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正面临的问题不是造不出子弹,而是无法成批量的造出合格的子弹让士兵使用。更别提自主研发子弹了。其实这不能怪印度的军事工业太拉跨,而是子弹这种东西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但是消耗量太大,而且对成批次的子弹质量要求很高。其实国外很多射击爱好者都能够自己加工和制造子弹,所以子弹加工并不困难,但是你不能一个军工厂雇佣一万个人天天手工造子弹吧。而且战场上一个士兵基本上会带上200-300发子弹。所以一个团或者一个师打一场遭遇战所需要的子弹简直是天文数字。
首先说说子弹的结构。子弹分为底火、弹壳、发射药、弹头。而且在弹壳上还要刻上花纹。底火的主要成分一般是雷汞,在被撞针撞击的时候,雷汞会迅速反应,点燃发射药。对于发射药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燃烧速度快,产生的能量大。然后是弹头,作为一枚子弹杀伤力的主要来源,弹头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发射药产生的能量传递到目标身上。从而将目标击杀。而弹壳看似无足轻重,其实也很重要。如果弹壳的形状不合理,强度不够,在开枪的瞬间产生了形变,那么枪械就会产生卡壳的故障。
现代枪械是如何做到连续发射的呢?当你扣动扳机的时候,通过机械结构传动,撞针撞击底火,底火被激活,激活的底火点燃发射药。在高温燃烧的作用下,子弹头获得了巨大的能量。在膛线的挤压下,旋转着飞向了敌人。而高温气体通过特定的导气装置推动活塞,让撞针复位,下一颗子弹送入枪膛。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而枪械在射击的时候,这个循环可以在瞬间完成。有一说一,现代的枪械主流自动原理都是导气式。只不过根据活塞行程的长短分为不同的种类。核心还是利用火药燃气推动枪机进行抛壳,复位,推弹入膛的动作。
飞出去的子弹带有巨大的动能,而且还有非常快的自转。当击中目标的时候,子弹轻而易举的穿透了皮肤,由于人体是具有弹性的,所以大量吸收子弹的能量。逐渐失去能量和自转的子弹开始呈现不规则运动。这个过程中,子弹会在人体内形成一个巨大的空腔。随后,变形、碎裂的子弹从目标的身后透体而出。被命中的敌人顷刻间倒地,要么见到了死神,要么见到了医护兵。
普通士兵使用的子弹还好说,机枪手,狙击手使用的子弹还有各种形制。比如机枪手使用的子弹,每五发子弹中,就有一发曳光弹。对于重机枪,还有穿甲弹,燃烧弹这类稀奇古怪的弹种。而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还有对弹头进行更改。难度更大。
所以印度现在的问题就是无法大批量的生产出合格的子弹。其实能够自主研发和生产子弹是国防工业化的初步标准。其核心就是标准化,对于印度这个处于前工业化时代的国家,这是很难实现的。我国在建立时的核心就是工业化,但是就算是如此重视,我国的工业化也是在美国和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 虽然现在很多人反对美国,反对苏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苏联帮助我们打好了工业的底子,而美国人则教会了我们什么叫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