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过春节的时候放鞭炮,但那时候的鞭炮不是用火药制成的,而是把?竹子?放到火里烧,使其自然发出噼里啪啦的爆竹之声。自唐代道教方士发明火药之后,鞭炮的出现,逐渐替代了烧竹子以吓鬼怪的传统。人们渐渐相信,鞭炮的声音更大,威力更强,效果就会更佳。
人们相信,随着震耳欲聋的声音和浓浓的硝烟过后,一年的烦恼和秽气也就随之烟消云散,而随之迎来的将会是福庆与吉利。过年放鞭炮是中国由来已久的风俗,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或整个春节期间,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也就是放鞭炮,来庆祝春节。放鞭炮被认为是可以驱除邪祟,迎来好运。也有着辞旧迎新,希望来年好运的寓意。
年?这种怪兽也是因为有民间的一种说法:在古代的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特别凶猛的怪兽,每年到腊月三十的时候,就会挨家挨户的窜门,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恰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然听到半空中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吓得闻声而逃。它窜到了另一个村庄,又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挂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是怕声响、怕红色、怕强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但是在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