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张裕一类的大葡萄酒商,不仅没有起到宣传葡萄酒,引领正确消费和鉴赏理念的作用,反而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制造混乱概念,无视已经成熟的国际惯例和标准自搞一套愚弄中国消费者,典型如长城的92干红,95干红,还有不标年份产区的,标榜几年几年陈酿的(一般在国际葡萄酒界评价葡萄酒的好坏主要是葡萄收获年份该产区的葡萄质量,而不是追求陈年),公然将解百纳注册成商标的,等等。这些事情拿到国外葡萄酒界去讲,都是低级笑话。例如在欧、美、澳和南美产区,酒瓶上标的年份都必须是葡萄收获的年份,必须标注产区(勃艮地甚至精确到哪块田),解百纳是一种葡萄品种(即Cabernet suvinogn,一般译作赤霞珠)等等。中国这样搞出来的葡萄酒,拿到国外去完全是一种对中国的自我羞辱,怎么可能走向世界?连愿意为中国酒评分的葡萄酒评论家,恐怕也极少吧。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精品酒庄,在试图往正确的方向做,如山西怡园,但放在全世界来说,影响还很小,就在中国来说,也是小厂。古人都说,知耻而后勇。但现在中国的很多葡萄酒大厂利用自己的市场优势,继续这么无耻着赚几个小钱,这也算是社会的一种缩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