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话的最显著特点是北腔南调,音色和发音力度偏向北方,较刚劲;而语音是偏向南方,音变非常多。在合肥话中合音现象非常多,三个音节缩减为两个音节,两个音节缩减为一个音节,这意味着用精简的语言做了最大的表达。
合肥方言不仅“鸡”、“资”不分,连“地”和“自”、“题”和“瓷”、“洗”和“死”也读音相似。由于语音不清,往往会发生误会。以前有一则笑话,说的是两位合肥人出差外地,住进一家旅社的同一房间。
晚间在洗脸时相互谦让:“老兄先洗”, “阁下先洗”,“你先洗,你洗了我才洗”,几句话中“洗”字都说成“死”字。恰被茶房在屋外听见,以为他俩在寻短见,慌得破门而入,方才发现是听错了话音。
因此,过去每逢春节,合肥人为了忌讳,便改称“洗脸”为“净面”,或叫“抹脸”。否则,大年期间,全家老少“ 你死”、“我死”地叫个不休,实在太不吉利。
扩展资料:
1、有过地方叫合肥=有个地方叫合肥;
2、“老门鸡”=老母鸡,老母鸡是肥西地方土特产,来肥西的朋友,请您一定要品尝哦;
3、“坝缸”=茶杯,我们这里的农村很早以前用的那种铁磁茶杯被称为坝缸,随着大家的统一叫法,肥西人民
把茶杯都叫“坝缸”了;
4、“癞癞猴”=蟾蜍=青蛙,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因为蟾蜍大家都见过,蟾蜍身上有很多癞疙瘩、蟾蜍的嘴
长的很像猴子的嘴,所以就叫“癞癞猴”了;
5、“涝迷”=稀烂的泥土,一到下雨天,原来农村的泥土路被雨水浸泡后就变的很稀烂,我们肥西人民把这个
稀烂泥土称为“涝迷”,当然了我们肥西人民用这种“涝迷”和粪土拌在一起用做种子培育幼苗还是很肥沃的,培育出
的幼苗都非常的精品呢;
6、“二清头”、“骚不弄”=不懂事,一般与别人发生矛盾了喜欢这样说人家,随着普及开来,“二清头”、“骚不
弄”在我们这里被当成开玩笑和调侃的话了;
7、“易来”、“窝心”=恶心,形容词;
8、“股劲”、也叫“过劲”=称赞别人的话,就是比较厉害的意思,形容人比较精明、能干;
9、“或家”、“待”=你、你、您,第二人称代词;
10、“麻却”或者“麻秋”=一种小鸟,麻雀的谐音;还有一种比较好玩的调侃,就是小孩子光屁股不穿衣服时露
出小鸡鸡时被称为“麻秋”都露在外面了。