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情发动之初怎么知道机构在建仓某个版块或者某股。面对价格一来就高达上万的机构监控软件时,大多数投资者是很无奈的门槛稍微高了点。我判断机构洗盘还是出货主要是通过报表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相互结合优点弥补缺点。第一报表分析。报表分析就是要学会统计报表数据并加以分析。 首先股市里的统计内容比较广,不同的投资者为了实现对股市的全面了解对不同的东西进行统计。而统计的标的物决定了你统计的数据对你的指导操作是否有用,在08年的持续下跌中,为了监督机构大资金在股市里的增减状态,我曾经对9月30日左右出来的报表进行全面的统计(股市每隔3个月就有一次全面性的报表,可以用来监控机构的动向,那分报表是无法做假的),对1500多支股的报表中的机构进出报表进行报表对比(和6月30日的报表进行对比),最终统计的结果是机构对中小盘股进行了大幅度增仓动作(而大盘当时正好最后一波大跌要来了说明机构提前建仓这个版块了而且根本不在意后面的下跌了),而大盘股继续维持小幅度流出动作,也就是说未来发动行情的重点也就是说我未来的选股重点是放在那些机构建仓明显中小盘股上,而不是股评吹嘘的大盘股上,而这波行情最终发动后的结果是中小盘股远远跑赢大盘股,行情发动的初期就有部分中小盘股涨幅超过200%而大盘股同期涨幅不超过20%,当然最终很多机构在9月报表中提前建仓的中小盘股涨幅甚至超过700%,大盘股远远跑输了,做为投资者在行情里抓住远远跑赢大盘的股就是胜利。这就是统计报表的作用,在大盘持续下跌股评和媒体还在鼓吹底部未见时,你已经通过统计机构进出报表提前发现了下一波行情的领头羊。中小盘股(当然要区别对待,也有部分中小盘股机构建仓不明显或者操盘手技术水平太一般跑输了其他股)。而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其他的统计方法。在投资市场不停的总结有效的统计方法来为自己的选股做为依据也是很有乐趣的事。有时候做到先知先觉是少数人的特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举一反三相信你也能够通过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统计项目发现不少乐趣朋友。第二技术面。技术面我的工具就只剩下K线和量了,其他技术指标如MACD,KDJ,OBV等等由于各有各的无法弥补的缺点都被我抛弃了(当然因人而已有人用习惯了)。技术面也就是通过K线技术分析来选择前面报表中筛选出来的重点关注的股票,什么股票还在筹码潜收集区,什么股处于强拉收集区,就通过形态分析决定了介入股票时间。不同的股票形态不同突破的概率也是不同的,找突破概率更大的形态的股介入也是提高收益减少风险的一种方法。(报表确定方向,技术手段提供介入和离开最合理的时机)。 由于报表分析的缺点是3个月才有一次更新,中间的机构变化是不知道的,这时候用技术分析来弥补报表中间这段空白期就刚好实现了无缝衔接。对机构动向的监控是全天侯的,不存在时间盲区。当然K线分析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跟踪机构的成功率。而具体的洗盘和出货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模糊的,股价拉升过程中可能也有机构出货,股价下跌也有可能是机构暗中吸纳。区别某一段时间内的调整是吃货还是出货,你可能要多提高自己对于盘口交易数据的熟悉。这样更容易帮你洞察机构未来的动向。 买卖标准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只有一条了执行,其实这两个字看这简单,其实涉及到人心里深处的很多问题。能够暴露人性的很多弱点,贪婪。恐惧。善变等等。这条表面简单却决定了前面那些事项是否能够成功。有了理念,再从理念延伸出交易标准,再到能否坚决执行。一条线路就理出来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