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球上的水是不会干。
以下是我个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出来的几点看法,绝非抄袭或网上下载来的,仅供参考:
地球的水环境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周而复始,永不停歇。在太阳的加热下,大海及地球表面的其他水体中的水不断地被蒸发,形成水汽,上升到天空形成云,再随着大气环流运动到陆地上空下降形成降雨,形成地表迳流,给大江大河不断地补充水源,这些水大部分又沿江河下泄,流回大海。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循环。如果降水在高原雪山和冰川地区,还会补充这些地方的冰雪资源,使江河的源头永不会干涸。从大江大河的水流量构成来看,源头地区的冰川及源头水对一条江河来说也只不过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其水源只占江河总水量的极小一部分,大部分是流域内自然降水汇集于溪、河形成。所以,大江大河日夜不停地流淌,它的水源是不会有干涸的危险的。
黄河断流问题:黄河近年来不断出现断流问题,这当然和整个大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人为干涉环境造成的恶果。从青海等上游省来看,黄河的水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中游,由于工农业生产大量用水,黄河水被人为提取,造成下游水量急剧减少甚至干涸断流。
温室效应对江河源头冰雪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江河源头地区的冰雪有因溶化而减少的趋势。但这种减少的进程是十分缓慢的,近期不会有干涸的可能。从目前看,冰川加快溶化还会增大江河的源头水量。并且,这种溶化与自然降水(雪)形成新的冰雪冰川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一方面不断被溶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得到降水(雪)补充,此消彼长。退一万步说,即使冰川溶化完了,大气的水循环环境还会存在,江河也不会永远干涸。当然,那样的话地球的水环境会更恶劣,自然灾害会更频繁和严重,大部分河流会干涸或季节性干涸,水源矛盾会更尖锐和突出。
说句笑话:如果地球气温升高到100摄氏度,大海也会全干掉。那时,大江大河也就永远干涸了。
地球上这么多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是地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组成地球的物质逐渐脱水、脱气而形成的。地球是由星际尘埃凝聚而成的,在最初阶段,地球是一个寒冷的凝结团,是万有引力和颗粒问的相互碰撞,使这些星际尘埃物质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形成原始地球。后来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蜕变,凝固团的温度不断增高,最终形成我们可以居住的地球。科学家对组成地球的地幔的球粒陨石进行分析,发现含有0.5%-5%的水,最多的可达10%。如果当初组成原始地球的陨石,只要有1/800是这些球粒陨石的话,那么就足以形成今天的地球水圈。问题是,当初是这样的情形吗?至今没有定论。
另一种解释,是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水。对今天活火山的研究,的确伴随滚滚浓烟,炽热熔浆的喷发,是有大量水蒸汽释放到地球的大气中。在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占75%,数量的确很大。如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座叫“万烟谷”的火山,在每年喷出的气体中。水汽就有6600万吨。自地球诞生至今,也不知多少火山喷发过,其次数也无法统计,喷出来的水汽就更多了。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至少地球上现有水的一半来自火山喷出的水汽。火山为什么能喷发水汽?因为地下深处的岩石、岩浆里含有相当丰富的水。火山一喷发,因为熔岩温度高,把岩浆里的水自然蒸发,逸出地球表面。这些水汽到了高空遇到冷气,凝结成水,最终落到地上,形成涓涓水流,进入海洋。据科学家研究,早期地球很热,大约在6亿年前,地球表面的温度才降到30°C,此时大气中的水汽有99%降落到地面,地球上才开始有海洋及江河湖泊。水是生命之源,只有有了水,地球上才开始有生物。
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冰陨石。什么是冰陨石?就是来自宇宙空间的以冰的形式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因为它的组成主要成分是冰。关于冰陨石不仅美国、西班牙等国均有发现,而且在我国也有报道。如1983年我国江苏无锡市就有一块直径50--60厘米的冰陨石降落到地。落到地面的冰陨石比较小,大多在大气层融化掉,它们成了大气水蒸汽的重要来源之一。科学家说,地球一年之中可从冰陨石获得10亿吨水
关于地球上水的来源,以前科学家认为,水的来源是地球内部,是地球形成时自然产生的。这一类理论漏洞百出、捉襟见肘、困难重重,近来几乎不再被认真看待。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理论:地球上水来自太空由冰组成的彗星。
这个理论的向外寻找的方向是对的,但归结为冰彗星,又会产生不少难题,比如无法解释九大行星为什么惟独地球会成为海量的冰彗星的“磁铁”?
地球的水的确是由某种力量放置在地球上的,而且用大气层通过大气水循环将这些水固定在地球上。如果只是放置了水,而没有大气层的话,即使有再大量的水,也早就散失在太空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