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各代初期的冷兵器能够杀人,后期的就难说了。
比如明朝末年萨尔浒战役前,明军要宰杀牛来祭旗,结果连换了四柄刀都捅不进去牛皮,最后不得不用尚方宝剑才捅死了那头牛。
遗憾的是,十几万明军才配备了一柄尚方宝剑,所以最终萨尔浒战役明军惨败。
.
至于锋利,看打造工艺
灌钢法的成本低廉,但是打造的兵器不够锋利
包钢法打造的兵器锋利,但是成本高昂而且不耐用
唐横刀、环首刀、陌刀这些武器锋利,但是耐用性差,使用一两次就要报废------会崩刃;
宋朝开始流行的阔锋曲刃刀不够锋利,但是成本低而且相对耐用-----会卷刃但是不会崩刃。卷刃的刀能够再磨,崩刃的刀只能报废。
.
有记载称,西夏与宋朝交恶,西夏使者手持弯刀,当着宋朝皇帝一刀砍断了宋朝侍卫的佩刀,气的宋朝侍卫拿来大理国进贡的刀才能够匹敌。
.
中国的儒家文人喜好官营(国营企业),却不擅长管理,习惯于偷工减料。所以在宋、明、清的王朝末期,军队的制式武器都成了笑话,光着身子的人能砍死一个,砍第二个就卷刃了。穿着棉袄的人,根本就砍不死。至于配备盔甲的人,那就不是国营企业制造的姿势兵器能够对付的了。
.
PS:在没有先进炼钢法的年代,一斤钢的成本是一斤铁成本的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