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年中最渴望的事儿,便是过年了。
如今想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可以穿新衣;二是可以吃肉;三是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地疯玩一把。
现在的80后、90后可能不会想到,他们的父辈们所处的年代是一个物质极其匮乏的时代。一年中,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件新衣服,过过嘴瘾。
那个年代,虽然缺吃少穿,但人们生活简单,没有压力,人与人的交往也没现在那么复杂,因此快乐更多一些。
就拿我们小孩来说,那时候,虽然没有电视,没有网吧,更没有手机,但小孩们依然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如制作一把像模像样的洋火枪,推推铁环,打打琉璃球、打bia(用纸折叠的四角)等,甚至可以到村边的池塘里溜冰。女孩们则可以踢毽子、跳绳等。
那时候,没有学习班,寒假作业也很少,过年了就是吃和玩,哪像现在的孩子,放假了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比平时还忙。
真正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老徐的老家在示范区新店乡,那里流传着这样的年谣:二十三,放挂鞭儿;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鼻儿;初一,拱脊儿。
二十三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年,因此,我们那里流传着“二十三儿,放挂鞭儿”的说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放一挂小一点的鞭炮,条件好点的,还会给孩子们买点刺火箭儿玩。
这天晚上,几乎每家都要吃一样的东西:火烧馍。至于这天为啥要吃火烧馍,有一种说法是,灶王爷二十三要上天过年,让他吃饱了见了玉皇大帝好替百姓说话,保佑百姓来年五谷丰登、四季平安。但我想可能还与当时的贫穷有关,平时,大家都靠窝窝头充饥,这天炕几个火烧,也等于吃上白面馍了。
说到灶王爷,这也是南阳这天必不可缺的年俗。讲究一点的家庭,晚饭前,会恭恭敬敬地在灶台旁张贴一张灶王爷的画像,摆上芝麻糖、水果等,然后点燃几根香,祈求一家的平安。据说灶王爷吃了芝麻糖,嘴巴会很甜,见了玉皇大帝专拣好话说。
因为是小年,家家户户的晚饭自然少不了腥荤。我家每年的这天,都会做一大锅的心肺汤,配以粉条等辅料,吃起来很有味道。后来我才知道,之所以买心肺,是因为这东西便宜。但这个习惯,至今我们几个弟兄还在保留。有年二十三晚上,我给几个哥哥打电话,大家竟不约而同地做了心肺汤。
二十四,扫房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开始大扫除了。这个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是谐音,这天除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意在把所有的“穷运”“晦气”扫除掉。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需要注意的是,这天大扫除,可以翻箱倒柜,但一定要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打碎损坏物品,如有不慎,则要念一声罪过,大神不在小神在,这样小神就不再汇报你的过错了。
这一天,夫妻之间哪怕再有不顺心的事,也不要争吵,即便单位不放假,也要抽出时间,象征性地把家里打扫打扫。
二十五,磨豆腐。
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个豆腐坊。平时,豆腐坊也不是天天做豆腐,因为大家根本就吃不起。但过年是个例外,提前几天,豆腐坊就会做出很多的豆腐,等到二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拿着黄豆,去豆腐坊换豆腐。
那时的豆腐,没有任何的化学添加剂。豆浆是毛驴拉着石磨磨出来的,就像上面的图片那样,然后煮沸后用大布兜过滤豆渣,再用石膏点制,然后再用砖头挤压成型。那时的豆腐,味道纯正,清香可口,哪像现在市面上的豆腐,吃起来没个豆腐味。
二十六,去割肉。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去附近的集市上去买肉了。之所以这一天去买肉,现在想来,大概是以前没有冰箱的缘故。买得早了,到了春节亲戚们来的时候,肉就坏了;晚了,杀猪宰羊又赶不上过年了。
我小时候,人们往往会在这一天起个大早去赶集。起早去买,图的就是能买到肥肉。那时候人们都馋,肥肉解馋,因此肥肉成了抢手货。哪像现在,平时都大鱼大肉的吃腻了,炒菜时有一点点肥肉就会被拣了出来扔掉。
但这一天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买到肉的。稍微穷一点的人家,可能会嫌这天的肉贵,然后就一天天地去等,结果等到年三十了,肉价仍然居高不下,这时候只好狠狠心,割几斤肉包顿饺子或留一点待客用。这样的事,我小时候年年有,别人知道了还会笑话。如今想起来,一把辛酸泪。
二十七,杀灶鸡。
虽然有这个说法,其实,这一天,真正杀鸡的没几家。那时候,鸡是一家的宝贝疙瘩,平时下的鸡蛋,或留给长辈补补身子,或卖了鸡蛋贴补家用,几乎没有谁会舍得把鸡子杀掉。
倘若走亲戚时能吃到几块鸡肉,那一定是主贵客。反正,我小时候,没吃到几次鸡肉。
二十八,贴花花。
这里说的贴花花,其实说的就是贴对联。这一天,除了哪家三年内有白事外,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和院子、屋里屋外贴上对联。
那时候贴对联很有讲究,几乎都是自己写的。不会写的,也要找到本村会写的人,让人家写上几副。除了大门外,每间屋子的门上也要贴上对联。
当院里,要贴几个“满院春光”;门口的树上,要贴“出门见喜”;盛粮食的地方,贴上“五谷丰登”;灶火屋里,贴上“小心灯火”;水缸上,贴“川流不息”;架子车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床头上,贴“身体安康”;还要写很多“福”字,旮旮旯旯里都贴上。
我们家的对联,则全部由我们自己撰写。一般都是我们弟兄几个,每人编写一副。然后,由毛笔字比较好的父亲和三哥誊写。也许正是由于这个习惯,每年春节,我都会特别留意别家的对联,遇到好的,还会用笔记下来学习。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文学的表现形式。
二十九,去灌酒。
喝酒,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礼仪。春节,当然少不了酒来助兴。我小时候,没有红酒,但每家都会或多或少地买些白酒和黄酒。之所以说“灌酒”,是因为以前大多数人家根本就买不起成瓶的白酒,就用塑料壶或陶罐去代销点买些散装酒来招待客人。
那时候喝酒习惯用酒精炉把酒热一热再喝,一般桌子上要摆放八个酒盅,但都不大,不像现在酒店的酒盅,一杯下去有一两那么多,好像纯粹是为了推销酒。
那时喝酒喝的是亲情。主家招待客人,以客人喝晕为最好,否则就有招待不周之嫌。
三十,捏鼻儿。
这里说的“捏鼻儿”,指的是包饺子,我们那里,还称饺子为“扁食”,只不过这一叫法现在很少有人说了。
至于三十晚上为啥要吃饺子,这种习俗古已有之。据说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寓意。还有一种说法是“饺”与“交”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在里面。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会把其中的一个放个硬币,谁要是吃到了,谁就是最幸运的一个。当然,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不卫生。大家也都不要再这么做了。
我们家这天除了晚上吃饺子外,中午可能是最丰盛的了。父母会用大铁锅,炖上一大锅的肉和萝卜。一年中也只有这一顿,吃肉不限量,能吃多少吃多少。我那时候贪吃,而且专拣肥的吃,往往吃不了多少,就会嗓子眼里冒油,难受得很。
初一,拱脊儿。
这里说的“拱脊儿”,其实指的是作揖,也就是拜年的意思。
这一天,做儿女的不仅要给父母拜年,还要给其他长辈拜年。我们那时候,没有红包,除了父母会给块儿八角外,其他长辈大多会给几个糖果。
初一这天早上,还有个习俗是不能喊醒某人。所以我们都会在三十晚上熬年到12点。因为这个时候,不少人家就开始放炮了。我们小孩家,最大的乐趣就是挨家跑着去拾炮。然后大家聚在一起,看谁拾的炮最多,看谁拾的炮最大。然后,把鞭炮掰开,刺火玩。
那时候,谁家放炮前,都会先放几个零炮,等于给大家释放一个信号:我们家准备放炮了,欢迎大家来捡拾。往往,我们听到哪家放零炮了,就会疯一般地跑过去,抢占有利地形。有时候,主家放着放着,会有一大截鞭炮被蹦下来,这时候,大家就会一窝蜂地堆积在一起,拼命地往自己的怀里揽,有的装到兜里了还在响。当然,手被炸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大家似乎都很坚强,用布简单包一下,继续去抢。
初一这天,还有个习俗:上坟。一般都是长辈领着晚辈,到自己的坟地里,挨个给每个坟头上供、烧纸。供品一定要有几块煮熟了的肥肉,上面插一双或两双筷子,每个坟头再摆放十个蒸馍,供品摆好后,才开始烧纸、放炮。
小时候,并不知道祭祖的真正意义。如今才明白,是长辈们在给我们一代代相传一个做人的道理:人不能忘本。
大年初二,回娘家。
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是走亲戚的时候。第一天走的亲戚,当然是娘家,也就是小孩的舅舅家。没有新客的,老舅家也是一定要走的。
出了门的女儿回娘家时,有一样是必带的,那就是礼条,最好是带腰子的礼条。其他随便搭配几样就行了,但一定要双数。而且,娘家有几个弟兄,就要备几份礼物。
姑娘第一年回娘家时,一般带的礼物都比较重。当然,娘家人第一年给的红包也一定很大。
初五,南阳人称之为破五。
这天早上,人们可以把春节几天积攒的垃圾倒出去了。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除此之外,这一天也是传说中财神的生日,也是迎财神的吉日。
元宵节,其实也是灯节。
我们小时候,虽然没有灯展,但一样能玩得十分开心。我们那里这天时兴揉刷子疙瘩。就是把平时刷锅用的刷子疙瘩,用绳子绑起来,晚上到村子里一个大的空地上,点燃了甩着玩,往往能甩出很多花样,有八字形的,有圆形的,各种各样的玩法都有。没有刷子疙瘩的,也要用绳子绑上一把麦秸玩。当然,大人会在一边观看,以防引起火灾。
过罢正月十五,年才算真正过完。
那时候的年,虽然物质并不丰腴,但每一个人,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