山的好酒啊。 ’鲁人喝了它,都认为真是中山的酒了。
一天,中山酿酒作坊的主人来了,听说有了酒,便索要来,喝了一口,吐出来笑着:‘这是用我的酒糟泡过的酒啊!’现在,你在我面前炫耀佛家的道理或许可以,我恐怕真佛会笑话你窃取了他的酒糟。” 评语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以假充真,以劣冒优,虽然可以蒙蔽人于一时,但决不能蒙蔽人于一世,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
3. “客有好佛者”是哪篇文言文中的句子《客有好佛者》
原文: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解:
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6好:喜欢 7欣欣然:高兴的样子 8 糟(zao):酿酒剩下的残渣。
9 中山:古邑名,周诸侯国名,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武灵王所灭,在今河北定县、唐县一带 10 渍(zi):浸,泡。
译文
有位喜好佛学的客人,每次和人谈论道理时,一定搬出佛学来压倒对方,得意洋洋认为自己有十分独到的见解。郁离子对那名客人说:「以前,鲁国人不会制酒,只有中山国的人擅于制千日之酒。鲁国人向他们请教方法,但无法获得。有个鲁国人到中山国当官,住宿在酒店,偷取店家的酒糟,回到鲁国,用鲁国的酒浸泡,然后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鲁国人喝了,也认为是中山国的酒。一日,那酒店的主人来访,听说有本国的酒,要来喝看看,才一入口就忍不住吐了出来,笑道:『这是用我家的酒糟泡出来的漕汁啊!』现在您是可以用所学的佛理向我炫耀;恐怕真佛会笑您不过是学到一些糟粕罢了。
寓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酒糟”比喻佛学的糟粕或从佛学中窃来的一点皮毛。
这个故事讽刺了长于理论,而短于修持”的学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