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译文
遇到滞塞难通的地方,更要专心研究,只要功夫到了,自然就能通达了解,这正是所谓书读千遍,其意自现。
故事
章学诚笨鸟先飞
章学诚是清代的史学家、思想家。他从小记忆力较差,常挨老师的板子。同学们都笑话他,可他说:“记性差不要紧,我要笨鸟先飞。”一篇文章别人读几遍就读熟了,他要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凡是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就抄下来问老师,或去查工具书。当他读到了《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说,当别人的聪明智慧比我们好很多的时候,可能他一次就学会了,但是我们如果用一百次的功夫来反复训练,自己也可以达到,也可以像他人一样的;如果人家用十次功夫就学会了,就能达到,我们如果差一点,没有关系,就不要怕困难,我们用一千次,说不定就可以完成。章学诚突然豁然开通,他说:“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学问为什么不好?就是我功夫没用到。”功夫不负有心人,章学诚的学问大有长进,终于成为一代学术大师。他的《文史通义》等著作,流传后世,影响至今。
王冕勤学有功
元朝时,在浙江诸暨县有个诗人、画家,名叫王冕。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养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可是过后,他仍旧这样。母亲见了,很心疼,就对他的父亲说:“这孩子对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父亲想了想,便同意了。可是家里条件太差了,没法读书,于是王冕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狠,令人害怕。而王冕小小年纪,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就这样,日积月累,王冕终于成了一个饱学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