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春节了,本来高高兴兴的日子,对表姐一家来说真是愁云惨淡。事情起因是表姐发现孩子放寒假回来,身上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纹身。表姐对此事很紧张,就去质问孩子是怎么回事,言语间有些冲突,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也是性子很刚,几句话不合直接趁父母不注意偷偷溜出了家。这可急坏了表姐夫妻俩,发动亲戚朋友好一通找,总算是在孩子的一个同学家找到了。可这孩子却怎么也不肯回家,大过年的,待在别人家里哪像个事,于是表姐夫又是对着孩子一顿打,硬是把孩子拖回了家。人是回家了,可孩子性子也倔得很,把自己关在房间谁也不见。
“都怪我平时太惯着他了,哎,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表姐唉声叹气地说。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的确会比之前要显得叛逆,在家长眼中看来就是不听话。但是这件事的起因是表姐对于孩子纹身这事的反应过激引起的。
纹身=不良少年?
其实不只表姐,很多父母得知孩子纹身或者孩子要去纹身的信息,首先第一反应就是:完了!我的孩子要成为不良少年了。这样的信念从何而来?我们是如何在自己的脑袋里去建立这样一个“纹身就等于不良少年”的等同信念的?
第一,离不开我们从小成长的环境,父母给予的教育。因为在我们小时候,可能纹身并不是那么普遍的事情,一般人不大会去纹身,只有一些混社会的人会去纹身,并且挂着大金链子,露出纹身,让人感到恐惧。于是家长出于保护孩子,就会跟孩子说,要离这样的人远一点,或者告诉孩子,好人是不会去纹身的,只有坏人才会去纹身。
第二,我们从小接触的一些电影电视剧中,黑社会、坏人的形象也基本上是这样,左青龙右白虎,脖子上挂着一条大金链子,露出凶神恶煞的眼神。
第三,有可能我们过往的经历中,真的接触过纹身的人,给人的印象不佳,因此强化了“纹身不是好人”的信念。
基于这样的限制性信念,很容易让我们戴上有色眼镜去看这个世界。因此,纹身等于不良少年的这个信念就使得父母一下子就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去了,进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对纹身采取开放的态度
那么,实际上,社会时刻在进步,整个大环境与过往已有很大的不同。记得网上曾经流传一个笑话:如果不小心进了拘留所,千万别把我和那些身上左青龙右白虎的大哥关在一起,因为我怕我身上纹的小蝴蝶打不过它们!这则笑话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纹身的意义与过去已有大不同。很多人都会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去选择纹身。
比如,有人恋爱了,为了表达对对方的感情会纹一个,失恋了又会去纹一个。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有可能只是突然想要标榜一下自己的独立意识,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大人,而父母往往还把他当作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他想要通过纹身来表达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准成年人,也非常合情合理。另外,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注重同伴关系,渴望融入群体。因此有的孩子纹身可能是想要符合他身边的那个小群体,不让自己掉队。还有的孩子有可能是遇到一些事情,想要通过一个小小的纹身来坚定自己的信念。
所以,并不是说去纹身的孩子就是要变成不良少年了,而是有各种各样可能的原因。我们家长要对一些新事物保持开放的态度,与这个时代、与孩子同步成长。
孩子纹身了,怎么办?
1、真诚地表达感受和想法
那像表姐家遇到的这种情况,孩子已经纹身,并且发生冲突了。建议父母实事求是地先向孩子表达歉意,坦诚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其实表姐去质问孩子的背后,是一种对孩子的担心。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在表达担心、关心的时候会用错误的方式。因此我建议表姐找孩子先真诚地道歉并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孩子。比如:“在你纹身的事情上,妈妈表现得有些反应过激,并且责骂了你,这点表示很抱歉。其实妈妈真的非常担心你,因为在妈妈的观念中,纹身就等于坏孩子,所以情急之下导致没办法理智地思考……”
当我们真诚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时候,我们就更可能能得到真诚的回应。
2、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
表达完自己感受之后,再询问孩子为何要去纹身,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充分地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才有可能让他选择一些可以替代满足需求的行为,而不仅仅只选择纹身。
3、与孩子共同探讨
那么对于有些父母来说,孩子还没有去纹身,但是已经透露了这样的想法,又该怎么办呢?一个字:谈!先问问孩子为什么想要纹身?如果是我的话,我还会跟孩子说,那我们纹什么呢?我们要做永久的,还是做半永久呢?如果做永久的话,那可就擦不掉了,洗纹身的过程是非常非常痛的。如果是半永久的,又会怎么样……
跟孩子谈,这些是很重要的。因为它首先传递和表达的出的是接纳。只有当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想法是接纳的态度的时候,孩子才会觉得父母和自己是一起的,而不是在对立面的,这样你给孩子的意见、建议,孩子才会更容易听得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